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栏目导航
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 2013-第2期 刊名:江西水利科技 关键词:枢纽工程 调枯不调洪 低枯水位 一湖清水 江湖两利 鄱阳湖 
描述:近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及鄱阳湖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鄱阳湖出现持续的秋季低枯水位情况,给湖区民生、生态、经济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针对这种不断加剧的影响,为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提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本文围绕枢纽建设的必要性、工程规划、作用与效益以及目前围绕工程建设开展的研究工作等方面对枢纽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阐述,旨在让大家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临江仙·鄱阳湖怀陈友谅
作者:刘松林  年份期号: 2015-第12期 刊名:诗词月刊 关键词:英雄 鄱阳湖 临江仙 
描述:读破古今书万卷,皆言胜者英雄。纵然壮举憾苍穹。霸图终未遂,遗恨碧波中。
串水下地震检波器发运鄱阳湖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 2002-第1-4期 刊名:物探装备
描述:串水下地震检波器发运鄱阳湖
丰水期鄱阳湖超微型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作者:周建 李胜男 王秀娟 孔繁翔 史小丽  年份期号: 2016-第3期 刊名:湖泊科学 关键词:超微型浮游植物 鄱阳湖 丰水期 环境因子 空间分布 
描述:2014年夏季对鄱阳湖进行采样调查,以探究超微型浮游植物在鄱阳湖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水期鄱阳湖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平均值为1.04×108cells/L,超微蓝藻是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尤其在北部通江湖区,占总超微藻丰度的比例超过80%.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示)贡献率的均值分别为44%和46%.鄱阳湖超微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超微藻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在南部湖区最高,其次是北部湖区,在东部和中部湖区相对较低.北部湖区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的贡献率全湖最高,分别能达到60%和50%.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盐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生长的作用表现不明显,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与水体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体p H值对超微真核藻丰度有显著影响.
丰水期鄱阳湖水体中氮、磷含量分布特征
作者:陈晓玲 张媛 张琍 陈莉琼 陆建忠  年份期号: 2013-第5期 刊名:湖泊科学 关键词:总磷 鄱阳湖 丰水期 分布特征 总氮 
描述:以2011年7月份鄱阳湖实测数据为参考,对鄱阳湖丰水期总氮(TN)、总磷(TP)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鄱阳湖氮、磷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氮、磷含量已经达到了发生富营养化的条件,且TN含量呈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TP在几个主要的采砂区,尤其是南北湖交界处污染最严重.鄱阳湖以磷限制为主,氮污染相对比较严重,且氮、磷不是鄱阳湖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TN同时受悬浮泥沙和水流作用的影响,在上游航道受水流影响较大,在入江水道则主要受陆源污染的影响.TP含量则主要受悬浮泥沙和采砂活动的影响,受水流作用影响相对较小.
丰水期鄱阳湖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分析
作者:王毛兰 胡春华 周文斌  年份期号: 2008-第1期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富营养化 鄱阳湖  丰水期  
描述:通过系统测定丰水期鄱阳湖湖水、主要支流水、长江水及部分农田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的氮磷含量,对其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硝酸盐氮(0.90 mg/L),赣江是其主要贡献者。鄱阳湖五大支流氮磷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赣江NO_3~--N含量明显高于鄱阳湖其它主干流,而NH_4~+- N和TN含量以饶河的最高,TP以信江的最高。农田水、城市废水以及地下水含有较高的氮磷含量,是鄱阳湖及其五大支流氮磷的主要来源。农田水TN和TP含量最高,分别为13.47、28.63 mg/L。高含量的NO_3~--N(7.35 mg/L)和NH_4~+-N(5.48 mg/L)分别出现在地下水和城市污水中。鄱阳湖水体氮负荷较大,N/P比值远大于7:1。受滞留区及赣江和修水补给的影响,鄱阳湖主河道氮含量变化从上游至下游呈总体上升趋势。鄱阳湖湖体氮含量以下游最高,滞留区次之,上游主河道最低,TP含量呈相反的趋势变化。底层沉积有机物的降解和扰动导致鄱阳湖水体底层NO_3~--N、NH_4~+-N、TN、TP的含量高于表层。
丰水期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水化学特征初探
作者:张翔 邓志民 朱才荣 吴绍飞 肖洋 唐常源  年份期号: 2015-第1期 刊名:珠江现代建设 关键词:水化学 主要离子 鄱阳湖保护区 水环境 
描述:以鄱阳湖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7月和8月采集样品21个,测试及分析样品中水化学组分,探讨其主要离子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水及土壤水中的阳离子主要以Ca2+为主,阴离子以S O2-4、Cl-为主;井水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NO-3以为主,氮源是湖区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鄱阳湖湿地保护区p H值变化范围为5.22~7.4 3,属微酸性至弱碱性。由测试结果得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保护区水质下降,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中部第五城市群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作者:舒凯  年份期号: 2009-第3期 刊名:中国外资 关键词:带动战略 机遇和挑战 城市群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经济发展 江西 
描述:从2007年开始,江西省高层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加快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
中部崛起背景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多重机遇和空间
作者:彭波 李霏 黎滢  年份期号: 2011-第10期 刊名:理论导报 关键词:中部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联系/机遇 
描述:中部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两个战略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鄱阳湖地区是中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中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中部崛起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战略
作者:麻智辉  年份期号: 2007-第4期 刊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关键词:发展战略 中部崛起 城市群 环鄱阳湖 
描述: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要在中部崛起中加快江西的发展,就必须构建以南昌为中心,九江、景德镇、鹰潭为次中心,涵盖22个县(市)的环鄱阳湖城市群,整合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和资源优势,加快区域交通、产业、商贸、产权、金融、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一体化进程,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