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基于遥感技术的鄱阳湖-长江水体清浊倒置现象的分析
作者:邬国锋 崔丽娟 纪伟涛  年份期号: 2009-第8期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长江 遥感技术 鄱阳湖 水体清浊倒置 
描述: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混浊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混浊。这种鄱阳湖-长江清浊倒置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鲜有研究人员系统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借助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Landsat影像分析这种清浊倒置现象的起始时间和成因。基于MODIS影像反演的鄱阳湖和长江水体透明度显示在2004年以前鄱阳湖北部的水体透明度明显高于长江,而在2005和2006年长江水体透明度高于鄱阳湖北部,出现清浊倒置现象;同期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透明度对比分析发现这种水体清浊倒置现象受长江水体透明度增加和鄱阳湖水体透明度下降的双重影响,但鄱阳湖北部水体透明度的变化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由Land-sa影像识别的采(运)砂船数量及其与鄱阳湖北部水体透明度关系的分析表明,自2001年开始的鄱阳湖北部的采砂活动引起此区域水体透明度的显著下降。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解译与实地调研分析
作者:胡梅  年份期号: 2012-第3期 刊名:科技与生活 关键词:遥感与GIS 生态调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遥感影像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典型地物生态解译,实施调研解译判读结果的准确性。调研分析结果表明:鄱阳肖生态经济区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地、河流、湖泊、水库坑塘、平原水田等典型地物TM影像遥感解译标志相对较明显;高覆盖草地、其他林地在TM影像中易误判。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城市圈物流需求预测——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例
作者:夏建民 李冰 柯芬芬  年份期号: 2016-第6期 刊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城市圈 遗传算法 物流 神经网络 
描述:针对单纯使用神经网络预测物流量出现预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耗费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最优化目标的算法,为避免陷入局部最小值,引入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所需要的权值、阈值等可变参数进行最优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处理,预测结果能够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能力。
基于血吸虫病预防的鄱阳湖游客偏好与旅游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冯淑华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关键词:时空耦合 鄱阳湖 旅游安全管理 旅游偏好 血吸虫病 
描述:目的探讨湖区旅游活动中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鄱阳湖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景区景点的空间分布,及其与鄱阳湖血吸虫病传播时间和钉螺分布的时空耦合性;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血吸虫病易感人群的旅游偏好。结果鄱阳湖旅游活动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时间及钉螺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时空耦合性,游客比较偏好水上人家、渔俗文化等参与性和体验性项目。结论建议在鄱阳湖景区建立游客血防健康档案、开展景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强化旅游项目和游客行为管理。
基于能值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分析
作者:谢花林 邹金浪 彭小琳  年份期号: 2012-第7期 刊名:地理学报 关键词:耕地 投入测度 能值形态 集约利用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采用能值形态从投入指标测度耕地的利用集约度,系统分析了研究区2000-2009年间耕地的劳动力集约度、机械化集约度、化肥集约度、农药集约度和地膜集约度的时序特征,然后以这5种投入能值为基准对研究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整体特征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指数增加,其中农业机械集约度的比重最大,达到了99.50%以上,且逐年上升,农业机械化成为研究区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②耕地属于高度集约利用和低度集约利用的县(市)最多,属于精细利用和粗放利用的县(市)最少;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东部耕地精细利用区、中东部耕地低度集约利用区、中部耕地高度集约利用区、南部和北部耕地中度集约利用区5个区;④耕地利用集约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县(市)逐年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越来越明显。
基于能值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分析
作者:谢花林 何亚芬 邹金浪 吴群  年份期号: 2016-第10期 刊名: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 cultivated eastern proportion agricultural pesticide county counties fertilizer moderate 
描述:Taking the emergy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 input indexes as the found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tal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from 2000 to 2010. 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1)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ha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tensity has been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inputs, comprising more than 99.50% and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indicates that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a basic trend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2) The total number of counties belonging to the moderate- and low- 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categories is the largest, while the number of counties belonging to the high-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nd extensive cultivated land use categories is the smallest.(3) This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an eastern area of high-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 central and eastern area of low-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 central area of low-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 southern area of moderate-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and a northern area of moderate-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4) The counties which had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and thei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crease year by year, an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ad increasingly obvious effects on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especially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nsity among counties.
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鄱阳湖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分析
作者:李艳红 葛刚 胡春华 刘雪莹 周晓岚  年份期号: 2016-第4期 刊名: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关键词:污染源识别 因子分析 鄱阳湖流域 水质 时空变化 聚类分析 
描述:从2011~2015年对鄱阳湖丰、枯水期湖区、出湖口及流入鄱阳湖的5大支流进行采样,测定各项水质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水质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定性识别了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总氮、总磷含量逐渐上升,鄱阳湖枯水期各项水质指标高于丰水期,枯水期污染更加严重;出湖口、赣江南支以及饶河入湖口污染相对严重,修水入湖口水质较好;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鄱阳湖流域水质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市政污水、化学工业废水、天然污染源、采砂作业和湖上养殖,丰水期农业生产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排放以及暴雨径流引起的非点源排放也占有一定比例。
基于绿色经济对环鄱阳湖地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研究
作者:林伟豪 杨静怡 詹倩倩 李焕然 董培 柳树林  年份期号: 2017-第2期 刊名:财税月刊
描述:绿色经济、绿色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自此之后绿色经济的概念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基于综合权重水体指数的水体提取研究:以鄱阳湖为例
作者:万建鹏 官云兰 叶素倩 马祺瑞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水体提取 TM/ETM+ Landsat 鄱阳湖 CWWI 
描述:Landsat TM/ETM+影像具有时空分辨率高(16 d,30 m)的特点,并且水体信息丰富,被广泛用于水体提取和水资源实时监测。近年来,构建水体指数是Landsat TM/ETM+影像提取水体信息成熟有效的方法。从现有水体提取指数出发,以鄱阳湖地区作为试验区,构建综合权重水体指数(Comprehensive weight water index,CWWI)。通过实验,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新型水体指数(NW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和综合权重水体指数(CWWI)四种水体指数进行鄱阳湖地区的水体提取,影像整体水体提取的精度分别为89.00%,91.00%,90.50%,93.00%。结果表明,综合权重水体指数能够用于进行水体提取,并且水体提取综合精度最高。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作者:陆建忠 崔肖林 陈晓玲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综合指数法 状态 水资源安全 鄱阳湖流域 压力 响应指标体系 
描述: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系统框架出发,建立了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变异系数对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赋值,对鄱阳湖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网密度和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等指标对鄱阳湖水资源安全有较大影响。在2000~2010年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经历了由一般状态(状态Ⅲ)到良好状态(状态Ⅳ),再到一般状态(状态Ⅲ),最后发展为较差状态(状态Ⅱ)的过程。从警源上分析发现,这种变化主要由区域经济不断增长,人口压力增大,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所致。从总体趋势上看,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状态呈现恶化的趋势,虽然近年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环保投资方面有所增加,并且提高了污水处理率,加强了工业废水排放管理,但还是难以承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使得水资源安全暴露出逐渐恶化的趋势,最后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安全状态变化原因,并针对水资源保护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给出经济发展的用水约束条件以保障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安全。对水资源安全做出合理定量的评价,可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