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地区棉铃虫气象潜势预报方法研究与应用
作者: 马力 吴昊 刘定忠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棉铃虫  鄱阳湖地区  气象潜势  研究  预报方法  应用 
描述:为揭示转基因抗虫棉推广种植以来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提高棉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水平,对1981年以来江西省彭泽县棉铃虫发生等级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棉铃虫年发生等级存在着尺度为14年的主振荡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存在着“年际生态后续效应”。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棉铃虫的发生等级与冬季气候背景以及8月份的降水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建立了棉铃虫发生气象潜势的长期与中短期预报模型,并在鄱阳湖棉区开展了多年的预报试验,表现出较高的信度水平。
全文:为揭示转基因抗虫棉推广种植以来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提高棉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水平,对1981年以来江西省彭泽县棉铃虫发生等级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棉铃虫年发生等级存在着尺度为14年的主振荡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存在着“年际生态后续效应”。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棉铃虫的发生等级与冬季气候背景以及8月份的降水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建立了棉铃虫发生气象潜势的长期与中短期预报模型,并在鄱阳湖棉区开展了多年的预报试验,表现出较高的信度水平。
鄱阳湖棉区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研究
作者: 余策金 刘克东 段志诚 王永邦 赵云峰 宋涛 谈梅芳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定位监测  鄱阳湖棉区  土壤肥力 
描述: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
全文: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
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的密度研究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李永旗 张丽娟 高红兵 卢雪峰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  鄱阳湖棉区  棉花  密度 
描述: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全文: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鄱阳湖棉区棉花株行距配置对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崔爱花 高红兵  来源:棉花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产量  棉花  株行距配置 
描述: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
全文: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