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地理与文学意义的双重梦境:陈世旭《重归鄱阳湖》赏读
作者: 吴长青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陈世旭  文学意义  鄱阳湖  淡水湖  地理  第二故乡  赏读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至今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特别难得。作家陈世旭曾在那里生活了将近十年,对它有着深厚的情感,重回第二故乡,见到纯净美丽的湖光水色。不禁惊喜有加。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鄱阳湖的无比深情。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至今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特别难得。作家陈世旭曾在那里生活了将近十年,对它有着深厚的情感,重回第二故乡,见到纯净美丽的湖光水色。不禁惊喜有加。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鄱阳湖的无比深情。
历史时期鄱阳湖湖口长江倒灌分析
作者: 《地理学报》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倒灌  长江  鄱阳湖  沉积 
描述:通过对ZK2孔的粘土矿物、重矿物、粒度与磁化率等多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并根据14C测年资料,确定约在2360aBP左右长江南摆至今湖口附近,首次发生江水倒灌鄱阳湖盆地。磁化率可作为该区江水倒灌强度的代用指标。历史时期的江水倒灌强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360aBP~1550aBP弱于今;1550aBP~880aBP波状递增时期,增至整个历史时期的最大值;880aBP至今强烈振荡时期,呈现6个完整的周期,周期长约为115a.
全文:通过对ZK2孔的粘土矿物、重矿物、粒度与磁化率等多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并根据14C测年资料,确定约在2360aBP左右长江南摆至今湖口附近,首次发生江水倒灌鄱阳湖盆地。磁化率可作为该区江水倒灌强度的代用指标。历史时期的江水倒灌强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360aBP~1550aBP弱于今;1550aBP~880aBP波状递增时期,增至整个历史时期的最大值;880aBP至今强烈振荡时期,呈现6个完整的周期,周期长约为115a.
鄱阳湖的“魔三角”
作者: 魏子昌  来源:水利天地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中华  三角  湖面  地理志  朱元璋  水域  鄱阳湖  葫芦  江西  紧缩 
描述:在鄱阳湖南、北水域及赣江出口文汇处,有一险关要津——左里,鄱阳湖至此紧缩,形成宽仅3公里的狭窄湖面,“众水归宗,束为一带”,“形如葫芦中腰”(《大中华江西地理》)。千百年来,在这个咽喉之地折桅覆
全文:在鄱阳湖南、北水域及赣江出口文汇处,有一险关要津——左里,鄱阳湖至此紧缩,形成宽仅3公里的狭窄湖面,“众水归宗,束为一带”,“形如葫芦中腰”(《大中华江西地理》)。千百年来,在这个咽喉之地折桅覆
人生:自由意志的追求-陶渊明三篇奇文的再讨论
作者: 张虎升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法》  人性  愉悦体验  《闲情赋》  陶渊明  人格  个性心理特点  自由意志 
描述:文学作品要能经得住历史的选择与淘汰,要能赢得今天乃至未来读者的认同,必须以文学特有的审美手法去表现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中最本质的属性,就是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在这一点上,陶渊明堪称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的伤口之所以在今天受到愈来愈多中外读者的重视和喜爱,是因为在他的诗文中,执著而真诚地表现了这种主体的“选择”和实现“自由意志”之后的愉悦体验。
全文:文学作品要能经得住历史的选择与淘汰,要能赢得今天乃至未来读者的认同,必须以文学特有的审美手法去表现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中最本质的属性,就是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在这一点上,陶渊明堪称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的伤口之所以在今天受到愈来愈多中外读者的重视和喜爱,是因为在他的诗文中,执著而真诚地表现了这种主体的“选择”和实现“自由意志”之后的愉悦体验。
诗言 词缘情——浅论姜夔诗词思想内容之异
作者: 杨晓慧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诗词  艺术表现 
描述: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诗有着明确的分工,文载道,诗言,词缘情,这种风尚在姜夔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由于时代等原因而引入词,姜夔仍力求词的当行本色,因而其诗、词思想内容各有侧重。其主要表现词多写恋情,忧民忧贫之情只见于其诗;词中多咏物之作,诗中多亲情酬赠之作。这种不同主要源于其对诗词分工的认识。
全文: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诗有着明确的分工,文载道,诗言,词缘情,这种风尚在姜夔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由于时代等原因而引入词,姜夔仍力求词的当行本色,因而其诗、词思想内容各有侧重。其主要表现词多写恋情,忧民忧贫之情只见于其诗;词中多咏物之作,诗中多亲情酬赠之作。这种不同主要源于其对诗词分工的认识。
《鄱阳湖》编写设想
作者: 湖文  来源:修志文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鄱阳湖》编写设想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
作者: 张志军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  功能分区 
描述: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全文: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
作者: 张志军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  功能分区 
描述: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全文: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
作者: 张志军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类分析  功能分区 
描述: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全文: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导致全球变暖、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的生产生活面临
[0图]圣门礼 圣门乐 文庙礼乐考
作者:   孔令贻录辑  孔尚任原纂  金之植辑  来源: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圣门礼 圣门乐 文庙礼乐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