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统计
作者: 曾南京 刘观华 余定坤 张微微 吴建东 金杰锋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录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描述:根据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的鸟类调查、监测及鸟类环志工作,结合已发表和正式出版的相关资料,对该保护区的鸟类名录进行了重新整理;同时,对一些物种进行了讨论和订正。结果表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330种,隶属于17目63科,占我国鸟类总种数的24.07%,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7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0种。
全文:根据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的鸟类调查、监测及鸟类环志工作,结合已发表和正式出版的相关资料,对该保护区的鸟类名录进行了重新整理;同时,对一些物种进行了讨论和订正。结果表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330种,隶属于17目63科,占我国鸟类总种数的24.07%,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7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0种。
鄱阳湖非繁殖期陆生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作者: 石文娟 邵明勤 曾宾宾 蒋剑虹 赖宏清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鄱阳湖  居留型  陆生鸟类 
描述:2012年11月~2013年3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相结合,对鄱阳湖4个地区岸边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陆生鸟类7目29科69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白尾鹞Circus cyaneu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普通鵟Buteo buteo和红隼Falco tinnunculus。居留型方面,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5.07%和31.89%。鸟类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4.93%;东洋界鸟类次之,占30.43%。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数最多,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最低而优势度最高。
全文:2012年11月~2013年3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相结合,对鄱阳湖4个地区岸边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陆生鸟类7目29科69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白尾鹞Circus cyaneu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普通鵟Buteo buteo和红隼Falco tinnunculus。居留型方面,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5.07%和31.89%。鸟类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4.93%;东洋界鸟类次之,占30.43%。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数最多,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最低而优势度最高。
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
作者: 谢光勇 李言阔 李佳 缪泸君 袁芳凯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夏季鸟类群落结构  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 
描述:2010年7月和2012年8月,本研究利用样线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12目39科11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4种,包括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红脚隼Falco amurensis、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该区夏季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56.3%、10.9%和8.4%。留鸟65种,夏候鸟31种,冬候鸟23种,分别占总数的54.6%、26.1%和19.3%。在地理区系构成上,该区鸟类组成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东洋界种类共60种,古北界种类达31种,广布种28种,分别占总数的50.4%、26.1%、23.5%。有7种冬候鸟在2010年和2012年的夏季调查中均被记录到。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2010年夏季优势种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2012年夏季优势种为八哥、麻雀Passer montanus和牛背鹭Bubulcus ibis。
全文:2010年7月和2012年8月,本研究利用样线法对江西省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12目39科11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4种,包括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红脚隼Falco amurensis、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该区夏季鸟类以雀形目、鸻形目和鹳形目为主,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56.3%、10.9%和8.4%。留鸟65种,夏候鸟31种,冬候鸟23种,分别占总数的54.6%、26.1%和19.3%。在地理区系构成上,该区鸟类组成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东洋界种类共60种,古北界种类达31种,广布种28种,分别占总数的50.4%、26.1%、23.5%。有7种冬候鸟在2010年和2012年的夏季调查中均被记录到。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2010年夏季优势种为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2012年夏季优势种为八哥、麻雀Passer montanus和牛背鹭Bubulcus ibis。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分析
作者: 丁铁明 王作义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通秋沙鸭  白尾鹞  区系组成  凤头麦鸡  斑头鸺鹠  褐柳莺  白胸苦恶鸟  斑鱼狗  鸊鷉  鸟类资源 
描述:江西省鄱阳湖地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分析
鄱阳湖越冬水鸟种群变化动态
作者: 崔鹏 夏少霞 刘观华 吴建东 曾南京 伍旭东 文思标 罗盛金 纪伟涛 雷富民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越冬  水鸟  鄱阳湖  丰富度 
描述:31种。鄱阳湖越冬水鸟从10月上旬开始出现,在11月份鸟类数量急剧增加,在12月上旬和中旬达到数量峰值,然后开始缓慢减少,至4月初仅有少于1%的鸟类还停留在监测区域。在鄱阳湖要继续深入开展越冬候鸟空间
全文:31种。鄱阳湖越冬水鸟从10月上旬开始出现,在11月份鸟类数量急剧增加,在12月上旬和中旬达到数量峰值,然后开始缓慢减少,至4月初仅有少于1%的鸟类还停留在监测区域。在鄱阳湖要继续深入开展越冬候鸟空间
鄱阳湖越冬鹬的日间行为节律
作者: 沈啸远 刘洁 金斌松 秦海明 刘观华 王文娟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冬期  时间分配  鄱阳湖  鹤鹬  日间节律 
描述:目前有关鸟类越冬行为节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水鸟。与大型鸟类相比,小型鸟类在体温调节中消耗的能量更多,因此可能呈现不同的日间行为节律。本研究选择鄱阳湖数量较大的小型水鸟——鹬Tringa
全文:目前有关鸟类越冬行为节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水鸟。与大型鸟类相比,小型鸟类在体温调节中消耗的能量更多,因此可能呈现不同的日间行为节律。本研究选择鄱阳湖数量较大的小型水鸟——鹬Tringa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