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寻求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谈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
作者: 章继光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个性  情感  悲剧  人格 
描述: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全文: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社会文化背景看陶渊明及其诗文之意蕴
作者: 汤江浩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源  社会文化背景  田园  孔子  庄子  柳下惠  陶渊明  意蕴  玄言诗  玄学 
描述:从宋代苏轼盛推陶诗以来,“陶诗热”一直绵延不衰,论陶、注陶诗陶文者甚多,有的学者认为陶诗研究的盛况可与屈赋、杜诗研究成鼎足之势,陶诗被推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境地。而在宋以前,陶渊明之诗文不若其品格之为世所重。由此看来,我们重视陶氏诗文,亦不可忽视其人的意义。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对陶渊明及其诗文进行重新审视与把握。
全文:从宋代苏轼盛推陶诗以来,“陶诗热”一直绵延不衰,论陶、注陶诗陶文者甚多,有的学者认为陶诗研究的盛况可与屈赋、杜诗研究成鼎足之势,陶诗被推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境地。而在宋以前,陶渊明之诗文不若其品格之为世所重。由此看来,我们重视陶氏诗文,亦不可忽视其人的意义。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对陶渊明及其诗文进行重新审视与把握。
洒落与忧勤──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作者: 戴建业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境界  文化底蕴  洒落  忧勤 
描述:本文阐述陶渊明生命境界的特征及其文化底蕴:他在饥寒之忧、陇亩之情、居常之念中,经由忧勤克己的工夫而臻于洒落悠然的境界,其人生表现出一种无所利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真正超越了自我并同流于天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他这种生命境界体现了晋宋之际名教与自然合一的时代特征,儒道兼综,孔庄并重,因而既任真肆志又固穷守节,既洒落悠然又尽性至命。
全文:本文阐述陶渊明生命境界的特征及其文化底蕴:他在饥寒之忧、陇亩之情、居常之念中,经由忧勤克己的工夫而臻于洒落悠然的境界,其人生表现出一种无所利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真正超越了自我并同流于天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他这种生命境界体现了晋宋之际名教与自然合一的时代特征,儒道兼综,孔庄并重,因而既任真肆志又固穷守节,既洒落悠然又尽性至命。
心性自然与神性自然: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之比较
作者: 郑长天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性自然  心性自然  华兹华斯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心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神性自然之间的区别:陶渊明诗中的自然,是任真的心性向实体自然界及田园生活的扩展与融合,反映的是诗人顺物通情、适性自得的精神境界;华兹华斯诗中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界与泛神论的统一体,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崇拜自然的虔诚之心。这一不同代表了中西文学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的差异。
全文:陶渊明的心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神性自然之间的区别:陶渊明诗中的自然,是任真的心性向实体自然界及田园生活的扩展与融合,反映的是诗人顺物通情、适性自得的精神境界;华兹华斯诗中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界与泛神论的统一体,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崇拜自然的虔诚之心。这一不同代表了中西文学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的差异。
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
作者: 赵曼初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词歌唱  声辞配合  姜夔 
描述:本文通过对宋代词乐文献──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旁谱的统计学研究,从音阶、音高、音长、音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姜词语音四声与乐音的联系形式,探求了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认为词的格律形式已由平仄规律发展为四声规律,并且是宏观守平仄规律、局部守四声规律,其中体现了宋词格律的基本原则和完美标准。本文提供的研究结果与方法,将有助于揭示汉语歌曲声辞配合的一般规律,并可为词谱学研究开辟一个联系实际歌唱的新境界。
全文:本文通过对宋代词乐文献──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旁谱的统计学研究,从音阶、音高、音长、音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姜词语音四声与乐音的联系形式,探求了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认为词的格律形式已由平仄规律发展为四声规律,并且是宏观守平仄规律、局部守四声规律,其中体现了宋词格律的基本原则和完美标准。本文提供的研究结果与方法,将有助于揭示汉语歌曲声辞配合的一般规律,并可为词谱学研究开辟一个联系实际歌唱的新境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