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遥感的2000~2009年鄱阳湖流域蒸散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 赵晓松 刘元波 吴桂平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遥感反演  蒸散  MODIS 
描述:了鄱阳湖流域2000~2009年的实际蒸散量,分析了流域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对流域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蒸散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蒸散较大的区域位于湖区水域和流域森林
全文:了鄱阳湖流域2000~2009年的实际蒸散量,分析了流域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对流域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蒸散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蒸散较大的区域位于湖区水域和流域森林
鄱阳湖的繁殖水禽
作者: 吴建东 赵金生 洪元华  来源:野生动物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禽  鄱阳湖  资源调查  繁殖水禽  保护 
描述:经两个夏季的野外考察,共记录到繁殖水禽18种.同时还发现数十种夏季停留在邵阳湖的水禽.自然概况邵阳湖(115°49′~116°46′E,28°24′~29°46′N)地处长江下游,面积约4600km~2,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 空气湿润.受长江和五河(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的影响,每年水位呈周期性变化.汛期水位一般在19m左右,也有超过20m的情况(1998年水位高达23m是建国以来最高水位).
全文:经两个夏季的野外考察,共记录到繁殖水禽18种.同时还发现数十种夏季停留在邵阳湖的水禽.自然概况邵阳湖(115°49′~116°46′E,28°24′~29°46′N)地处长江下游,面积约4600km~2,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 空气湿润.受长江和五河(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的影响,每年水位呈周期性变化.汛期水位一般在19m左右,也有超过20m的情况(1998年水位高达23m是建国以来最高水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特征及格局研究
作者: 赵志刚 王凯荣 谢小立 关欣  来源:生态经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布局  空间格局  农业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全文: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环鄱阳湖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研究
作者: 赵磊 王瑞琳 张勇  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环鄱阳湖城市群  区域旅游竞争力 
描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业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区域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找出提升该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全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业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区域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找出提升该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基于eCognition的鄱阳湖水域动态遥感检测研究
作者: 魏磊 何晓宁 赵鹏海  来源:科技探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遥感  动态检测  eCognition 
描述: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软件eCognition分别提取了2010年和2011年的鄱阳湖水体信息,通过对比其水体变化,分析了变化原因。这为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手段,为防灾减灾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辅助依据。
全文: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软件eCognition分别提取了2010年和2011年的鄱阳湖水体信息,通过对比其水体变化,分析了变化原因。这为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手段,为防灾减灾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辅助依据。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
作者: 朱信华 董增川 赵杰 陈淑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COD  水质  三峡工程 
描述:介绍了鄱阳湖水质现状,并通过鄱阳湖湖口水位、湖区水位、入湖五河来水及长江干流来水等,定量分析了在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的2004~2007年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蓄水期,鄱阳湖湖口水位降低较快,湖内需水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浓度有小幅提高,但水质主要受入湖五河来水的影响,而受三峡工程的影响不大。
全文:介绍了鄱阳湖水质现状,并通过鄱阳湖湖口水位、湖区水位、入湖五河来水及长江干流来水等,定量分析了在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的2004~2007年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蓄水期,鄱阳湖湖口水位降低较快,湖内需水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浓度有小幅提高,但水质主要受入湖五河来水的影响,而受三峡工程的影响不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评价准则探讨
作者: 封新林 赵春红 陈华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描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在评述科学发展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科学发展的评价原则与内容、评价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评价准则,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全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在评述科学发展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科学发展的评价原则与内容、评价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评价准则,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 赵其国 黄国勤 钱海燕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鄱阳湖 
描述: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沙化日趋严重、洪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全文: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沙化日趋严重、洪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作者: 赵宝苹 刘成 邓京虎 许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制  公众参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分析了当前鄱阳湖地区公众参与的困境,阐述了鄱阳湖地区公众参与的特殊性,提出了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措施,以期待公众参与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文:分析了当前鄱阳湖地区公众参与的困境,阐述了鄱阳湖地区公众参与的特殊性,提出了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措施,以期待公众参与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GIS支持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作者: 赵小敏 张军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可持续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鄱阳湖地区 
描述: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叠加分析和多因素综合加权法为技术方法,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四个方面选择11个评价指标,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利用进行可持续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较高,其中高度可持续和中度可持续利用的面积比例达到69.05%,不可持续的只有5.23%,说明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能力较强、农业生态环境较优、农业经济水平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叠加分析和多因素综合加权法为技术方法,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四个方面选择11个评价指标,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利用进行可持续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较高,其中高度可持续和中度可持续利用的面积比例达到69.05%,不可持续的只有5.23%,说明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能力较强、农业生态环境较优、农业经济水平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18 19 2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