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体夏季气温效应
作者: 万军山 吕丹苗 刘福基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气温效应  热源  夏季 
描述:在提高了湖区夏季平均气温,湖中心棠荫站比湖外高O.1—1.0℃,纯水体气温效应为0.4℃。随着距水体距离的增大,气温效应也逐渐减弱,水体影响气温的范围约为10—40km。由于湖区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陆风
全文:在提高了湖区夏季平均气温,湖中心棠荫站比湖外高O.1—1.0℃,纯水体气温效应为0.4℃。随着距水体距离的增大,气温效应也逐渐减弱,水体影响气温的范围约为10—40km。由于湖区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陆风
梅家洲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基于多时相ENVISAT ASAR的鄱阳湖水面覆盖信息提取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 杨菁媛 方朝阳 陈晓玲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面覆盖  鄱阳湖  ENVISAT  ASAR 
描述:采用高分辨率HJ-1A卫星数据对ASAR影像水体信息提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分块阈值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鄱阳湖区域水位高于17 m(吴淞高程)且连续淹没时间不超过70 d的湿地面积,为政府规划植树区域、实施补偿政策以及减轻洪灾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全文:采用高分辨率HJ-1A卫星数据对ASAR影像水体信息提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了分块阈值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鄱阳湖区域水位高于17 m(吴淞高程)且连续淹没时间不超过70 d的湿地面积,为政府规划植树区域、实施补偿政策以及减轻洪灾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梅家州形成、演化及其对鄱阳湖的影响
作者: 吴艳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梅家洲  泥沙  沉积物环境指标  水文 
描述: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全文: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ZK2)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2.3kaBP前后,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1970年和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1955-2002年气候因子对鄱阳湖流域径流系数的影响
作者: 郭华 姜彤 王艳君 陈桂亚  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径流系数  鄱阳湖流域  突变  气候变化 
描述:1955—2002年间,鄱阳湖流域径流系数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有较明显的突变性和阶段性,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径流系数的趋势及突变与该时期降水量的变化吻合较好;气温和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点也与径流系数基本吻合;季节变化中,7—9月的径流系数与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最为吻合。气候因子的变化与鄱阳湖流域径流系数变化的一致性,说明48a来气候变化对径流系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尽管鄱阳湖流域的径流系数还受到土地利用变化、水土流失和地形等因素叠加效应的影响,但是气候变化仍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全文:1955—2002年间,鄱阳湖流域径流系数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有较明显的突变性和阶段性,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径流系数的趋势及突变与该时期降水量的变化吻合较好;气温和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点也与径流系数基本吻合;季节变化中,7—9月的径流系数与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最为吻合。气候因子的变化与鄱阳湖流域径流系数变化的一致性,说明48a来气候变化对径流系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尽管鄱阳湖流域的径流系数还受到土地利用变化、水土流失和地形等因素叠加效应的影响,但是气候变化仍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作者: 吴江天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鄱阳湖  自然保护区 
描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根据湿地三条划分标准:有充分的水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及适应于此环境的植被。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属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本文从水文、土壤、生物组成和系统功能等方面论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而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保护区按使用者效益、非使用者效益两部分分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保护区水面减少、管理方法、经营使用形式老化、人为干扰及血吸虫病等存在的问题,就加强保护区建设提出4项建议。
全文: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根据湿地三条划分标准:有充分的水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及适应于此环境的植被。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属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本文从水文、土壤、生物组成和系统功能等方面论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而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保护区按使用者效益、非使用者效益两部分分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保护区水面减少、管理方法、经营使用形式老化、人为干扰及血吸虫病等存在的问题,就加强保护区建设提出4项建议。
洞庭湖和鄱阳湖泥沙冲淤及三峡水库对其影响
作者: 朱玲玲 陈剑池 袁晶 董炳江  来源:水科学进展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洞庭湖  泥沙冲淤  人类活动  三峡水库  鄱阳湖 
描述:长江中游江湖关系复杂,分布有中国第一、二大淡水湖泊,江湖关系演变对防洪、生态等影响重大。为此,通过分析反应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泥沙冲淤的实测水沙和地形资料,初步掌握了湖区泥沙冲淤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了三峡水库蓄水对两湖泥沙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洞庭湖和鄱阳湖湖区泥沙淤积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年份出现冲刷,其中洞庭湖湖区泥沙沉积率下降主要由来沙减少引起,三峡水库拦沙作用的影响明显;鄱阳湖区冲刷主要集中在入江水道,采砂活动影响显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尚不明显。
全文:长江中游江湖关系复杂,分布有中国第一、二大淡水湖泊,江湖关系演变对防洪、生态等影响重大。为此,通过分析反应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泥沙冲淤的实测水沙和地形资料,初步掌握了湖区泥沙冲淤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了三峡水库蓄水对两湖泥沙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洞庭湖和鄱阳湖湖区泥沙淤积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年份出现冲刷,其中洞庭湖湖区泥沙沉积率下降主要由来沙减少引起,三峡水库拦沙作用的影响明显;鄱阳湖区冲刷主要集中在入江水道,采砂活动影响显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尚不明显。
应用Landsat ETM数据估算鄱阳湖湿生植被生物量
作者: 李仁东 刘纪远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生植被  生物量  鄱阳湖  ETM数据 
描述:利用2000年的Landsat ETM数据,首次采用全数字化遥感定量方法对鄱阳湖湿生植被的生物量及其分布进行调查研究.首先,用该时相卫星数据制作假彩色合成图象,以该图象为主要依据之一,设计了野外生物量采样路线与样点,并在地形图和GPS的帮助下,实时地开展了湿生植被生物量的野外实地采样.然后,在室内将采样点坐标和Landsat ETM图象坐标进行几何纠正和匹配,将坐标统一转换为等积圆锥投影.再逐个坐标点比较采样数据与ETM4波段数据和NDVI、DVI和第一主成分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采样数据与ETM 4波段数据有最好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0.86.采样数据与DVI、NDVI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80.采样数据与第一主成分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仅0.40.基于这一比较,建立了采样数据与ETM 4波段数据的线性相关模型.据此,用ETM 4波段计算出鄱阳湖4月份湿生植被的总生物量为3.8×109 kg,并编制了整个湖泊生物量的分布图.
全文:利用2000年的Landsat ETM数据,首次采用全数字化遥感定量方法对鄱阳湖湿生植被的生物量及其分布进行调查研究.首先,用该时相卫星数据制作假彩色合成图象,以该图象为主要依据之一,设计了野外生物量采样路线与样点,并在地形图和GPS的帮助下,实时地开展了湿生植被生物量的野外实地采样.然后,在室内将采样点坐标和Landsat ETM图象坐标进行几何纠正和匹配,将坐标统一转换为等积圆锥投影.再逐个坐标点比较采样数据与ETM4波段数据和NDVI、DVI和第一主成分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采样数据与ETM 4波段数据有最好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0.86.采样数据与DVI、NDVI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80.采样数据与第一主成分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仅0.40.基于这一比较,建立了采样数据与ETM 4波段数据的线性相关模型.据此,用ETM 4波段计算出鄱阳湖4月份湿生植被的总生物量为3.8×109 kg,并编制了整个湖泊生物量的分布图.
鄱阳湖湖岸带景观变化
作者: 谢冬明 金国花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干扰  鄱阳湖  湖岸带  景观 
描述:,周长面积分指数逐年加大,辛普森和香浓景观多样性指数逐年增大,表明湖岸带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加强。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综合分析,鄱阳湖湖岸带建设用地和裸地增加主要表现在沙化土地面积、交通建设用地面积和居民建筑建设用地的增加有关。
全文:,周长面积分指数逐年加大,辛普森和香浓景观多样性指数逐年增大,表明湖岸带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加强。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综合分析,鄱阳湖湖岸带建设用地和裸地增加主要表现在沙化土地面积、交通建设用地面积和居民建筑建设用地的增加有关。
2000~2013年鄱阳湖流域蒸散量时空变化
作者: 朱婧瑄 齐述华 刘贵花 王点 熊梦雅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蒸散  MODIS数据产品 
描述:流域年度蒸散,验证MODIS蒸散数据产品(ETMOD),并分析20002013年鄱阳湖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状况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ETMOD具有较高的精度,年蒸散量的平均误差为
全文:流域年度蒸散,验证MODIS蒸散数据产品(ETMOD),并分析20002013年鄱阳湖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状况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ETMOD具有较高的精度,年蒸散量的平均误差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