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鱼类资源及其利用建议
作者: 方春林 陈文静 周辉明 张燕萍 傅培峰 贺刚 吴斌 王生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渔业管理  鄱阳湖  生态类型  区系分布  渔获物  鱼类资源 
描述: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对鄱阳湖鱼类进行甄别。结果表明:至2013年已累计记录鄱阳湖鱼类134种,2012—2013年间共监测到鱼类89种;经济鱼类捕捞群体组成以鲤、鲫、鲇等中、小型种类为主体,草鱼、鲢、鳙等大型种类为次主体;鄱阳湖鱼类主要是当龄鱼、小型鱼,甚至是鱼苗;渔获物“三化”(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严重。最后讨论和分析渔业资源衰退成因,提出渔业利用建议。
全文: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对鄱阳湖鱼类进行甄别。结果表明:至2013年已累计记录鄱阳湖鱼类134种,2012—2013年间共监测到鱼类89种;经济鱼类捕捞群体组成以鲤、鲫、鲇等中、小型种类为主体,草鱼、鲢、鳙等大型种类为次主体;鄱阳湖鱼类主要是当龄鱼、小型鱼,甚至是鱼苗;渔获物“三化”(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严重。最后讨论和分析渔业资源衰退成因,提出渔业利用建议。
基于生态位的鄱阳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空间分异及类型
作者: 仲亚美 叶长盛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生态位重叠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态势理论 
描述:,(1)农业类型主要为均衡型,竞争较激烈,生态位宽度差别显著。江西省南昌县综合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015 1;江西省万年县最小,仅为0.005 0。Pinaka指数均值大于0.815 7,约占总数
全文:,(1)农业类型主要为均衡型,竞争较激烈,生态位宽度差别显著。江西省南昌县综合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015 1;江西省万年县最小,仅为0.005 0。Pinaka指数均值大于0.815 7,约占总数
鄱阳湖水道四大家鱼群落特征及幼鱼入湖格局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陈文静 周辉明 吴斌 张燕萍 傅培峰 王生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落组成  鄱阳湖  四大家鱼  幼鱼  入湖格局 
描述:水道四大家鱼以鲢鱼为主,其次为草鱼和鳙鱼,青鱼较少;在年龄结构上,以1龄幼鱼为主,占90%以上,且个体较小,种群结构趋向低龄化、小型化;在四大家鱼的相对丰度时间变化方面,鲢鱼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的比例上,均占绝对优势;6月初至9月底,屏峰水域四大家鱼幼鱼的数量逐渐增多,高峰期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底。
全文:水道四大家鱼以鲢鱼为主,其次为草鱼和鳙鱼,青鱼较少;在年龄结构上,以1龄幼鱼为主,占90%以上,且个体较小,种群结构趋向低龄化、小型化;在四大家鱼的相对丰度时间变化方面,鲢鱼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的比例上,均占绝对优势;6月初至9月底,屏峰水域四大家鱼幼鱼的数量逐渐增多,高峰期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底。
鄱阳湖水系草鱼野生及增殖放流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 张燕萍 陈文静 汪登强 段辛斌 徐先栋 王昌来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增殖放流  草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鄱阳湖水系 
描述:选取13个微卫星标记组合,建立了2个四重PCR体系和1个五重PCR体系,对鄱阳湖水系草鱼野生与增殖放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多重PCR体系中13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94
全文:选取13个微卫星标记组合,建立了2个四重PCR体系和1个五重PCR体系,对鄱阳湖水系草鱼野生与增殖放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多重PCR体系中13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94
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现状及恢复措施
作者: 张聃 曹昀 郑林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沙地植物  恢复措施  鄱阳湖  沙化土地 
描述:、科学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沙化土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的恢复措施:(1)加强技术开发,实施综合恢复;(2)总结完善技术,实施治沙工程;(3)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引进资金;(4)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交流合作;(5)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6)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全文:、科学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沙化土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的恢复措施:(1)加强技术开发,实施综合恢复;(2)总结完善技术,实施治沙工程;(3)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引进资金;(4)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交流合作;(5)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6)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农村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  生物接触氧化 
描述: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全文: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 曹俊文 史丙仑 刘官站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因素分解  耕地压力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通过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时空变化,构建耕地压力指数因素分解模型,探讨耕地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总体耕地压力未突破警戒线,但各县(市)耕地压力不平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南区域和西北区域耕地压力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各县(市)耕地压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从平均效应来看,导致耕地压力减小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导致耕地压力增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人均食品作物需求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播种强度的变化。
全文:通过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时空变化,构建耕地压力指数因素分解模型,探讨耕地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总体耕地压力未突破警戒线,但各县(市)耕地压力不平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南区域和西北区域耕地压力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各县(市)耕地压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从平均效应来看,导致耕地压力减小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导致耕地压力增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人均食品作物需求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播种强度的变化。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