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鄱阳湖早春短命植被监测
作者: 刘觅巍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  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  鄱阳湖  早春短命植物  MODIS遥感影像 
描述:图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监测鄱阳湖中的早春短命植被的面积(AEV)变化,并将此变化与鄱阳湖水文情况联系在一起。通过对MODIS的Terra卫星图像产品 MOD09Q1和MOD09A1进行掩膜和设定阈值
全文:图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监测鄱阳湖中的早春短命植被的面积(AEV)变化,并将此变化与鄱阳湖水文情况联系在一起。通过对MODIS的Terra卫星图像产品 MOD09Q1和MOD09A1进行掩膜和设定阈值
陆气相互作用下的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定量遥感研究
作者: 周霞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116)“鄱阳湖湿地界面过程的定量遥感研究”的需求,从植被-土壤-大气的相互关系出发,应用定量遥感技术,对鄱阳湖湿地界面的生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旨在深入理解鄱阳湖湿地界面“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了解湿地植被的发育状况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索定量遥感研究复杂界面过程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探讨湿地特征的遥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湿地决策树分类方法,即根据先验知识和地物的可分性,分别提取出反映湿地特征变化的植被指数、湿度指数、DEM作为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分类决策树,再结合专家分类器对湿地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 研究地表生态参数反演方法。利用课题组成员提出的辐射传输-几何光学反射率模型对地表生态参数进行反演。为了简化反演过程,避免出现结果不收敛的现象,在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中加入查找表(LUT)方法来替代模型的POWELL反演过程,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LUT法更适用于该区域LAI的遥感估算。 构建一个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考虑到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湿地水位变化及洲滩淹露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新的水体指数FDWI,并利用台站水位数据、地形数据等建立起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 发展一个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模型。在对鄱阳湖湿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VIM改进而成一种新的湿地生态过程模型,模型中加入了一水位子模块,并用一调控因子反映出水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此外还用种间竞争模型反映了草洲植被的相互作用。应用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鄱阳湖湿地草洲的生长规律,利用模型估算的NPP接近实测值。敏感性分析显示,光合作用参数对NPP影响估算结果影响最显著。 进行气候与湿地植被关系的研究。在改进后的过程模型支持下,分别从单因素影响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对NPP积累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因子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温度与NPP呈负相关,降雨与NPP呈正关,湿度对NPP的影响相对较弱,不同类型草洲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不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且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116)“鄱阳湖湿地界面过程的定量遥感研究”的需求,从植被-土壤-大气的相互关系出发,应用定量遥感技术,对鄱阳湖湿地界面的生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旨在深入理解鄱阳湖湿地界面“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了解湿地植被的发育状况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索定量遥感研究复杂界面过程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探讨湿地特征的遥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湿地决策树分类方法,即根据先验知识和地物的可分性,分别提取出反映湿地特征变化的植被指数、湿度指数、DEM作为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分类决策树,再结合专家分类器对湿地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 研究地表生态参数反演方法。利用课题组成员提出的辐射传输-几何光学反射率模型对地表生态参数进行反演。为了简化反演过程,避免出现结果不收敛的现象,在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中加入查找表(LUT)方法来替代模型的POWELL反演过程,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LUT法更适用于该区域LAI的遥感估算。 构建一个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考虑到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湿地水位变化及洲滩淹露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新的水体指数FDWI,并利用台站水位数据、地形数据等建立起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 发展一个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模型。在对鄱阳湖湿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VIM改进而成一种新的湿地生态过程模型,模型中加入了一水位子模块,并用一调控因子反映出水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此外还用种间竞争模型反映了草洲植被的相互作用。应用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鄱阳湖湿地草洲的生长规律,利用模型估算的NPP接近实测值。敏感性分析显示,光合作用参数对NPP影响估算结果影响最显著。 进行气候与湿地植被关系的研究。在改进后的过程模型支持下,分别从单因素影响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对NPP积累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因子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温度与NPP呈负相关,降雨与NPP呈正关,湿度对NPP的影响相对较弱,不同类型草洲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不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且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林世滔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景观格局特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物多样性评价 
描述: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运用Fragstats 3.3景观分析软件计算38县区的景观指数,再和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以此探讨分析区域内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主要结论有:(1)区内生物
全文: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运用Fragstats 3.3景观分析软件计算38县区的景观指数,再和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以此探讨分析区域内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主要结论有:(1)区内生物
陆气相互作用下的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定量遥感研究
作者: 周霞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116)“鄱阳湖湿地界面过程的定量遥感研究”的需求,从植被-土壤-大气的相互关系出发,应用定量遥感技术,对鄱阳湖湿地界面的生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旨在深入理解鄱阳湖湿地界面“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了解湿地植被的发育状况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索定量遥感研究复杂界面过程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探讨湿地特征的遥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湿地决策树分类方法,即根据先验知识和地物的可分性,分别提取出反映湿地特征变化的植被指数、湿度指数、DEM作为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分类决策树,再结合专家分类器对湿地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 研究地表生态参数反演方法。利用课题组成员提出的辐射传输-几何光学反射率模型对地表生态参数进行反演。为了简化反演过程,避免出现结果不收敛的现象,在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中加入查找表(LUT)方法来替代模型的POWELL反演过程,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LUT法更适用于该区域LAI的遥感估算。 构建一个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考虑到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湿地水位变化及洲滩淹露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新的水体指数FDWI,并利用台站水位数据、地形数据等建立起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 发展一个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模型。在对鄱阳湖湿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VIM改进而成一种新的湿地生态过程模型,模型中加入了一水位子模块,并用一调控因子反映出水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此外还用种间竞争模型反映了草洲植被的相互作用。应用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鄱阳湖湿地草洲的生长规律,利用模型估算的NPP接近实测值。敏感性分析显示,光合作用参数对NPP影响估算结果影响最显著。 进行气候与湿地植被关系的研究。在改进后的过程模型支持下,分别从单因素影响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对NPP积累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因子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温度与NPP呈负相关,降雨与NPP呈正关,湿度对NPP的影响相对较弱,不同类型草洲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不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且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116)“鄱阳湖湿地界面过程的定量遥感研究”的需求,从植被-土壤-大气的相互关系出发,应用定量遥感技术,对鄱阳湖湿地界面的生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旨在深入理解鄱阳湖湿地界面“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了解湿地植被的发育状况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索定量遥感研究复杂界面过程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探讨湿地特征的遥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湿地决策树分类方法,即根据先验知识和地物的可分性,分别提取出反映湿地特征变化的植被指数、湿度指数、DEM作为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分类决策树,再结合专家分类器对湿地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 研究地表生态参数反演方法。利用课题组成员提出的辐射传输-几何光学反射率模型对地表生态参数进行反演。为了简化反演过程,避免出现结果不收敛的现象,在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中加入查找表(LUT)方法来替代模型的POWELL反演过程,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LUT法更适用于该区域LAI的遥感估算。 构建一个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考虑到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湿地水位变化及洲滩淹露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新的水体指数FDWI,并利用台站水位数据、地形数据等建立起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 发展一个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模型。在对鄱阳湖湿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VIM改进而成一种新的湿地生态过程模型,模型中加入了一水位子模块,并用一调控因子反映出水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此外还用种间竞争模型反映了草洲植被的相互作用。应用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鄱阳湖湿地草洲的生长规律,利用模型估算的NPP接近实测值。敏感性分析显示,光合作用参数对NPP影响估算结果影响最显著。 进行气候与湿地植被关系的研究。在改进后的过程模型支持下,分别从单因素影响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对NPP积累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因子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温度与NPP呈负相关,降雨与NPP呈正关,湿度对NPP的影响相对较弱,不同类型草洲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不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且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陆气相互作用下的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定量遥感研究
作者: 周霞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116)“鄱阳湖湿地界面过程的定量遥感研究”的需求,从植被-土壤-大气的相互关系出发,应用定量遥感技术,对鄱阳湖湿地界面的生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旨在深入理解鄱阳湖湿地界面“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了解湿地植被的发育状况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索定量遥感研究复杂界面过程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探讨湿地特征的遥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湿地决策树分类方法,即根据先验知识和地物的可分性,分别提取出反映湿地特征变化的植被指数、湿度指数、DEM作为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分类决策树,再结合专家分类器对湿地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 研究地表生态参数反演方法。利用课题组成员提出的辐射传输-几何光学反射率模型对地表生态参数进行反演。为了简化反演过程,避免出现结果不收敛的现象,在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中加入查找表(LUT)方法来替代模型的POWELL反演过程,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LUT法更适用于该区域LAI的遥感估算。 构建一个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考虑到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湿地水位变化及洲滩淹露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新的水体指数FDWI,并利用台站水位数据、地形数据等建立起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 发展一个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模型。在对鄱阳湖湿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VIM改进而成一种新的湿地生态过程模型,模型中加入了一水位子模块,并用一调控因子反映出水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此外还用种间竞争模型反映了草洲植被的相互作用。应用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鄱阳湖湿地草洲的生长规律,利用模型估算的NPP接近实测值。敏感性分析显示,光合作用参数对NPP影响估算结果影响最显著。 进行气候与湿地植被关系的研究。在改进后的过程模型支持下,分别从单因素影响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对NPP积累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因子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温度与NPP呈负相关,降雨与NPP呈正关,湿度对NPP的影响相对较弱,不同类型草洲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不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且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固定CO2,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116)“鄱阳湖湿地界面过程的定量遥感研究”的需求,从植被-土壤-大气的相互关系出发,应用定量遥感技术,对鄱阳湖湿地界面的生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旨在深入理解鄱阳湖湿地界面“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了解湿地植被的发育状况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索定量遥感研究复杂界面过程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探讨湿地特征的遥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湿地决策树分类方法,即根据先验知识和地物的可分性,分别提取出反映湿地特征变化的植被指数、湿度指数、DEM作为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分类决策树,再结合专家分类器对湿地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 研究地表生态参数反演方法。利用课题组成员提出的辐射传输-几何光学反射率模型对地表生态参数进行反演。为了简化反演过程,避免出现结果不收敛的现象,在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中加入查找表(LUT)方法来替代模型的POWELL反演过程,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LUT法更适用于该区域LAI的遥感估算。 构建一个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考虑到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湿地水位变化及洲滩淹露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新的水体指数FDWI,并利用台站水位数据、地形数据等建立起湿地水位及洲滩淹露模型。 发展一个鄱阳湖湿地生态过程模型。在对鄱阳湖湿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VIM改进而成一种新的湿地生态过程模型,模型中加入了一水位子模块,并用一调控因子反映出水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此外还用种间竞争模型反映了草洲植被的相互作用。应用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鄱阳湖湿地草洲的生长规律,利用模型估算的NPP接近实测值。敏感性分析显示,光合作用参数对NPP影响估算结果影响最显著。 进行气候与湿地植被关系的研究。在改进后的过程模型支持下,分别从单因素影响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对NPP积累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因子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温度与NPP呈负相关,降雨与NPP呈正关,湿度对NPP的影响相对较弱,不同类型草洲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不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且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林世滔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景观格局特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物多样性评价 
描述: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运用Fragstats 3.3景观分析软件计算38县区的景观指数,再和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以此探讨分析区域内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主要结论有:(1)区内生物
全文: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运用Fragstats 3.3景观分析软件计算38县区的景观指数,再和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以此探讨分析区域内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主要结论有:(1)区内生物
鄱阳湖氮磷营养盐特征研究
作者: 李栋梁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总磷  鄱阳湖  丰水期  枯水期  总氮 
描述:湿地底质对氮磷营养盐的净化效果为例,讨论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为区域的氮磷循环提供一定基础。通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采样,对丰水期鄱阳湖进行富营养评价发现:在17个采样点中,有一个点处于贫营养
全文:湿地底质对氮磷营养盐的净化效果为例,讨论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为区域的氮磷循环提供一定基础。通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采样,对丰水期鄱阳湖进行富营养评价发现:在17个采样点中,有一个点处于贫营养
江湖关系变化对鄱阳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及释放风险的影响
作者: 吴志强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位  形态  江湖关系变化    生物有效性  释放风险   
描述:-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进而影响氮磷的释放潜能,影响鄱阳湖湖富营养化进程。因此本论文通过选取研究14个不同高程的鄱阳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及释放风险,探讨江湖关系变化对氮磷的释放风险影响机制,以期为控制鄱阳湖
全文:-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进而影响氮磷的释放潜能,影响鄱阳湖湖富营养化进程。因此本论文通过选取研究14个不同高程的鄱阳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及释放风险,探讨江湖关系变化对氮磷的释放风险影响机制,以期为控制鄱阳湖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水域水质季节性变化及生态毒理风险研究
作者: 熊戬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质评价  生物标志物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模糊综合分析  重金属 
描述:表层底泥重金属Zn、Pb、Cd的浓度介于赣江入湖口和修河入湖口之间,除Cr外,其他重金属元素浓度均低于鄱阳湖主湖区;底泥中各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不同,Zn和Cd的RSP值远小于1,未受到这两种元素的污染
全文:表层底泥重金属Zn、Pb、Cd的浓度介于赣江入湖口和修河入湖口之间,除Cr外,其他重金属元素浓度均低于鄱阳湖主湖区;底泥中各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不同,Zn和Cd的RSP值远小于1,未受到这两种元素的污染
上页 1 2 3 ... 80 81 82 ... 84 85 8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