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文节律对越冬水鸟丰度和栖息地结构的影响
作者: 夏少霞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鄱阳湖水文节律对越冬水鸟丰度和栖息地结构的影响
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对比研究——以鄱阳湖水鸟栖息地遥感分类为例
作者: 陈彬 于秀波 刘宇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息提取  鄱阳湖  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  湿地  候鸟栖息地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描述:选取中国鄱阳湖南矶山湿地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候鸟在越冬期的栖息特征,构建适宜于提取候鸟栖息地的湿地分类系统。以Landsat8卫星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特征提取和决策树建立等关键步骤,实现湿地信息的快速提取;通过与传统像元法的分类结果对比,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面向对象湿地信息提取中,构建不同等级的分割尺度,在多个尺度上提取同一地物,可以更好识别复杂的湿地景观类型;相比仅依据像元光谱特征进行分类的传统像元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利用光谱、空间、形状和纹理等多种特征,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64%,Kappa系数为0.855 2);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湿地景观分布,是一种成本较低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全文:选取中国鄱阳湖南矶山湿地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候鸟在越冬期的栖息特征,构建适宜于提取候鸟栖息地的湿地分类系统。以Landsat8卫星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特征提取和决策树建立等关键步骤,实现湿地信息的快速提取;通过与传统像元法的分类结果对比,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面向对象湿地信息提取中,构建不同等级的分割尺度,在多个尺度上提取同一地物,可以更好识别复杂的湿地景观类型;相比仅依据像元光谱特征进行分类的传统像元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利用光谱、空间、形状和纹理等多种特征,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64%,Kappa系数为0.855 2);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湿地景观分布,是一种成本较低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王晓鸿 鄢帮有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山江湖工程 
描述:由于人口过速增长和不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等种种原因,江西历史上也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区域性的环境与发展不协调问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和生态经济理论,以流域为单元,按照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发育与退化规律,流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规律,系统考虑流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和组织布局生产力,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寻求恢复和保持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_次探索与实践.本文总结了江西省山江湖工程过去近二十年来在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和借鉴.
全文:由于人口过速增长和不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等种种原因,江西历史上也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区域性的环境与发展不协调问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和生态经济理论,以流域为单元,按照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发育与退化规律,流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规律,系统考虑流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和组织布局生产力,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寻求恢复和保持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_次探索与实践.本文总结了江西省山江湖工程过去近二十年来在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和借鉴.
新中国60年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变迁与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探析
作者: 鄢帮有 严玉平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为国际重要湿地,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关系到众多珍稀候鸟的生存。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变迁,回顾了近30年来围绕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的实践和探索工作,并提出了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为国际重要湿地,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关系到众多珍稀候鸟的生存。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变迁,回顾了近30年来围绕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的实践和探索工作,并提出了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莱茵河的前世 鄱阳湖的今生?―莱茵河流域管理对鄱阳湖综合治理的启示
作者: 沈文清 鄢帮有 刘梅影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域管理  时空范围  流域综合管理  生态环境  实施计划  鄱阳湖流域  历史眼光  生态文明  跨越式发展  国际环境合作 
描述: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里的"史",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应该放眼世界,力求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用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去研究总结中外从"先污染,后治理"到"可持续发展"这个过程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用以指导中国实践。这对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里的"史",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应该放眼世界,力求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用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去研究总结中外从"先污染,后治理"到"可持续发展"这个过程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用以指导中国实践。这对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堑秋湖”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影响的辨析
作者: 齐述华 刘影 于秀波 廖富强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堑秋湖  栖息地  鄱阳湖  越冬候鸟 
描述:"堑秋湖"是鄱阳湖区长期渔业生产活动中形成并广泛存在的一种捕鱼作业方式,由于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平衡的干扰日益加强,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堑秋湖"被看成是危害鄱阳湖生态安全,影响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发挥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从辩证的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审视"堑秋湖"产生的自然基础和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的影响,认为"堑秋湖"是湖区渔民实现其应有的渔业权的手段之一,"堑秋湖"的存在对于扩大越冬候鸟的觅食和栖息场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宜一味地打压,并提出针对"堑秋湖"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全文:"堑秋湖"是鄱阳湖区长期渔业生产活动中形成并广泛存在的一种捕鱼作业方式,由于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平衡的干扰日益加强,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堑秋湖"被看成是危害鄱阳湖生态安全,影响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发挥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从辩证的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审视"堑秋湖"产生的自然基础和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的影响,认为"堑秋湖"是湖区渔民实现其应有的渔业权的手段之一,"堑秋湖"的存在对于扩大越冬候鸟的觅食和栖息场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宜一味地打压,并提出针对"堑秋湖"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
作者: 樊哲文 黄灵光 钱海燕 方豫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土壤侵蚀效应  3S技术  土地利用 
描述: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转化为林地、林地内部之间的转化减轻了侵蚀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定量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效应的变化,与鄱阳湖流域的水土流失现实情况一致。
全文: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转化为林地、林地内部之间的转化减轻了侵蚀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定量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效应的变化,与鄱阳湖流域的水土流失现实情况一致。
鄱阳湖流域饶河鱼类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营养级的空间变化
作者: 张欢 肖协文 王玉玉 于秀波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变化  稳定同位素分析  鄱阳湖  营养级  鱼类  饶河 
描述:由于水文特征的变化和栖息生境的异质性,河流食物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变化.认识人类活动对河流食物网结构空间变化的影响能够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测定枯水季节饶河不同地区初级生产者和鱼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比较饶河下游鄱阳和中游海口河段4种常见鱼类的δ13C、δ15N值和营养级,并分析导致不同河段食物网结构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鄱阳与海口两个地区鱼类的δ13C值无显著差异,但δ15N值差异显著.鱼类的δ13C值变化范围在鄱阳河段大于海口河段,鳜(Siniperca chuatsi)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在鄱阳河段的δ15N值要显著高于海口河段,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δ15N值在鄱阳河段却表现更低.另一方面,除黄颡鱼外,鳜、贝氏和鲫在鄱阳河段的营养级均显著高于其在海口河段的营养级.研究认为,由于颗粒有机物和附着藻类的δ13C值在鄱阳与海口河段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导致鱼类的δ13C值也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生境下初级食物源δ15N值的差异及人为扰动的程度可能是影响饶河不同河段鱼类的δ15N值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全文:由于水文特征的变化和栖息生境的异质性,河流食物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变化.认识人类活动对河流食物网结构空间变化的影响能够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测定枯水季节饶河不同地区初级生产者和鱼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比较饶河下游鄱阳和中游海口河段4种常见鱼类的δ13C、δ15N值和营养级,并分析导致不同河段食物网结构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鄱阳与海口两个地区鱼类的δ13C值无显著差异,但δ15N值差异显著.鱼类的δ13C值变化范围在鄱阳河段大于海口河段,鳜(Siniperca chuatsi)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在鄱阳河段的δ15N值要显著高于海口河段,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δ15N值在鄱阳河段却表现更低.另一方面,除黄颡鱼外,鳜、贝氏和鲫在鄱阳河段的营养级均显著高于其在海口河段的营养级.研究认为,由于颗粒有机物和附着藻类的δ13C值在鄱阳与海口河段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导致鱼类的δ13C值也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生境下初级食物源δ15N值的差异及人为扰动的程度可能是影响饶河不同河段鱼类的δ15N值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鄱阳湖枯水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构
作者: 王玉玉 于秀波 张亮 徐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δ13C  人类活动  鄱阳湖  δ15N  食物网 
描述: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吴城镇4个采样点95条鱼和其他食物网成分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构建了鄱阳湖枯水期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果表明,不同水域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不同,范围为-27.5‰~-24.6‰可以区分赣江、修水、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湖交汇处水体的颗粒有机物特征。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核心区生物δ15N相对较低,而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星子、都昌两县附近水域生物体内的δ15N偏高,反映了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输入对系统的影响。在湖区不同位置捕获的相同品种水生生物δ13C值不同,反映了其不同的食物来源,用δ15N值计算发现其所占据的相对营养位置较为一致。
全文: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δ13C值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δ15N值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吴城镇4个采样点95条鱼和其他食物网成分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构建了鄱阳湖枯水期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果表明,不同水域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不同,范围为-27.5‰~-24.6‰可以区分赣江、修水、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湖交汇处水体的颗粒有机物特征。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核心区生物δ15N相对较低,而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星子、都昌两县附近水域生物体内的δ15N偏高,反映了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输入对系统的影响。在湖区不同位置捕获的相同品种水生生物δ13C值不同,反映了其不同的食物来源,用δ15N值计算发现其所占据的相对营养位置较为一致。
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草地资源及季节性畜牧业模式研究
作者: 樊江文 于秀波 陈立波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草地资源  草地畜牧业模式  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 
描述:对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特点和开发潜力等进行了分析,对以开发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作为该地区退田还湖后替代产业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几种利用湖洲草地进行季节性草地畜牧业生产的模式方案,进而提出了发展替代性草地畜牧业的政策性建议.
全文:对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特点和开发潜力等进行了分析,对以开发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作为该地区退田还湖后替代产业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几种利用湖洲草地进行季节性草地畜牧业生产的模式方案,进而提出了发展替代性草地畜牧业的政策性建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