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沿岸带螺类的物种组成及其生境
作者: 严家跃 黄心一 陈家宽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生境类型  淡水螺类  物种多样性 
描述:螺科(2种)和黑螺科(1种)。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次调查的螺类物种数有较大的下降,但田螺科和觿螺科的物种仍是整个螺类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组成与其他生境的差异较大,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
全文:螺科(2种)和黑螺科(1种)。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次调查的螺类物种数有较大的下降,但田螺科和觿螺科的物种仍是整个螺类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组成与其他生境的差异较大,淤泥生境的螺类物种
特大洪水对鄱阳湖水生植物三个优势种的影响
作者: 崔心红 钟扬 李伟 陈家宽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优势种  洪水  鄱阳湖  密度 
描述:1998年7月─8月长江爆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作者选择通江湖泊鄱阳湖水生植物优势种竹叶眼子菜、苦草和苦草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3个种在特大洪水前后生物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的生物量
全文:1998年7月─8月长江爆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作者选择通江湖泊鄱阳湖水生植物优势种竹叶眼子菜、苦草和苦草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3个种在特大洪水前后生物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的生物量
3S技术在鄱阳湖洲滩植被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李仁东 陈家宽  来源:中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洲滩植被  分布  鄱阳湖  3S技术  面积 
描述: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结果表明:(1)Landsat-7 ETM+ 假彩色合成图显示,鄱阳湖洲滩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东部只有少量分布,北部几乎无分布;(2) 到2000年4月16日止,鄱阳湖
全文: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结果表明:(1)Landsat-7 ETM+ 假彩色合成图显示,鄱阳湖洲滩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东部只有少量分布,北部几乎无分布;(2) 到2000年4月16日止,鄱阳湖
鄱阳湖滩地水生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滩地植被的遥感研究
作者: 简永兴 李仁东 王建波 陈家宽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水生植物  物种多样  鄱阳湖  滩地植被  性群落多样性  遥感 
描述:植被生物量等级分布图.结果如下:1)鄱阳湖滩地分布有水生植物28科、56属、95种3变种,其中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阿及苔草(C.argi)、草(Phalaris
全文:植被生物量等级分布图.结果如下:1)鄱阳湖滩地分布有水生植物28科、56属、95种3变种,其中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阿及苔草(C.argi)、草(Phalaris
鄱阳湖水利枢纽 “为”生态还是“伪”生态?亦或开发与保护之争?
作者: 陈家宽 赖锡军 蒋勇 韦宝玉 钱烨  来源:中国周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16年11月29日,WWF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发表了回应,这是时隔两年以后,这一组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再度发声。WWF在这篇名为《也为“一湖清水”,请选择无坝(闸)替代方案》的文章中说:鉴于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阻隔江湖联系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一湖清水”,不能只将建设水利枢纽作为唯一途径,无坝(闸)替代方案仍然应该作为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的最优选择。事实上,“控湖”设想由来已久,并且争议一直存在,为了推动工程上马,工程的方案也进行了多方调整,包括由控洪改为控枯,由“坝”改为“闸”,由全年控制改为分期控制等,并且针对反对者提出来的关于潜在生态风险的质疑,对工程的功能定位、调度方式等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并指出工程是为了保水,缓解鄱阳湖枯水所带来的生态和民生问题,甚至定位为“生态工程”。然而,民间和学界的反对声音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来自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一直推动着信息公开和事态发展。反对声音认为,目前导致枯水季节水位过低的原因很多,包括挖砂、气候变化、上游水利工程等等,用工程措施解决问题,无异于头痛医脚,并将造成不可预计的生态风险。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在哪里?究竟是“为”生态,还是“伪”生态?“博弈”在不同层面展开。也有人指出,这些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大开发”与“大保护”的矛盾。
全文:2016年11月29日,WWF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发表了回应,这是时隔两年以后,这一组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再度发声。WWF在这篇名为《也为“一湖清水”,请选择无坝(闸)替代方案》的文章中说:鉴于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阻隔江湖联系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一湖清水”,不能只将建设水利枢纽作为唯一途径,无坝(闸)替代方案仍然应该作为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践的最优选择。事实上,“控湖”设想由来已久,并且争议一直存在,为了推动工程上马,工程的方案也进行了多方调整,包括由控洪改为控枯,由“坝”改为“闸”,由全年控制改为分期控制等,并且针对反对者提出来的关于潜在生态风险的质疑,对工程的功能定位、调度方式等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并指出工程是为了保水,缓解鄱阳湖枯水所带来的生态和民生问题,甚至定位为“生态工程”。然而,民间和学界的反对声音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来自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一直推动着信息公开和事态发展。反对声音认为,目前导致枯水季节水位过低的原因很多,包括挖砂、气候变化、上游水利工程等等,用工程措施解决问题,无异于头痛医脚,并将造成不可预计的生态风险。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在哪里?究竟是“为”生态,还是“伪”生态?“博弈”在不同层面展开。也有人指出,这些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大开发”与“大保护”的矛盾。
[0图]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 周文斌  来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鄱阳湖  环境保护  研究 
描述:本书就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水环境与水污染防治、鄱阳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目前人们关心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力争在认真分析鄱阳湖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测算和合理规划,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列化、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全文:本书就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水环境与水污染防治、鄱阳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目前人们关心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力争在认真分析鄱阳湖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测算和合理规划,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列化、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鄱阳湖水体无机氮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 王毛兰 周文斌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丰水期  枯水期  分布特征  无机氮 
描述:为了分析鄱阳湖水体无机氮的时空分布,于2006年1月和7月对鄱阳湖湖面及其主要支流下游的表层水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各种形态无机氮的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枯水期鄱阳湖无机氮在上游主航道较低,低于
全文:为了分析鄱阳湖水体无机氮的时空分布,于2006年1月和7月对鄱阳湖湖面及其主要支流下游的表层水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各种形态无机氮的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枯水期鄱阳湖无机氮在上游主航道较低,低于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农村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  生物接触氧化 
描述: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全文: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鄱阳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赋存形态  沉积物  鄱阳湖    分布特征 
描述:利用分级提取法对鄱阳湖沉积物进行了磷形态的分级提取和测定,系统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包括铁磷(Fe-P)、钙磷(Ca-P)、铝磷(Al-P)、可溶性磷(DP)等无机磷(IP)及有机磷(OP),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基本具有从河口地区监测点向湖区监测点方向升高的趋势,垂向分布上总磷及各形态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沉积物(0-2cm)中总磷含量为578.36-813.55mg/kg,主要由无机磷组成,无机磷中以Fe-P含量最高,最大值达350.24mg/kg,占总磷的40%以上,Ca-P、Al-P含量相当,约占总磷含量的20%左右,而以DP的含量最低,含量在5%以下.有机磷含量约占总磷含量的15%左右.另外,沉积物中TP含量与Fe-P、Al-P、Ca-P及OP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OP含量与Fe-P、Al-P也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Ca-P的相关性较弱.
全文:利用分级提取法对鄱阳湖沉积物进行了磷形态的分级提取和测定,系统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包括铁磷(Fe-P)、钙磷(Ca-P)、铝磷(Al-P)、可溶性磷(DP)等无机磷(IP)及有机磷(OP),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基本具有从河口地区监测点向湖区监测点方向升高的趋势,垂向分布上总磷及各形态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沉积物(0-2cm)中总磷含量为578.36-813.55mg/kg,主要由无机磷组成,无机磷中以Fe-P含量最高,最大值达350.24mg/kg,占总磷的40%以上,Ca-P、Al-P含量相当,约占总磷含量的20%左右,而以DP的含量最低,含量在5%以下.有机磷含量约占总磷含量的15%左右.另外,沉积物中TP含量与Fe-P、Al-P、Ca-P及OP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OP含量与Fe-P、Al-P也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Ca-P的相关性较弱.
基于GIS的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
作者: 章茹 周文斌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鄱阳湖地区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上页 1 2 3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