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棉区棉花应用全精控调节的示范试验
作者: 徐文忠 张丽娟 夏绍南 杨磊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精控  鄱阳湖棉区  棉花  影响  生长发育 
描述: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节距;可以减少无效果节数,增加桠桃数,但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上述作用的效果与助壮素相当。
全文: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节距;可以减少无效果节数,增加桠桃数,但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上述作用的效果与助壮素相当。
鄱阳湖棉区棉花机械采收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 操宇琳 肖水平 夏绍南 杨军 钟敏 段志诚 刘克东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机械收获  适宜品种 
描述:通过征集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425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全文:通过征集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425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适合鄱阳湖棉区机械采收品种的筛选试验
作者: 操宇琳 肖水平 夏绍南 钟敏 段志诚 刘克东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机械收获  适宜品种 
描述:通过征集 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棉所 425 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全文:通过征集 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棉所 425 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的密度研究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李永旗 张丽娟 高红兵 卢雪峰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  鄱阳湖棉区  棉花  密度 
描述: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全文: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鄱阳湖棉区棉花株行距配置对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崔爱花 高红兵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产量  棉花  株行距配置 
描述: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全文: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