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绿色崛起 生态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支持鄱阳湖生态济区建设纪实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中国城市金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转型发展 生态发展 江西省 产业投资基金 鄱阳湖 中国工商银行 分行 生态经济区建设 金融创新 加快发展
-
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唱《滕王阁序》使得鄱阳湖美景流芳百世,不知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然而,物换星移几度秋,每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数以百万计的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到这个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过冬,光天鹅就有8万多只,遮天蔽日,不知当年的孤鹜有何感想?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力建设。生态经济区是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安排,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举措部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则是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支持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工商银行的社会责任所在、转型发展所需,期间江西省分行致力于金融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服务营销新路子,尤其是协助组建了国内首家由商业银行参与出资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并以此为平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成绩,对全国各分支机构具有较好的学习借鉴意义。四月中旬的江西细雨蒙蒙、油菜飘香,在江西省分行的安排下,编辑部一行一下飞机就直接来到了倪百祥行长的办公室,寥寥数语就直奔我们采访的主题……
-
全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唱《滕王阁序》使得鄱阳湖美景流芳百世,不知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然而,物换星移几度秋,每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数以百万计的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到这个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过冬,光天鹅就有8万多只,遮天蔽日,不知当年的孤鹜有何感想?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力建设。生态经济区是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安排,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举措部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则是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支持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工商银行的社会责任所在、转型发展所需,期间江西省分行致力于金融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服务营销新路子,尤其是协助组建了国内首家由商业银行参与出资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并以此为平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成绩,对全国各分支机构具有较好的学习借鉴意义。四月中旬的江西细雨蒙蒙、油菜飘香,在江西省分行的安排下,编辑部一行一下飞机就直接来到了倪百祥行长的办公室,寥寥数语就直奔我们采访的主题……
-
中棉所鄱阳湖生态育种试验站在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挂牌成立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棉花科研 鄱阳湖生态 棉花研究所 直属机关党委 中棉所 育种试验 湖口县 长江流域棉区 棉花产业 九江县
-
描述:有关处室领导,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萧茂普,助理巡视员胡向东及厅直属机关党委、经作局、种子站等单位的领导,九江市、彭泽县、湖口县、永修县、九江县、德安县农业局的领导,有关种业公司、周边友邻单位的领导及
-
全文:有关处室领导,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萧茂普,助理巡视员胡向东及厅直属机关党委、经作局、种子站等单位的领导,九江市、彭泽县、湖口县、永修县、九江县、德安县农业局的领导,有关种业公司、周边友邻单位的领导及
-
鄱阳湖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以自然村为单元分层化疗的费用-效果研究
-
作者:
徐观谷 张宝龙 黄昌保 王和平 陈寿祖 魏新顺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村 重流行区 血吸虫病防治 血吸虫病控制 鄱阳湖区 效果 化疗方案 全民化疗 感染度 费用 居民感染率
-
描述:1875人,进点前居民粪检阳性率10.34%。耕牛126头,感染率1%,有螺面积967200m2。方法1化疗方案1.1以自然村为单位分层化疗(塘美村)在距湖SOOm内自然村4个(约4O0人)接世界银行
-
全文:1875人,进点前居民粪检阳性率10.34%。耕牛126头,感染率1%,有螺面积967200m2。方法1化疗方案1.1以自然村为单位分层化疗(塘美村)在距湖SOOm内自然村4个(约4O0人)接世界银行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
-
作者:
何方义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分区 扩展驱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结构与布局优化
-
描述: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
全文: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
鄱阳湖流域农村饮用水水环境特征及其污染机理研究
-
作者:
陈慧杰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地下饮用水 环鄱阳湖区 污染物迁移扩散 健康风险评价
-
描述:因子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bCrNH4-NCuZnCdNO3-N, Pb、Cr变异系数相对最大,分别为1.87、1.82。分析工业、农业和养殖业对环鄱阳湖区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影响大小:农业污染、化工
-
全文:因子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bCrNH4-NCuZnCdNO3-N, Pb、Cr变异系数相对最大,分别为1.87、1.82。分析工业、农业和养殖业对环鄱阳湖区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影响大小:农业污染、化工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
-
作者:
何方义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分区 扩展驱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结构与布局优化
-
描述: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
全文: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
鄱阳湖流域农村饮用水水环境特征及其污染机理研究
-
作者:
陈慧杰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地下饮用水 环鄱阳湖区 污染物迁移扩散 健康风险评价
-
描述:因子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bCrNH4-NCuZnCdNO3-N, Pb、Cr变异系数相对最大,分别为1.87、1.82。分析工业、农业和养殖业对环鄱阳湖区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影响大小:农业污染、化工
-
全文:因子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bCrNH4-NCuZnCdNO3-N, Pb、Cr变异系数相对最大,分别为1.87、1.82。分析工业、农业和养殖业对环鄱阳湖区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影响大小:农业污染、化工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
-
作者:
何方义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乡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分区 扩展驱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结构与布局优化
-
描述: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
全文: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阶段,城镇化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土地承载了人类活动的所有内容,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成为了制约城镇化战略实施效果的严重阻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汇总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摆正方向,合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快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探讨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城乡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八个方位,对城乡土地利用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的利用现状和增长水平,指向西南方向,即南昌、新余方向。说明,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发展增速,排名仍然是以大南昌都市圈为靠前。而在对各城镇、乡村进行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后得出,城乡体系格局的优化,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格局,应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从人口、社会、经济出发,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探寻驱动城镇、乡村扩张的关键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评价单元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影响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8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得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得出,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来源于社会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来源于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最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涵盖商业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类指标,共1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体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商业发展主导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环境保护主导区和禁止开发区等五个类型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以及其分区成果,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结果,划分为核心增长极、区域中心、一级扩散圈、二级扩散圈和二级扩散带和禁止扩散圈。根据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平衡模型,对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结果对研究区城乡区域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提出了建议。
-
鄱阳湖流域农村饮用水水环境特征及其污染机理研究
-
作者:
陈慧杰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地下饮用水 环鄱阳湖区 污染物迁移扩散 健康风险评价
-
描述:因子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bCrNH4-NCuZnCdNO3-N, Pb、Cr变异系数相对最大,分别为1.87、1.82。分析工业、农业和养殖业对环鄱阳湖区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影响大小:农业污染、化工
-
全文:因子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bCrNH4-NCuZnCdNO3-N, Pb、Cr变异系数相对最大,分别为1.87、1.82。分析工业、农业和养殖业对环鄱阳湖区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影响大小:农业污染、化工
-
农村社区应对洪涝灾害工程类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
作者:
王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工程类措施 气候变化
-
描述: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
-
全文: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在21世纪的重大挑战之一,极端气候事件因其高频度的发生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气候风险,推进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以降低风险是各国政府正面临的重要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区、长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紧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也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划定出的全世界重要的生态区,它具备调节拦蓄洪水、调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方面的自然生态功效。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是洪涝和干旱,本文主要就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国内还没有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的定量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全面的了解农村社区在应对洪涝灾害时的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就弥补了国内的气候变化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可以指导农户规避风险、为政府将来在制定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政策法规的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洪涝灾害时,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会采用工程类措施。在受灾的66个农村社区中,85%的社区都能够接收到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而只有36%的社区有政府提供的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等部门提供的抗洪预警和防治信息是促进抗洪工程类措施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村领导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非农人口比例、村企业数量以及社区总人口等也是影响采用何种工程类措施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工程类措施采用与否的限制因素。因此,未来在应对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时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完善政府财税支撑及监督体系,提高村领导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招商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等全面的推进工程类措施的建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