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湖控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初探
作者: 刘芸 吴传胜 童波 刘学文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水生生态  湖控工程  生态影响 
描述: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具有相对完整的水陆相生态系统.鄱阳湖湖控工程实施后,湖区水位将常年维持在16.0~18.0m之间,对鄱阳湖区水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就实施湖控工程对湖区水生生态系统、鱼类、水生植物、水生哺乳动物等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认为:实施湖控工程后湖区水体初级生产力将得到提高,水生生物资源量会有所增加,但生物多样性会降低;苔草类植物的减少将影响鲤科鱼类卵的附着孵化;建闸将季节性阻隔鱼类和江豚的洄游通道.
全文: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具有相对完整的水陆相生态系统.鄱阳湖湖控工程实施后,湖区水位将常年维持在16.0~18.0m之间,对鄱阳湖区水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就实施湖控工程对湖区水生生态系统、鱼类、水生植物、水生哺乳动物等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认为:实施湖控工程后湖区水体初级生产力将得到提高,水生生物资源量会有所增加,但生物多样性会降低;苔草类植物的减少将影响鲤科鱼类卵的附着孵化;建闸将季节性阻隔鱼类和江豚的洄游通道.
鄱阳湖洪水灾害与太阳活动周期相关性研究
作者: 占腊生 袁文亮 闵骞 李翠云  来源:天文研究与技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洪水灾害  太阳活动 
描述:鄱阳湖是洪水灾害频发地区,1755年至2008年,共计23个太阳活动周的254年内,鄱阳湖发生洪水年份101次,发生洪水的比率为39.76%,平均每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发生洪水4.39次。鄱阳湖发生洪水的频次与太阳活动磁周期无关。太阳活动极期发生鄱阳湖洪水的概率较高,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和极小期发生洪水的概率分别为47.82%和60.86%,在同一太阳活动周期内极大期和极小期同时发生洪水的概率较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连续三个极期都发生洪水的现象,若不考虑太阳活动极期的洪水发生次数,太阳活动周下降期发生洪水的概率最小。
全文:鄱阳湖是洪水灾害频发地区,1755年至2008年,共计23个太阳活动周的254年内,鄱阳湖发生洪水年份101次,发生洪水的比率为39.76%,平均每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发生洪水4.39次。鄱阳湖发生洪水的频次与太阳活动磁周期无关。太阳活动极期发生鄱阳湖洪水的概率较高,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和极小期发生洪水的概率分别为47.82%和60.86%,在同一太阳活动周期内极大期和极小期同时发生洪水的概率较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连续三个极期都发生洪水的现象,若不考虑太阳活动极期的洪水发生次数,太阳活动周下降期发生洪水的概率最小。
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认识和思考
作者: 胡四一  来源: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认识  建议  思考 
描述:,就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谈谈粗浅认识和个人思考。1对鄱阳湖枯水期水情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初步认识通过实地考察,对枯水期鄱阳湖的水情变化和湖面形态有了直观感受和清晰把握,对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方向
全文:,就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谈谈粗浅认识和个人思考。1对鄱阳湖枯水期水情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初步认识通过实地考察,对枯水期鄱阳湖的水情变化和湖面形态有了直观感受和清晰把握,对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方向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鄱阳湖枯水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构
作者: 王玉玉 于秀波 张亮 徐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δ13C  人类活动  鄱阳湖  δ15N  食物网 
描述: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吴城镇4个采样点95条鱼和其他食物网成分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构建了鄱阳湖枯水期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果表明,不同水域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不同,范围为-27.5‰~-24.6‰可以区分赣江、修水、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湖交汇处水体的颗粒有机物特征。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核心区生物δ15N相对较低,而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星子、都昌两县附近水域生物体内的δ15N偏高,反映了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输入对系统的影响。在湖区不同位置捕获的相同品种水生生物δ13C值不同,反映了其不同的食物来源,用δ15N值计算发现其所占据的相对营养位置较为一致。
全文: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吴城镇4个采样点95条鱼和其他食物网成分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构建了鄱阳湖枯水期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果表明,不同水域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不同,范围为-27.5‰~-24.6‰可以区分赣江、修水、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湖交汇处水体的颗粒有机物特征。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核心区生物δ15N相对较低,而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星子、都昌两县附近水域生物体内的δ15N偏高,反映了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输入对系统的影响。在湖区不同位置捕获的相同品种水生生物δ13C值不同,反映了其不同的食物来源,用δ15N值计算发现其所占据的相对营养位置较为一致。
鄱阳湖水体细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兰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细菌多样性  16SrDNA文库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描述:本研究采用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鄱阳湖南北主湖区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 ①.北湖平期(2006年10月样)水域的细菌分属于八大细菌类群:变形菌
全文:本研究采用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鄱阳湖南北主湖区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 ①.北湖平期(2006年10月样)水域的细菌分属于八大细菌类群:变形菌
鄱阳湖水体细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兰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细菌多样性  16SrDNA文库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描述:本研究采用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鄱阳湖南北主湖区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 ①.北湖平期(2006年10月样)水域的细菌分属于八大细菌类群:变形菌
全文:本研究采用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鄱阳湖南北主湖区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 ①.北湖平期(2006年10月样)水域的细菌分属于八大细菌类群:变形菌
鄱阳湖水体细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作者: 吴兰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细菌多样性  16SrDNA文库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描述:本研究采用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鄱阳湖南北主湖区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 ①.北湖平期(2006年10月样)水域的细菌分属于八大细菌类群:变形菌
全文:本研究采用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鄱阳湖南北主湖区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 ①.北湖平期(2006年10月样)水域的细菌分属于八大细菌类群:变形菌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农村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  生物接触氧化 
描述: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全文: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基于遥感技术的鄱阳湖-长江水体清浊倒置现象的分析
作者: 邬国锋 崔丽娟 纪伟涛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江  遥感技术  鄱阳湖  水体清浊倒置 
描述: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混浊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混浊。这种鄱阳湖-长江清浊倒置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鲜有研究人员系统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借助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Landsat影像分析这种清浊倒置现象的起始时间和成因。基于MODIS影像反演的鄱阳湖和长江水体透明度显示在2004年以前鄱阳湖北部的水体透明度明显高于长江,而在2005和2006年长江水体透明度高于鄱阳湖北部,出现清浊倒置现象;同期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透明度对比分析发现这种水体清浊倒置现象受长江水体透明度增加和鄱阳湖水体透明度下降的双重影响,但鄱阳湖北部水体透明度的变化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由Land-sa影像识别的采(运)砂船数量及其与鄱阳湖北部水体透明度关系的分析表明,自2001年开始的鄱阳湖北部的采砂活动引起此区域水体透明度的显著下降。
全文: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混浊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混浊。这种鄱阳湖-长江清浊倒置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鲜有研究人员系统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借助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Landsat影像分析这种清浊倒置现象的起始时间和成因。基于MODIS影像反演的鄱阳湖和长江水体透明度显示在2004年以前鄱阳湖北部的水体透明度明显高于长江,而在2005和2006年长江水体透明度高于鄱阳湖北部,出现清浊倒置现象;同期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透明度对比分析发现这种水体清浊倒置现象受长江水体透明度增加和鄱阳湖水体透明度下降的双重影响,但鄱阳湖北部水体透明度的变化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由Land-sa影像识别的采(运)砂船数量及其与鄱阳湖北部水体透明度关系的分析表明,自2001年开始的鄱阳湖北部的采砂活动引起此区域水体透明度的显著下降。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制图
作者: 纪卓娅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Brovey变换  影像融合  植物群落  IHS变换 
描述:。而且,湿地典型的潮湿性气候大大的降低了光学影像的质量并进一步减少了其在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获得的数量。作为一种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光学影像与雷达影像的融合。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中有着相互补充的信息
全文:。而且,湿地典型的潮湿性气候大大的降低了光学影像的质量并进一步减少了其在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获得的数量。作为一种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光学影像与雷达影像的融合。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中有着相互补充的信息
上页 1 2 3 ... 6 7 8 ... 23 24 2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