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8)
按年份分组
2016(2)
2012(2)
2011(2)
2006(1)
1989(1)
按来源分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
生态学报(1)
科教文汇(1)
科教文汇(上旬刊)(1)
人民长江(1)
中国农业科学(1)
湖南中学物理(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地区长期施肥双季稻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变化特征
作者: 余喜初 黄庆海 李大明 徐小林 叶会财 陈明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净碳汇效应  年际变化特征  土壤固碳能力  长期施肥  双季稻农田生态系统 
描述:效应和经济效益,并比较了不同施肥年限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净碳汇效应最强为-8.78 tC.hm-2.a-1,不施肥处理的净碳汇效应最弱为-4.86
全文:效应和经济效益,并比较了不同施肥年限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净碳汇效应最强为-8.78 tC.hm-2.a-1,不施肥处理的净碳汇效应最弱为-4.86
鄱阳湖地区长期施肥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作者: 余喜初 李大明 黄庆海 喻耀民 熊军 胡惠文 徐小林 陈明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净碳汇效应  经济效益  长期施肥  双季稻农田生态系统 
描述:。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既提高了系统的作物固碳量又显著增加了土壤的固碳量,使得其净碳汇效应最大,为8.78tC·hm-2·a-1;两倍氮磷钾配施(2NPK)系统的净碳汇效应为8.11tC
全文:。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既提高了系统的作物固碳量又显著增加了土壤的固碳量,使得其净碳汇效应最大,为8.78tC·hm-2·a-1;两倍氮磷钾配施(2NPK)系统的净碳汇效应为8.11tC
由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玉山站联想到的力学问题
作者: 陈明  来源:湖南中学物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想  力学  自行车 
描述:结合自行车大赛,联想到一些力学问题,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热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全文:结合自行车大赛,联想到一些力学问题,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热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鄱阳湖地区水稻土潜育化的发生及其改良对策
作者: 赖庆旺 刘勋 黄庆海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潜育化  次生潜育化  水稻土  发生层 
描述:土壤沿育化是人们关心的一个农田退化问题。 本文研究了鄱阳湖地区水稻土潜言化发生、分类及其肥力特性,对农田潜育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估价。从成土母质、水文环境、排灌工程及耕作制度等因素, 阐述了对水稻土沿育化的形成与发展关系。 强调稻一稻 肥换茬制, 并不是致治的主导耕作因素, 同时指出本区以次潜、 弱沿及上位潜育型为主, 并有所扩大, 从土壤生态前景看不可忽视。 提出了以“四沟…四改” 为主,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改良技术对策.
全文:土壤沿育化是人们关心的一个农田退化问题。 本文研究了鄱阳湖地区水稻土潜言化发生、分类及其肥力特性,对农田潜育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估价。从成土母质、水文环境、排灌工程及耕作制度等因素, 阐述了对水稻土沿育化的形成与发展关系。 强调稻一稻 肥换茬制, 并不是致治的主导耕作因素, 同时指出本区以次潜、 弱沿及上位潜育型为主, 并有所扩大, 从土壤生态前景看不可忽视。 提出了以“四沟…四改” 为主,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改良技术对策.
鄱阳湖星子站水位62年变化规律分析
作者: 刘恋 曾繁翔 付志强 陈明华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文特征  星子水文站  水位  鄱阳湖 
描述:为了深入认识鄱阳湖水文特征并为湖区水利枢纽建设提供参考,基于星子站1935~2008年期间62 a水位实测资料,对该站水位基本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星子水文站水位数据表征鄱阳湖水位变化特征科学合理;水位在62 a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稳定,高水位的时间集中在6~9月,低水位的时间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平水位的时间集中在4,5,10月和11月;鄱阳湖水位演变呈现"高水是湖"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缩短,"低水似河"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延长。
全文:为了深入认识鄱阳湖水文特征并为湖区水利枢纽建设提供参考,基于星子站1935~2008年期间62 a水位实测资料,对该站水位基本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星子水文站水位数据表征鄱阳湖水位变化特征科学合理;水位在62 a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稳定,高水位的时间集中在6~9月,低水位的时间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平水位的时间集中在4,5,10月和11月;鄱阳湖水位演变呈现"高水是湖"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缩短,"低水似河"的自然景观的持续时间延长。
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
作者: 陈明华 赵安娜 刘以珍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鄱阳湖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描述: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进行基于植物特征的生态位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有105种对发生生态位重叠,占具有生态位重叠的湿地植物物种种为45.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湿地植物物种对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芫荽菊和蓼子草(0.674)、牛鞭草和鸡眼草(0.630)、蓼子草和蔊菜(0.550)、水田碎米荠和蔊菜(0.538)、牛鞭草和野古草(0.525)、糙叶薹草和糙毛蓼(0.522)。
全文: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进行基于植物特征的生态位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有105种对发生生态位重叠,占具有生态位重叠的湿地植物物种种为45.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湿地植物物种对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芫荽菊和蓼子草(0.674)、牛鞭草和鸡眼草(0.630)、蓼子草和蔊菜(0.550)、水田碎米荠和蔊菜(0.538)、牛鞭草和野古草(0.525)、糙叶薹草和糙毛蓼(0.522)。
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
作者: 陈明华 赵安娜 刘以珍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鄱阳湖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描述: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进行基于植物特征的生态位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有105种对发生生态位重叠.占具有生态位重叠的湿地植物物种种为45.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湿地植物物种对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芜荽菊和蓼子草(0.674)、牛鞭草和鸡眼草(0.630)、蓼子草和萍菜(0.550)、水田碎米荠和萍菜(0.538)、牛鞭草和野古草(0.525)、糙叶薹草和糙毛蓼(0.522)。
全文: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进行基于植物特征的生态位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有105种对发生生态位重叠.占具有生态位重叠的湿地植物物种种为45.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湿地植物物种对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芜荽菊和蓼子草(0.674)、牛鞭草和鸡眼草(0.630)、蓼子草和萍菜(0.550)、水田碎米荠和萍菜(0.538)、牛鞭草和野古草(0.525)、糙叶薹草和糙毛蓼(0.522)。
鄱阳湖银鱼多样性及其时空格局
作者: 王忠锁 陈明华 吕偲 许崇任 雷光春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空间格局  长江  银鱼  鄱阳湖 
描述:采用专门设计的银鱼拖网系统地调查了鄱阳湖银鱼夏季索饵期和春季产卵期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鄱阳湖银鱼物种多样性低、空间分布不均匀;3种银鱼的相对丰度差异悬殊,小型物种寡齿新银鱼相对丰度最高(71.5%),体型中等的太湖新银鱼次之(25.6%),而体型较大的短吻间银鱼相对丰度最低(2.9%).春季银鱼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受保护区域丰富度(R)高于北部受干扰生境;产卵场分布格局种间差异显著:2种新银鱼南北都有分布,寡齿新银鱼分布最广(发生率IO=70.0%),太湖新银鱼次之(IO=55.0%),而短吻间银鱼仅见于南部水域(IO=30.0%).夏季银鱼分布广泛,种间分布格局相近,彼此相关显著.表明鄱阳湖银鱼区系多样性结构与其产卵场分布格局和状况相关,而受夏季银鱼索饵场空间布局影响不大.以物种多样性参数为变量的聚类分析将40个调查样点聚为6类,其中3类生境对银鱼区系稳定贡献显著,应受到优先保护.
全文:采用专门设计的银鱼拖网系统地调查了鄱阳湖银鱼夏季索饵期和春季产卵期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鄱阳湖银鱼物种多样性低、空间分布不均匀;3种银鱼的相对丰度差异悬殊,小型物种寡齿新银鱼相对丰度最高(71.5%),体型中等的太湖新银鱼次之(25.6%),而体型较大的短吻间银鱼相对丰度最低(2.9%).春季银鱼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受保护区域丰富度(R)高于北部受干扰生境;产卵场分布格局种间差异显著:2种新银鱼南北都有分布,寡齿新银鱼分布最广(发生率IO=70.0%),太湖新银鱼次之(IO=55.0%),而短吻间银鱼仅见于南部水域(IO=30.0%).夏季银鱼分布广泛,种间分布格局相近,彼此相关显著.表明鄱阳湖银鱼区系多样性结构与其产卵场分布格局和状况相关,而受夏季银鱼索饵场空间布局影响不大.以物种多样性参数为变量的聚类分析将40个调查样点聚为6类,其中3类生境对银鱼区系稳定贡献显著,应受到优先保护.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