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之谜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德华 潜水打捞 国民党政府 考察委员会 生还者 鄱阳湖 老爷庙地区 潜水员 侵华日军 考察队
-
描述:1945年4月16日,侵华日军一艘2000多吨的运输船——“神户丸”号,装满了在中国掠夺的金银财富和古玩等,欲取道长江回日本。谁知船航驶到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时无声无息地下沉了,船上的200多人无一人逃生。 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政府请来美国最著名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领队的一批潜水员,从1946年夏天开始打捞,历经数月,耗资数万,结果一无所获,还失踪了几名潜水员。更令人不解的是,对打捞经过,所有生还者皆缄口不言。
-
全文:1945年4月16日,侵华日军一艘2000多吨的运输船——“神户丸”号,装满了在中国掠夺的金银财富和古玩等,欲取道长江回日本。谁知船航驶到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时无声无息地下沉了,船上的200多人无一人逃生。 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政府请来美国最著名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领队的一批潜水员,从1946年夏天开始打捞,历经数月,耗资数万,结果一无所获,还失踪了几名潜水员。更令人不解的是,对打捞经过,所有生还者皆缄口不言。
-
鄱阳湖之谜
-
作者:
郭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德华 潜水打捞 国民党政府 考察委员会 生还者 鄱阳湖 老爷庙地区 潜水员 侵华日军 考察队
-
描述:1945年4月16日,侵华日军一艘2000多吨的运输船——“神户丸”号,装满了在中国掠夺的金银财富和古玩等,欲取道长江回日本。谁知船航驶到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时无声无息地下沉了,船上的200多人无一人逃生。 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政府请来美国最著名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领队的一批潜水员,从1946年夏天开始打捞,历经数月,耗资数万,结果一无所获,还失踪了几名潜水员。更令人不解的是,对打捞经过,所有生还者皆缄口不言。
-
全文:1945年4月16日,侵华日军一艘2000多吨的运输船——“神户丸”号,装满了在中国掠夺的金银财富和古玩等,欲取道长江回日本。谁知船航驶到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时无声无息地下沉了,船上的200多人无一人逃生。 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政府请来美国最著名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领队的一批潜水员,从1946年夏天开始打捞,历经数月,耗资数万,结果一无所获,还失踪了几名潜水员。更令人不解的是,对打捞经过,所有生还者皆缄口不言。
-
鄱阳湖魔鬼三角之谜
-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科技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德华 国民党政府 考察区 联合国 江西省 鄱阳湖 潜水队 考察团 魔鬼三角 老爷庙
-
描述:位于江西境内的鄱阳湖波光粼粼,万籁寂静。老爷庙山坡上竖起了一块锃亮的铜牌,这里是联合国鄱阳湖考察区,以美国著名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为团长的考察团,将和中国专家一起,为揭开惊心动魄的都阳湖“魔鬼三角”之谜而工作。
-
全文:位于江西境内的鄱阳湖波光粼粼,万籁寂静。老爷庙山坡上竖起了一块锃亮的铜牌,这里是联合国鄱阳湖考察区,以美国著名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为团长的考察团,将和中国专家一起,为揭开惊心动魄的都阳湖“魔鬼三角”之谜而工作。
-
词曲相谐,声情并茂:试析姜夔《扬州慢》
-
作者:
刘晔 来源:艺苑(音乐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词曲 文学与音乐 二十四桥 青楼梦 审美主体 《黍离》 词人 扬州 审美客体
-
描述:在南宋中期的词林诗宛中,姜夔是一位艺术上能独树一帜而受到人们推崇的婉约派词家;同时,他深谙音律、精通乐理,还是一位才情横溢的音乐家。尽管他一生都在漂泊羁旅之中,政治上困顿失意,生活上穷愁潦倒,但他潜心诗词,擅长制曲,尤其孜孜不倦致力于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创作,他的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作,就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其中的《扬州慢》词曲,堪称是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是他的代表力作。 扬州慢 淳熙丙中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江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谱例见《中国古代歌曲》第9页) 扬州自隋唐以来,商业发达,市肆繁华。楼阁林立,丝管声声。但到姜夔来游历时已面目全蜚。淳熙三年(1167年)冬至这一天,大雪初停,他路过扬州,繁华都市...
-
全文:在南宋中期的词林诗宛中,姜夔是一位艺术上能独树一帜而受到人们推崇的婉约派词家;同时,他深谙音律、精通乐理,还是一位才情横溢的音乐家。尽管他一生都在漂泊羁旅之中,政治上困顿失意,生活上穷愁潦倒,但他潜心诗词,擅长制曲,尤其孜孜不倦致力于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创作,他的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作,就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其中的《扬州慢》词曲,堪称是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是他的代表力作。 扬州慢 淳熙丙中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江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谱例见《中国古代歌曲》第9页) 扬州自隋唐以来,商业发达,市肆繁华。楼阁林立,丝管声声。但到姜夔来游历时已面目全蜚。淳熙三年(1167年)冬至这一天,大雪初停,他路过扬州,繁华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