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分析
作者: 卢兵 程时长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鄱阳湖  保护策略  自然保护区 
描述:本文叙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保护策略。由于鄱阳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以具有丰富的和热气候资源,以及丰富的水陆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有优越的候鸟栖息生活条件,区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5.0℃以上,平均水温为6.0℃,平均水深为0.2~0.6m,目前水质较好,鸟类资源丰富,有珍禽鹤类群。
全文:本文叙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保护策略。由于鄱阳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以具有丰富的和热气候资源,以及丰富的水陆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有优越的候鸟栖息生活条件,区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5.0℃以上,平均水温为6.0℃,平均水深为0.2~0.6m,目前水质较好,鸟类资源丰富,有珍禽鹤类群。
鄱阳湖退水规律初步探讨
作者: 闵骞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位站  输出流量  出水量  退水过程  鄱阳湖  退水规律  地下水  退水段  初步探讨  蓄水量 
描述:鄱阳湖是典型的吞吐型、季节性自流过水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受五河、湖口进出水量的制约,有明显的稳定退水期。德定退水期内,湖区地下水的进出量远小于“五河”入水量和湖口出水量,据此建立湖水位与蓄水量、净输出流量与水位、蓄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结合,推得鄱阳湖稳定退水公式,经1952~1986年退水资料的验证,其结果令人满意。
全文:鄱阳湖是典型的吞吐型、季节性自流过水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受五河、湖口进出水量的制约,有明显的稳定退水期。德定退水期内,湖区地下水的进出量远小于“五河”入水量和湖口出水量,据此建立湖水位与蓄水量、净输出流量与水位、蓄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结合,推得鄱阳湖稳定退水公式,经1952~1986年退水资料的验证,其结果令人满意。
鄱阳湖气候特性
作者: 汪泽培 徐火生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鄱阳湖  自然地理特征  水温  气候  最高气温  大水体  太阳总辐射  丘陵山地  湖岸 
描述: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全文: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鄱阳湖气候特性
作者: 汪泽培 徐火生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鄱阳湖  自然地理特征  水温  气候  最高气温  大水体  太阳总辐射  丘陵山地  湖岸 
描述: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全文:一、概述鄱阳湖位于东径115°50′——116°45′,北纬28°25′——29°45′,长江以南,江西北部。平均海拔高度12—21米,平均湖水深8.4米。共接纳162,2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年水量约为1470亿立方米。相应于历年最高水位(1954年)21.85米(星子水位,吴淞基面)的容积为290多
鄱阳湖自然环境及现状
作者: 程时长 吴泗元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淡水湖泊  长江中下游  自然环境  江西省  鄱阳湖  开发利用价值  水质污染  洲滩  双重影响  水土流失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是我国重要商品根基地之一。本文叙述了鄱阳湖的自然环境及现状。由于鄱阳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以具有丰富的光、热、、风能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是我国重要商品根基地之一。本文叙述了鄱阳湖的自然环境及现状。由于鄱阳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以具有丰富的光、热、、风能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