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鄱阳湖水位模拟
-
作者:李云良 张奇 李淼 姚静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洪涝灾害 水位模拟 鄱阳湖 神经网络模型 湖盆变化
- 描述:考虑到鄱阳湖水位受流域五河与长江来水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表现出高度非线性响应,采用典型的三层BPNN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鄱阳湖水位与其主控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分别将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和康山水位作为目标变量进行BPNN模型构建和适用性评估。结果显示:综合考虑流域五河及长江来水(汉口或九江)的BPNN水位模型,空间站点水位模拟精度(R2和Ens)可达0.90以上,各站点的均方根误差(RMSE)变化范围约0.50~1.0m,若忽略长江来水的影响作用,仅将流域五河来水作为湖泊水位的主控影响因子,模型训练期与测试期的纳希效率系数(Ens)和确定性系数(R2)显著降低,且低于0.50,均方根误差(RMSE)也明显增大(1.24~2.88m),意味着综合考虑流域五河与长江来水是获取结构合理、精度保证的鄱阳湖水位模型的重要前提。同时建议针对鄱阳湖湖盆变化对水位的影响,尽可能选择一致性较好的长序列数据集来训练和测试BPNN模型。所构建的BPNN神经网络模型可进一步结合流域水文模型,用来预测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下流域径流变化对湖泊水位的潜在影响,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型工具来回答当前鄱阳湖一些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定量区分流域五河与长江来水对湖泊洪枯水位的贡献分量,为湖泊洪涝灾害的防治和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ArcGIS的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作者:苑海涛 朱文锋
年份期号:
2013-第1期
刊名: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防汛抗洪 洪灾损失评估 鄱阳湖地区
- 描述:针对鄱阳湖地区频发的洪涝灾害,探讨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改进基础数据库管理、基础工情信息管理、洪水预报和洪灾损失评估的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cGIS的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系统。为洪泛区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洪涝灾害的状况和损失情况提供防汛和救灾的决策支持服务。
- 基于ArcGIS的鄱阳湖区有螺洲滩数字化成图研究
-
作者:胡飞 林丹丹 袁敏 刘跃民 李召军 李剑瑛
年份期号:
2014-第9期
刊名:江西医药
关键词:ARCGIS 钉螺 数字化
- 描述:目的建立一个基于GIS的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数字化信息系统。方法选择江西省鄱阳湖区有螺洲滩,以ArcGIS软件系统为支撑平台对有螺洲滩进行数字处理,地理坐标系采用WGS84,投影坐标系为经差3度分带法进行高斯-克吕格投影。结果本次共数字化处理鄱阳湖区洲滩615块,建立了每块洲滩的属性数据库。结论实现对鄱阳湖区有螺洲滩本底资料中属性、空间数据的浏览、管理和分析功能,为血吸虫病防治的管理和执行者提供决策支持。
- 基于AH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评价
-
作者:孟倩倩 田勇
年份期号:
2009-第4期
刊名:沿海企业与科技
关键词:旅游资源评价 AHP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优劣直接影响旅游地开发。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是对被开发地区的旅游资源作出价值评估,为旅游地性质的确定、旅游地开发规模的确定提供依据。文章运用AHP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作定量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和科学地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弥补该地区以往缺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综合结果,丰富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料。
- 基于AH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
作者:梁培培 熊国保
年份期号:
2011-第7期
刊名:企业经济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 旅游产业竞争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旅游产业是一个分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其受到来自经济、自然、社会及产业自身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自鄱阳湖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然而对其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法尚为少见。本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学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所涉及的城市进行客观评价,为找出竞争优劣势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框架,同时也将为各区域城市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提供较为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 基于AHP和GIS的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品牌建设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
作者:许其高 廖智华
年份期号:
2015-第20期
刊名:电子测试
关键词:现代文化产业 GIS技术 AHP(层次分析法) 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文化产业区域品牌形成的前提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成熟,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本文首先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随后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测度区内9个城市的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并使用GIS技术作出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分形图。最后在上述基础上,从区域品牌建设的角度提出现代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并提炼出以创建区域品牌为目标的现代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几个战略重点。
- 基于 MODIS 影像的鄱阳湖枯水年水文特征分析
-
作者:罗卫 况润元 袁秀华 李文红
年份期号:
2014-第1期
刊名:水电能源科学
关键词:干旱年份 MODIS影像 水域面积 鄱阳湖
- 描述:鉴于鄱阳湖受季风气候影响导致湖面面积及湖水水位的季节和年际变幅较大、旱涝灾害频发的问题,利用MODIS影像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提取2001、2006、2011年三个干旱年份的湖区水域面积进行季节和年际变化分析,进而建立了鄱阳湖水域面积—水位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湖区面积—水位关系的多项式模型相关性最好(R2=0.941 4);21世纪以来,湖区水域面积在波动中缩小,各干旱年的变化特征均有所差异。
- 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
作者:陈晓刚 蓝春娣
年份期号:
2010-第3期
刊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生产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 描述:针对江西省绿色崛起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首先介绍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介绍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便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实现更好地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 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
作者:章茹 蒋元勇 万金保 戴年华 李述
年份期号:
2014-第3期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系统 鄱阳湖
- 描述: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以鄱阳湖独特的流域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人口数量表征城镇化的进程,分类解析1990~2011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讨论鄱阳湖土地资源结构变化、水资源变化特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资源消耗程度,以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为代表的城镇主要污染问题,探讨快速城镇化下鄱阳湖生态环境对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各城市的城镇化进展及其机制不同,南昌、九江和上饶城市扩张迅速,而景德镇和赣州发展较平缓;城镇化导致水资源日益紧缺,各城市年总用水量2003年以后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农业用水量逐年增加,工业用水量各城市年变化存在差异;生物多样性特征受到严重威胁,湖泊水面及湿地面积的持续减少,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九江等城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加大、南昌等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高,造成湖区环境恶化。根据分析,建议鄱阳湖流域未来从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统一调配水资源、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强化环保宣传和规划与政策法律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为鄱阳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立法构建探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
作者:万安国 饶华
年份期号:
2013-第6期
刊名:科技广场
关键词:城镇化 立法 低碳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描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必然要走以低碳经济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对低碳经济立法则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低碳城镇化道路的制度保证。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