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
作者:张吉鹍
年份期号:
2010-第6期
刊名: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危害 凤眼莲
- 描述:本文综述了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 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
作者:张吉鹍
年份期号:
2010-第6期
刊名: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危害 凤眼莲
- 描述:本文综述了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 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
作者:张吉鹍
年份期号:
2010-第6期
刊名: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危害 凤眼莲
- 描述:本文综述了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 几种棉花脱叶催熟剂在鄱阳湖棉区的应用效果初探
-
作者:张丽娟 夏绍南 崔爱花 高红兵
年份期号:
2013-第5期
刊名:江西农业学报
关键词:脱叶剂 催熟剂 棉花 鄱阳湖区 应用效果
- 描述:在10月中下旬对鄱阳湖棉区棉花喷施3种不同的脱叶催熟剂,研究了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噻苯隆+乙烯利的脱叶效果最明显,且脱叶率随着噻苯隆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单施乙烯利的脱叶效果不明显;不同处理对棉花的催熟效果均不明显,以喷施750 g/hm2噻苯隆+2250 mL/hm2乙烯利处理的相对较好;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单铃重和衣分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纤维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凝聚绿色崛起的文化力量: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图片选登
-
作者:周霖 宗欢 李伟 王群
年份期号:
2010-第11期
刊名:当代江西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 鄱阳湖 国际展览中心 国家战略 绿色 文化产业发展 生态经济区建设 优势转化 经济发展优势
- 描述:11月20日至22日,为期3天的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以生态中国,绿色江西为主题,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经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一周年之际,展示了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对促进我省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凝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强大合力
-
作者:沈谦芳
年份期号:
2010-第8期
刊名:当代江西
关键词:区域内 建设者 省政府 鄱阳湖 凝聚 合力 规划范围 生态经济区建设 规划期 新路子
- 描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多,必须凝聚起化坎坷为坦途、变宏图为现实的强大合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凝聚强大的内部合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任何地方都不能置身事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规划范围是38个县(市、区)、
- 冷月清角伤扬州:谈姜夔《扬州慢》的审美赏析
-
作者:李晓湘
年份期号:
2000-第3期
刊名:中学语文
关键词:美学风格 审美赏析 《扬州慢》 南宋
- 描述: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况味心白知:归去含凄凉,欢歌有余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教后有感
-
作者:王海荣
年份期号:
2011-第10期
刊名: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诗人 自然景物 文章内容 浪漫情怀 陶渊明 崇尚自然 深层内涵
- 描述:《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战书,他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而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我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对此稍作分析。
- 冬季到鄱阳湖来看鸟
-
作者:高于萍 陈珊珊
年份期号:
2012-第12期
刊名:中国生态旅游
- 描述:车辆行驶在去鄱阳的路上,车窗边掠过大片的水稻田,远处连绵不绝的湖泊连接起城镇、街道、渔船。虽已入冬,鄱阳县却俨然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场景。来到这个万迭云屏、五湖烟浪的小城,此行只为探访“珍禽天堂”。 每逢冬季,鄱阳湖都会飞来全球98%的白鹤和数十万的天鹅,世界上80%的湿地候鸟种群来此集会,那时,整座小城都浸透了水的悠然,鸟的灵气。 被誉为“中国湖城”的鄱阳县,拥有湖泊1087个,各种形态的湖泊遍布全县,到处湖光潋滟,万鸟翻飞。
- 冬季到鄱阳湖来看鸟
-
作者:张劲硕 张耳 野性中国 姚毅
年份期号:
2005-第8期
刊名:人与自然
关键词:新闻报道 越冬种群 文章 鄱阳湖 白鹤 印象 候鸟保护区 1984年 冬季 大自然 国内外 自然保护区
- 描述:我对鄱阳湖的最初印象还要追溯到时任《大自然》杂志记者的唐锡阳先生对鄱阳湖的新闻报道,他发表在该刊1984年第2期的《鄱湖白鹤知多少》一文,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篇文章后来收录在他的著作《自然保护区探胜》中,再后来,成为《环球绿色行》的经典文章之一。那时,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刚刚成立不久,因为发现了数量高达六七百只的白鹤越冬种群而备受国内外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