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典型小白鹭栖息地重金属污染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夏秋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社会经济发展  鄱阳湖  小白鹭 
描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地表水标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均达到国家Ⅱ类土壤标准,只有小白鹭食物,即小鱼、虾类样品中除Cu含量在50mg/kg,As含量在1
全文: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地表水标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均达到国家Ⅱ类土壤标准,只有小白鹭食物,即小鱼、虾类样品中除Cu含量在50mg/kg,As含量在1
鄱阳湖典型小白鹭栖息地重金属污染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夏秋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社会经济发展  鄱阳湖  小白鹭 
描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地表水标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均达到国家Ⅱ类土壤标准,只有小白鹭食物,即小鱼、虾类样品中除Cu含量在50mg/kg,As含量在1
全文: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地表水标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均达到国家Ⅱ类土壤标准,只有小白鹭食物,即小鱼、虾类样品中除Cu含量在50mg/kg,As含量在1
鄱阳湖典型小白鹭栖息地重金属污染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夏秋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社会经济发展  鄱阳湖  小白鹭 
描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地表水标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均达到国家Ⅱ类土壤标准,只有小白鹭食物,即小鱼、虾类样品中除Cu含量在50mg/kg,As含量在1
全文: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地表水标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均达到国家Ⅱ类土壤标准,只有小白鹭食物,即小鱼、虾类样品中除Cu含量在50mg/kg,As含量在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收支与碳效率的时空分异
作者: 黄景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碳效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吸收  碳排放  低碳农业 
描述: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全文: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收支与碳效率的时空分异
作者: 黄景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碳效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吸收  碳排放  低碳农业 
描述: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全文: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收支与碳效率的时空分异
作者: 黄景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碳效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吸收  碳排放  低碳农业 
描述: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全文: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6.13万t增长到2010年的108.36万t,上升了近
鄱阳湖天然湿地开垦前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作者: 付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机碳不同组分  化学计量学  鄱阳湖  围垦  湿地 
描述:含量。(4)围垦农田表层土壤的轻组有机碳含量(1.88mg·g-1)高于天然湿地(1.08mg·g-1),这很可能与围垦后的秸秆归田、有机输入有关,此外,天然湿地年复一年的干湿交替所引起的地表、地下
全文:含量。(4)围垦农田表层土壤的轻组有机碳含量(1.88mg·g-1)高于天然湿地(1.08mg·g-1),这很可能与围垦后的秸秆归田、有机输入有关,此外,天然湿地年复一年的干湿交替所引起的地表、地下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作者: 叶慕亚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湿地 
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全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鄱阳湖天然湿地开垦前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作者: 付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机碳不同组分  化学计量学  鄱阳湖  围垦  湿地 
描述:含量。(4)围垦农田表层土壤的轻组有机碳含量(1.88mg·g-1)高于天然湿地(1.08mg·g-1),这很可能与围垦后的秸秆归田、有机输入有关,此外,天然湿地年复一年的干湿交替所引起的地表、地下
全文:含量。(4)围垦农田表层土壤的轻组有机碳含量(1.88mg·g-1)高于天然湿地(1.08mg·g-1),这很可能与围垦后的秸秆归田、有机输入有关,此外,天然湿地年复一年的干湿交替所引起的地表、地下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作者: 叶慕亚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湿地 
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全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鄱阳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0.0来越突出。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资源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特征,为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的鄱阳湖典型湿地位于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116°03′,北纬29°05′~29°15′,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地跨永修、星子、新建3县,包括大湖池等9个湖泊以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为336kln2。本论文运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鄱阳湖典型湿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整体功能以及湿地社会环境三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隶属函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模糊处理,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度,构造判别矩阵;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过度的经济开发,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施用过量化肥、农药等破坏了湿地原生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自然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典型湿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湿地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的湿地生态环境响应调控方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