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水、盐均衡的鄱阳湖TP负荷探究
作者: 罗定贵 吴学文 李述 胡春华 周文斌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总磷  非点源  鄱阳湖  水均衡 
描述:基于1:5万DEM,利用ARCGIS92将鄱阳湖流域划分为子流域。以2008年为均衡期,入湖径流划分为河道径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区间径流、地下水径流与降水4个部分,通过水量均衡对入
全文:基于1:5万DEM,利用ARCGIS92将鄱阳湖流域划分为子流域。以2008年为均衡期,入湖径流划分为河道径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区间径流、地下水径流与降水4个部分,通过水量均衡对入
枯水期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
作者: 毛玉婷 周晓宇 王毛兰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鄱阳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分析测定,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法,对枯水期鄱阳湖水质进行了富营养化水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论从单个指标,还是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评价,枯水期鄱阳湖的水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与已有文献中的数据比较,近年鄱阳湖的水质没有明显恶化。根据不同采样地点的情况分析,判断其氮、磷等有机物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分析测定,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法,对枯水期鄱阳湖水质进行了富营养化水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论从单个指标,还是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评价,枯水期鄱阳湖的水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与已有文献中的数据比较,近年鄱阳湖的水质没有明显恶化。根据不同采样地点的情况分析,判断其氮、磷等有机物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
鄱阳湖主要支流底泥中重金属形态研究
作者: 曹维鹏 罗明标 丁建桦 王毛兰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连续萃取  鄱阳湖  形态分析  底泥  重金属 
描述:%(Cd除外).Cu,Co,Cd,Pb,Ni五种元素的总量(mg·kg-1)分别为:26.888,16.248,1.081,37.984,20.457,其中Cu,Cd,Pb分别是11年前鄱阳湖底泥中
全文:%(Cd除外).Cu,Co,Cd,Pb,Ni五种元素的总量(mg·kg-1)分别为:26.888,16.248,1.081,37.984,20.457,其中Cu,Cd,Pb分别是11年前鄱阳湖底泥中
鄱阳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正态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 胡春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鄱阳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正态分布特征分析
历史时期鄱阳湖湖口长江倒灌分析
作者: 胡春华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倒灌  长江  鄱阳湖  沉积 
描述:通过对ZK2孔的粘土矿物、重矿物、粒度与磁化率等多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并根据14C测年资料,确定约在2360aBP左右长江南摆至今湖口附近,首次发生江水倒灌鄱阳湖盆地。磁化率可作为该区江水倒灌强度的代用指标。历史时期的江水倒灌强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360aBP~1550aBP弱于今;1550aBP~880aBP波状递增时期,增至整个历史时期的最大值;880aBP至今强烈振荡时期,呈现6个完整的周期,周期长约为115a。
全文:通过对ZK2孔的粘土矿物、重矿物、粒度与磁化率等多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并根据14C测年资料,确定约在2360aBP左右长江南摆至今湖口附近,首次发生江水倒灌鄱阳湖盆地。磁化率可作为该区江水倒灌强度的代用指标。历史时期的江水倒灌强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360aBP~1550aBP弱于今;1550aBP~880aBP波状递增时期,增至整个历史时期的最大值;880aBP至今强烈振荡时期,呈现6个完整的周期,周期长约为115a。
蚌湖与鄱阳湖水位关系及滩于淹露分析
作者: 胡春华 姜加虎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位  鄱阳湖  蚌湖  湿地  滩地淹露 
描述:根据1993,1994年蚌湖与吴城修水站水位同步观测数据及1951-1987年该站的水位资料,通过地形调查、对比研究及数学分析,得出结论:典型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存在高水位一致性、中水位相关性、低水位不相关性,此规律是由湿地地形与鄱阳湖水情所决定;三峡工程运行后湿地不会干涸;湿地水位相对鄱阳湖滞后效应不明显;利用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关系及其历史水位资料等,可以对湿地的淹露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全文:根据1993,1994年蚌湖与吴城修水站水位同步观测数据及1951-1987年该站的水位资料,通过地形调查、对比研究及数学分析,得出结论:典型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存在高水位一致性、中水位相关性、低水位不相关性,此规律是由湿地地形与鄱阳湖水情所决定;三峡工程运行后湿地不会干涸;湿地水位相对鄱阳湖滞后效应不明显;利用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关系及其历史水位资料等,可以对湿地的淹露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有机氮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作者: 王毛兰 艾永平 张丁苓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氮同位素  鄱阳湖  柱状沉积物  有机质来源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三江口处柱状沉积物中δ15N、C/N比值、TOC和TN等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其有机质及氮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赣江、抚河、信江及鄱阳湖处柱状沉积物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44‰~4.55‰、4.03‰~5.84‰、3.79‰~4.81‰及3.42‰~8.13‰.赣江南支其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抚河整个柱状沉积物以自生有机物源为主;信江西支在12cm以下其沉积有机质主要受藻类及土壤有机质两种物源的影响,而12cm以上受外源影响比较小;鄱阳湖梅溪嘴表层2cm处沉积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为主,而中间6~3cm处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7cm以下主要来源于藻类及土壤有机质.赣江南支、信江西支及鄱阳湖梅溪嘴沉积物氮素均主要来源人工合成肥料和土壤流失氮,而抚河主要来源于土壤流失氮.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三江口处柱状沉积物中δ15N、C/N比值、TOC和TN等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其有机质及氮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赣江、抚河、信江及鄱阳湖处柱状沉积物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44‰~4.55‰、4.03‰~5.84‰、3.79‰~4.81‰及3.42‰~8.13‰.赣江南支其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抚河整个柱状沉积物以自生有机物源为主;信江西支在12cm以下其沉积有机质主要受藻类及土壤有机质两种物源的影响,而12cm以上受外源影响比较小;鄱阳湖梅溪嘴表层2cm处沉积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为主,而中间6~3cm处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7cm以下主要来源于藻类及土壤有机质.赣江南支、信江西支及鄱阳湖梅溪嘴沉积物氮素均主要来源人工合成肥料和土壤流失氮,而抚河主要来源于土壤流失氮.
鄱阳湖典型湿地沉积物粒度分布及其动力解释
作者: 胡春华 朱海虹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沉积  鄱阳湖  粒度  湿地  动力作用 
描述:通过对沉积物粒度分析,揭示出鄱阳湖典型湿地现代沉积物主要由含泥细粉砂至泥质极细粉砂组成,反映出三角洲前缘低能沉积环境。控制湿地粒度分布的动力,主要为重力型湖流,但波浪和风的作用也参与了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汛期,重力型湖流不仅控制了粒度分布的区域特征,而且决定了由草滩顶部-草滩下部-过渡带-泥滩沉积断面上粒度特征递变规律;枯水期,波浪作用的改造,使得沉积断面上的过渡带沉积物粗化,并使各粒度参数相应变化,特别是面积较大洼地的迎风岸,在过渡带地面坡度转折处,出现了粒度突变或跃变;风蚀“沙山”物质的搬运,使得“沙山”附近的湿地含砂量猛增,粒径变粗。这些动力作用,还控制着湿地的演化,即湿地范围增大,草滩扩张,过渡带以及泥滩下移,枯水期洼地水面缩小且趋于消亡,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但可通过建造人工闸坝加以控制。
全文:通过对沉积物粒度分析,揭示出鄱阳湖典型湿地现代沉积物主要由含泥细粉砂至泥质极细粉砂组成,反映出三角洲前缘低能沉积环境。控制湿地粒度分布的动力,主要为重力型湖流,但波浪和风的作用也参与了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汛期,重力型湖流不仅控制了粒度分布的区域特征,而且决定了由草滩顶部-草滩下部-过渡带-泥滩沉积断面上粒度特征递变规律;枯水期,波浪作用的改造,使得沉积断面上的过渡带沉积物粗化,并使各粒度参数相应变化,特别是面积较大洼地的迎风岸,在过渡带地面坡度转折处,出现了粒度突变或跃变;风蚀“沙山”物质的搬运,使得“沙山”附近的湿地含砂量猛增,粒径变粗。这些动力作用,还控制着湿地的演化,即湿地范围增大,草滩扩张,过渡带以及泥滩下移,枯水期洼地水面缩小且趋于消亡,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但可通过建造人工闸坝加以控制。
[0图]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 周文斌  来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鄱阳湖  环境保护  研究 
描述:本书就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水环境与水污染防治、鄱阳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目前人们关心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力争在认真分析鄱阳湖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测算和合理规划,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列化、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全文:本书就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水环境与水污染防治、鄱阳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目前人们关心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力争在认真分析鄱阳湖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测算和合理规划,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列化、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作者: 向速林 周文斌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农村生活污水  人工湿地  生物接触氧化 
描述: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全文: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 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上页 1 2 3 4 5 ... 6 7 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