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初步实现
作者: 吴玉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综合数据库  鄱阳湖  科学考察  示范应用  共享平台 
描述: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鄱阳湖科考”)是继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考察之后的综合性考察,此次考察的内容涉及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水文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建立一个既能集成管理多源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又能支持数据查询和应用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对鄱阳湖科考数据实现共享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为了满足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对鄱阳湖科考成果的迫切需求,建立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各级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的一站式平台,可以避免鄱阳湖科考信息孤岛化,为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本论文从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背景出发,分析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在信息共享服务理念支持下,集成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方法,研究共享服务平台框架,设计一个集数据在线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为一体共享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建立共享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初步实现鄱阳湖科考数据一站式共享服务,同时设计并实现了2个典型应用,体现鄱阳湖科考数据集成和共享的价值。两个示范应用中,“鄱阳湖水面信息在线监测和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自然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的一体化集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展示了社会经济数据基于地图的发布和GIS空间分析的应用。通过平台的初步试运行表明:利用ArcSDE+SQL Server方式能够有效管理和集成多源、多维、多尺度的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一体化存储;基于B/S、C/S结构和目录服务的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实现科考数据的在线查询、管理、分析、交换、可视化等功能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选择“鄱阳湖水面信息监测系统”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作为示范应用,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应用,为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全文: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鄱阳湖科考”)是继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考察之后的综合性考察,此次考察的内容涉及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水文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建立一个既能集成管理多源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又能支持数据查询和应用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对鄱阳湖科考数据实现共享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为了满足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对鄱阳湖科考成果的迫切需求,建立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各级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的一站式平台,可以避免鄱阳湖科考信息孤岛化,为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本论文从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背景出发,分析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在信息共享服务理念支持下,集成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方法,研究共享服务平台框架,设计一个集数据在线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为一体共享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建立共享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初步实现鄱阳湖科考数据一站式共享服务,同时设计并实现了2个典型应用,体现鄱阳湖科考数据集成和共享的价值。两个示范应用中,“鄱阳湖水面信息在线监测和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自然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的一体化集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展示了社会经济数据基于地图的发布和GIS空间分析的应用。通过平台的初步试运行表明:利用ArcSDE+SQL Server方式能够有效管理和集成多源、多维、多尺度的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一体化存储;基于B/S、C/S结构和目录服务的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实现科考数据的在线查询、管理、分析、交换、可视化等功能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选择“鄱阳湖水面信息监测系统”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作为示范应用,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应用,为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初步实现
作者: 吴玉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综合数据库  鄱阳湖  科学考察  示范应用  共享平台 
描述: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鄱阳湖科考”)是继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考察之后的综合性考察,此次考察的内容涉及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水文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建立一个既能集成管理多源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又能支持数据查询和应用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对鄱阳湖科考数据实现共享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为了满足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对鄱阳湖科考成果的迫切需求,建立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各级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的一站式平台,可以避免鄱阳湖科考信息孤岛化,为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本论文从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背景出发,分析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在信息共享服务理念支持下,集成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方法,研究共享服务平台框架,设计一个集数据在线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为一体共享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建立共享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初步实现鄱阳湖科考数据一站式共享服务,同时设计并实现了2个典型应用,体现鄱阳湖科考数据集成和共享的价值。两个示范应用中,“鄱阳湖水面信息在线监测和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自然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的一体化集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展示了社会经济数据基于地图的发布和GIS空间分析的应用。通过平台的初步试运行表明:利用ArcSDE+SQL Server方式能够有效管理和集成多源、多维、多尺度的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一体化存储;基于B/S、C/S结构和目录服务的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实现科考数据的在线查询、管理、分析、交换、可视化等功能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选择“鄱阳湖水面信息监测系统”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作为示范应用,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应用,为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全文: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鄱阳湖科考”)是继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考察之后的综合性考察,此次考察的内容涉及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水文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建立一个既能集成管理多源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又能支持数据查询和应用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对鄱阳湖科考数据实现共享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为了满足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对鄱阳湖科考成果的迫切需求,建立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各级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的一站式平台,可以避免鄱阳湖科考信息孤岛化,为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本论文从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背景出发,分析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在信息共享服务理念支持下,集成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方法,研究共享服务平台框架,设计一个集数据在线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为一体共享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建立共享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初步实现鄱阳湖科考数据一站式共享服务,同时设计并实现了2个典型应用,体现鄱阳湖科考数据集成和共享的价值。两个示范应用中,“鄱阳湖水面信息在线监测和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自然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的一体化集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展示了社会经济数据基于地图的发布和GIS空间分析的应用。通过平台的初步试运行表明:利用ArcSDE+SQL Server方式能够有效管理和集成多源、多维、多尺度的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一体化存储;基于B/S、C/S结构和目录服务的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实现科考数据的在线查询、管理、分析、交换、可视化等功能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选择“鄱阳湖水面信息监测系统”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作为示范应用,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应用,为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鄱阳湖周边地区第四纪风成沉积物粒度空间变化及环境意义
作者: 李佐卿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周边地区  第四纪  加积型红土  风成砂  黄棕色土  粒度特征  空间联系 
描述:的风力状况以及各类沉积物的分布特点,对比了它们在粒度参数、粒度组成上的异同,从空间上探讨了不同类型风成沉积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分布特点与剖面
全文:的风力状况以及各类沉积物的分布特点,对比了它们在粒度参数、粒度组成上的异同,从空间上探讨了不同类型风成沉积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分布特点与剖面
鄱阳湖周边地区第四纪风成沉积物粒度空间变化及环境意义
作者: 李佐卿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周边地区  第四纪  加积型红土  风成砂  黄棕色土  粒度特征  空间联系 
描述:的风力状况以及各类沉积物的分布特点,对比了它们在粒度参数、粒度组成上的异同,从空间上探讨了不同类型风成沉积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分布特点与剖面
全文:的风力状况以及各类沉积物的分布特点,对比了它们在粒度参数、粒度组成上的异同,从空间上探讨了不同类型风成沉积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分布特点与剖面
鄱阳湖周边地区第四纪风成沉积物粒度空间变化及环境意义
作者: 李佐卿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周边地区  第四纪  加积型红土  风成砂  黄棕色土  粒度特征  空间联系 
描述:的风力状况以及各类沉积物的分布特点,对比了它们在粒度参数、粒度组成上的异同,从空间上探讨了不同类型风成沉积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分布特点与剖面
全文:的风力状况以及各类沉积物的分布特点,对比了它们在粒度参数、粒度组成上的异同,从空间上探讨了不同类型风成沉积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第四纪风成沉积物在分布特点与剖面
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研究
作者: 李越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群  集聚度  服务业集聚  环鄱阳湖城市群 
描述: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大趋势,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业集聚能够增强当地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信息在行业间快速地传播,降低成本,巩固地区服务业的整体实力,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思路。作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构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其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环鄱阳湖城市群涵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所有城区,是鄱阳湖地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区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服务业在鄱阳湖地区的集聚特征研究,从集聚的角度探求加快鄱阳湖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从五个层面、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的综合评价,再分别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标测定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集聚程度。针对分析结果,选取了劳动力、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科技水平和政府支持六个因素变量,进一步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到主要结论有: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集聚度在逐年下落,呈分散的趋势,且不同行业发展不平衡,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总体向南昌集中;影响因素分析方面,不同的行业其作用的因素不同,但总体而言,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因素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的贡献较大,工业发展水平虽能够对集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出现了负相关,直接投资、科技发展和政府财政支持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策略方面,鄱阳湖地区首先应就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其次,完善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机制和体系,对相应的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加速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发展金融业,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转型;最后,政府应加强对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全面发展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分布上,南昌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全面提升的高端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引领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九江凭借其流通行业的集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德镇在批发零售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应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鹰潭地区综合其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省内交通枢纽的优势,应加强物流中心和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的建设。新余和抚州地区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未出现明显的服务业集聚特征,并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其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
全文: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大趋势,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业集聚能够增强当地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信息在行业间快速地传播,降低成本,巩固地区服务业的整体实力,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思路。作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构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其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环鄱阳湖城市群涵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所有城区,是鄱阳湖地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区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服务业在鄱阳湖地区的集聚特征研究,从集聚的角度探求加快鄱阳湖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从五个层面、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的综合评价,再分别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标测定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集聚程度。针对分析结果,选取了劳动力、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科技水平和政府支持六个因素变量,进一步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到主要结论有: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集聚度在逐年下落,呈分散的趋势,且不同行业发展不平衡,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总体向南昌集中;影响因素分析方面,不同的行业其作用的因素不同,但总体而言,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因素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的贡献较大,工业发展水平虽能够对集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出现了负相关,直接投资、科技发展和政府财政支持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策略方面,鄱阳湖地区首先应就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其次,完善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机制和体系,对相应的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加速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发展金融业,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转型;最后,政府应加强对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全面发展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分布上,南昌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全面提升的高端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引领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九江凭借其流通行业的集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德镇在批发零售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应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鹰潭地区综合其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省内交通枢纽的优势,应加强物流中心和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的建设。新余和抚州地区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未出现明显的服务业集聚特征,并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其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策研究
作者: 肖理钏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化消费  自然观  人本主义  技术理性  生态保护与治理  生态文明 
描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发展观已经蕴含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思想,即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中,虽然倡导运用技术和工具来实现人类的解放,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性。他们一方面认为自然界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价值,另一方面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重要的依存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受所处历史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论述较为分散,未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性。随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入手,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并于20世纪中叶确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方向。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资本主义“利润追求”式生产的批判、“异化消费”的批判、生态运动和“红色绿党”的兴起等发展阶段,在其主流观点上不再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相冲突,强调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生态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利益统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局部地区和城市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挑战,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的生态形势,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进行了发展和提升,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理论,并在中共十八大上正式写入党章。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观点,试图发掘一些指导湖区实践的理论依据。首先,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面教材,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而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也就是说,在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合理、有序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通过科技实现有效的生态治理。接下来,总结出“异化消费”的根源解释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同的另一观点。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好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宣传,普及“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的观点。随后,普遍认同红色绿党所倡导的集体政治运动是解决生态问题可行的方式之一。通过在政治制度、法规、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努力,并配合一定的政治运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问题。最后,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解读,认为它是在生态马克思主义之后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在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进一步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所给出的建议主要涵盖推进低碳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的特色与差异性发展、运用科技实现生态保护与治理、促进金融和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育和聚集力度等几个方面。最后,结合江西省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湖区与苏区协作联动,经济与生态共同崛起”的设想。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苏区可以统一发展思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并实现两个经济区建设的经验互鉴、发展互助的联动式发展模式。总之,只要深刻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贯彻执行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发展路线,一定可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全文: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发展观已经蕴含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思想,即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中,虽然倡导运用技术和工具来实现人类的解放,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性。他们一方面认为自然界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价值,另一方面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重要的依存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受所处历史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论述较为分散,未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性。随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入手,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并于20世纪中叶确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方向。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资本主义“利润追求”式生产的批判、“异化消费”的批判、生态运动和“红色绿党”的兴起等发展阶段,在其主流观点上不再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相冲突,强调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生态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利益统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局部地区和城市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挑战,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的生态形势,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进行了发展和提升,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理论,并在中共十八大上正式写入党章。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观点,试图发掘一些指导湖区实践的理论依据。首先,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面教材,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而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也就是说,在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合理、有序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通过科技实现有效的生态治理。接下来,总结出“异化消费”的根源解释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同的另一观点。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好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宣传,普及“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的观点。随后,普遍认同红色绿党所倡导的集体政治运动是解决生态问题可行的方式之一。通过在政治制度、法规、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努力,并配合一定的政治运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问题。最后,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解读,认为它是在生态马克思主义之后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在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进一步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所给出的建议主要涵盖推进低碳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的特色与差异性发展、运用科技实现生态保护与治理、促进金融和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育和聚集力度等几个方面。最后,结合江西省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湖区与苏区协作联动,经济与生态共同崛起”的设想。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苏区可以统一发展思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并实现两个经济区建设的经验互鉴、发展互助的联动式发展模式。总之,只要深刻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贯彻执行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发展路线,一定可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研究
作者: 李越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群  集聚度  服务业集聚  环鄱阳湖城市群 
描述: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大趋势,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业集聚能够增强当地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信息在行业间快速地传播,降低成本,巩固地区服务业的整体实力,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思路。作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构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其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环鄱阳湖城市群涵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所有城区,是鄱阳湖地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区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服务业在鄱阳湖地区的集聚特征研究,从集聚的角度探求加快鄱阳湖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从五个层面、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的综合评价,再分别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标测定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集聚程度。针对分析结果,选取了劳动力、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科技水平和政府支持六个因素变量,进一步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到主要结论有: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集聚度在逐年下落,呈分散的趋势,且不同行业发展不平衡,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总体向南昌集中;影响因素分析方面,不同的行业其作用的因素不同,但总体而言,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因素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的贡献较大,工业发展水平虽能够对集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出现了负相关,直接投资、科技发展和政府财政支持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策略方面,鄱阳湖地区首先应就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其次,完善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机制和体系,对相应的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加速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发展金融业,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转型;最后,政府应加强对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全面发展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分布上,南昌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全面提升的高端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引领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九江凭借其流通行业的集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德镇在批发零售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应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鹰潭地区综合其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省内交通枢纽的优势,应加强物流中心和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的建设。新余和抚州地区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未出现明显的服务业集聚特征,并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其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
全文: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大趋势,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业集聚能够增强当地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信息在行业间快速地传播,降低成本,巩固地区服务业的整体实力,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思路。作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构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其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环鄱阳湖城市群涵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所有城区,是鄱阳湖地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区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服务业在鄱阳湖地区的集聚特征研究,从集聚的角度探求加快鄱阳湖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从五个层面、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的综合评价,再分别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标测定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集聚程度。针对分析结果,选取了劳动力、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科技水平和政府支持六个因素变量,进一步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到主要结论有: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集聚度在逐年下落,呈分散的趋势,且不同行业发展不平衡,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总体向南昌集中;影响因素分析方面,不同的行业其作用的因素不同,但总体而言,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因素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的贡献较大,工业发展水平虽能够对集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出现了负相关,直接投资、科技发展和政府财政支持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策略方面,鄱阳湖地区首先应就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其次,完善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机制和体系,对相应的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加速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发展金融业,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转型;最后,政府应加强对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全面发展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分布上,南昌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全面提升的高端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引领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九江凭借其流通行业的集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德镇在批发零售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应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鹰潭地区综合其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省内交通枢纽的优势,应加强物流中心和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的建设。新余和抚州地区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未出现明显的服务业集聚特征,并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其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策研究
作者: 肖理钏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化消费  自然观  人本主义  技术理性  生态保护与治理  生态文明 
描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发展观已经蕴含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思想,即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中,虽然倡导运用技术和工具来实现人类的解放,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性。他们一方面认为自然界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价值,另一方面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重要的依存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受所处历史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论述较为分散,未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性。随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入手,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并于20世纪中叶确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方向。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资本主义“利润追求”式生产的批判、“异化消费”的批判、生态运动和“红色绿党”的兴起等发展阶段,在其主流观点上不再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相冲突,强调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生态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利益统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局部地区和城市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挑战,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的生态形势,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进行了发展和提升,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理论,并在中共十八大上正式写入党章。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观点,试图发掘一些指导湖区实践的理论依据。首先,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面教材,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而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也就是说,在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合理、有序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通过科技实现有效的生态治理。接下来,总结出“异化消费”的根源解释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同的另一观点。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好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宣传,普及“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的观点。随后,普遍认同红色绿党所倡导的集体政治运动是解决生态问题可行的方式之一。通过在政治制度、法规、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努力,并配合一定的政治运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问题。最后,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解读,认为它是在生态马克思主义之后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在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进一步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所给出的建议主要涵盖推进低碳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的特色与差异性发展、运用科技实现生态保护与治理、促进金融和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育和聚集力度等几个方面。最后,结合江西省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湖区与苏区协作联动,经济与生态共同崛起”的设想。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苏区可以统一发展思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并实现两个经济区建设的经验互鉴、发展互助的联动式发展模式。总之,只要深刻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贯彻执行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发展路线,一定可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全文: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发展观已经蕴含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思想,即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中,虽然倡导运用技术和工具来实现人类的解放,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性。他们一方面认为自然界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价值,另一方面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重要的依存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受所处历史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论述较为分散,未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性。随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入手,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并于20世纪中叶确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方向。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资本主义“利润追求”式生产的批判、“异化消费”的批判、生态运动和“红色绿党”的兴起等发展阶段,在其主流观点上不再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相冲突,强调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生态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利益统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局部地区和城市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挑战,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的生态形势,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进行了发展和提升,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理论,并在中共十八大上正式写入党章。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观点,试图发掘一些指导湖区实践的理论依据。首先,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面教材,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而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也就是说,在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合理、有序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通过科技实现有效的生态治理。接下来,总结出“异化消费”的根源解释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同的另一观点。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好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宣传,普及“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的观点。随后,普遍认同红色绿党所倡导的集体政治运动是解决生态问题可行的方式之一。通过在政治制度、法规、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努力,并配合一定的政治运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问题。最后,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解读,认为它是在生态马克思主义之后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在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进一步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所给出的建议主要涵盖推进低碳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的特色与差异性发展、运用科技实现生态保护与治理、促进金融和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育和聚集力度等几个方面。最后,结合江西省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湖区与苏区协作联动,经济与生态共同崛起”的设想。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苏区可以统一发展思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并实现两个经济区建设的经验互鉴、发展互助的联动式发展模式。总之,只要深刻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贯彻执行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发展路线,一定可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研究
作者: 李越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群  集聚度  服务业集聚  环鄱阳湖城市群 
描述: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大趋势,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业集聚能够增强当地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信息在行业间快速地传播,降低成本,巩固地区服务业的整体实力,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思路。作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构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其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环鄱阳湖城市群涵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所有城区,是鄱阳湖地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区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服务业在鄱阳湖地区的集聚特征研究,从集聚的角度探求加快鄱阳湖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从五个层面、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的综合评价,再分别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标测定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集聚程度。针对分析结果,选取了劳动力、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科技水平和政府支持六个因素变量,进一步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到主要结论有: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集聚度在逐年下落,呈分散的趋势,且不同行业发展不平衡,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总体向南昌集中;影响因素分析方面,不同的行业其作用的因素不同,但总体而言,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因素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的贡献较大,工业发展水平虽能够对集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出现了负相关,直接投资、科技发展和政府财政支持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策略方面,鄱阳湖地区首先应就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其次,完善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机制和体系,对相应的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加速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发展金融业,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转型;最后,政府应加强对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全面发展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分布上,南昌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全面提升的高端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引领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九江凭借其流通行业的集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德镇在批发零售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应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鹰潭地区综合其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省内交通枢纽的优势,应加强物流中心和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的建设。新余和抚州地区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未出现明显的服务业集聚特征,并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其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
全文: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大趋势,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业集聚能够增强当地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信息在行业间快速地传播,降低成本,巩固地区服务业的整体实力,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思路。作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构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其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环鄱阳湖城市群涵盖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所有城区,是鄱阳湖地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区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服务业在鄱阳湖地区的集聚特征研究,从集聚的角度探求加快鄱阳湖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从五个层面、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的综合评价,再分别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标测定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集聚程度。针对分析结果,选取了劳动力、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科技水平和政府支持六个因素变量,进一步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到主要结论有: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集聚度在逐年下落,呈分散的趋势,且不同行业发展不平衡,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总体向南昌集中;影响因素分析方面,不同的行业其作用的因素不同,但总体而言,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因素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集聚的贡献较大,工业发展水平虽能够对集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出现了负相关,直接投资、科技发展和政府财政支持对鄱阳湖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鄱阳湖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策略方面,鄱阳湖地区首先应就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其次,完善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机制和体系,对相应的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加速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发展金融业,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通过提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转型;最后,政府应加强对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全面发展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分布上,南昌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全面提升的高端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引领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九江凭借其流通行业的集聚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德镇在批发零售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应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鹰潭地区综合其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省内交通枢纽的优势,应加强物流中心和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的建设。新余和抚州地区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未出现明显的服务业集聚特征,并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其商贸物流行业的发展。
上页 1 2 3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