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天鹅惨遭“谋杀”
作者: 王开 李蔚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当成千上万只天鹅同时从湖面滑翔起飞或降落时,鸟群的翅膀可以遮蔽大半个“天鹅湖”的上空,铺天盖地,一望无垠。每一年,这令人震撼的美都感动着无数游人,鄱阳湖也因此而享有“候鸟天堂”的美誉。 然而,最近几年,鄱阳湖天鹅惨遭“谋杀”,数量急剧下降,这样的美丽情形再也难以见到了。 因为暴利的推动,捕鹅现象难以根绝。从每年的10月起,滩涂上就有人撒些充作诱饵毒杀天鹅的小鱼。捕鹅人大多在下午4时撒下毒药,天亮前开着摩托车或拖拉机去湖边拾天鹅。待天鹅到手后,捕鹅人会用挖坑等方式将之藏起来,再等待时机从水路运往各地。 现在,“鄱阳湖天鹅事件”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对此做法深恶痛绝。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捕鹅者开始渐渐停止罪恶的举动,相信不久的将来,“候鸟天堂”将会重现于人们眼前。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投毒捕鹅的手法,不仅大量捕杀天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最终危害的是人类自己。幸运的是,充满良知的正义之士越来越多,巨大的舆论压力将成为挥向“捕鹅杀手”的利剑。 适用话题 环保正义与罪恶
全文:当成千上万只天鹅同时从湖面滑翔起飞或降落时,鸟群的翅膀可以遮蔽大半个“天鹅湖”的上空,铺天盖地,一望无垠。每一年,这令人震撼的美都感动着无数游人,鄱阳湖也因此而享有“候鸟天堂”的美誉。 然而,最近几年,鄱阳湖天鹅惨遭“谋杀”,数量急剧下降,这样的美丽情形再也难以见到了。 因为暴利的推动,捕鹅现象难以根绝。从每年的10月起,滩涂上就有人撒些充作诱饵毒杀天鹅的小鱼。捕鹅人大多在下午4时撒下毒药,天亮前开着摩托车或拖拉机去湖边拾天鹅。待天鹅到手后,捕鹅人会用挖坑等方式将之藏起来,再等待时机从水路运往各地。 现在,“鄱阳湖天鹅事件”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对此做法深恶痛绝。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捕鹅者开始渐渐停止罪恶的举动,相信不久的将来,“候鸟天堂”将会重现于人们眼前。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投毒捕鹅的手法,不仅大量捕杀天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最终危害的是人类自己。幸运的是,充满良知的正义之士越来越多,巨大的舆论压力将成为挥向“捕鹅杀手”的利剑。 适用话题 环保正义与罪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人口均衡发展
作者: 高莉娟  来源:求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人口均衡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人口发展战略规划 
描述:区域人口均衡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的人口条件。当前面临的人口均衡发展压力,主要表现为增长率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老龄化加快、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偏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江西省人口的健康发展,还将对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压力:人口规模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压力,富余劳动力和人口老龄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压力,人口素质牵制其他人口要素优化从而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压力。必须从战略上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结构更加合理,实现根据生态敏感程度和功能的人口分布。
全文:区域人口均衡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的人口条件。当前面临的人口均衡发展压力,主要表现为增长率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老龄化加快、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偏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江西省人口的健康发展,还将对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压力:人口规模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压力,富余劳动力和人口老龄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压力,人口素质牵制其他人口要素优化从而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压力。必须从战略上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结构更加合理,实现根据生态敏感程度和功能的人口分布。
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作者: 杨罡 刘树华 朱蓉 周荣卫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能资源  WRF中尺度模式  数值模拟  鄱阳湖地区  冷岛效应  湖陆风 
描述:采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鄱阳湖地区200 km×200 km范围内,2009年11月5日00:00至2009年11月6日12:00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为1
全文:采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鄱阳湖地区200 km×200 km范围内,2009年11月5日00:00至2009年11月6日12:00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为1
大力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作者: 叶青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战略构想  人类文明  深远影响  鄱阳湖  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经济区建设  江西  人与自然关系 
描述: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体现着人类从适应自然到利用自然的过程。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及种种社会问题。因此,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背景。党的十七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明确倡导“建设生态文明”,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体现了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中国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致力于探索“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路,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区域发展的范畴,创新与示范意义十分重大。 由省新闻出版局、省社会科学院组织学者编写的新著《为了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中体现了江西社科理论界不断助推鄱阳湖生
全文: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体现着人类从适应自然到利用自然的过程。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及种种社会问题。因此,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背景。党的十七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明确倡导“建设生态文明”,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体现了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中国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致力于探索“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路,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区域发展的范畴,创新与示范意义十分重大。 由省新闻出版局、省社会科学院组织学者编写的新著《为了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中体现了江西社科理论界不断助推鄱阳湖生
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辨识
作者: 战金艳 史娜娜 邓祥征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空间聚类分析  空间辨识  鄱阳湖湖区  功能分区 
描述: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出的评估概念框架,考察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标体系,并利用多主题1km栅格成分数据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鄱阳湖湖区
全文: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出的评估概念框架,考察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标体系,并利用多主题1km栅格成分数据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鄱阳湖湖区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Se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 魏然 杨忠芳 侯青叶 尹国胜 衷存堤 邓国辉 马逸麟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量密度  江西省  鄱阳湖流域  Se元素  农业生态系统 
描述:流域Se元素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密度平均值为6.90g/(hm2.a),灌溉、施肥、喷施农药通量密度明显较低,它们对土壤Se元素的富集贡献率分别为77%、20%、1%和2%。Se通过升华输出通量密度相对
全文:流域Se元素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密度平均值为6.90g/(hm2.a),灌溉、施肥、喷施农药通量密度明显较低,它们对土壤Se元素的富集贡献率分别为77%、20%、1%和2%。Se通过升华输出通量密度相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信息化需求调查及其对策分析
作者: 戴天放 陈智辉  来源: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调查  对策  农户信息需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目的】调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信息化需求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几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农户信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指出其发展趋势,提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结果]随着农民的信息意识普遍增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需求载体南传统媒体转向现代媒体、信息内容需求从单一转向多元、信息服务需求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交流,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基础条件仍然薄弱、农村信息化资源分散、信息资费过高以及信息化人才短缺等问题,故相应的建设对策有:构建合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实施多元化投融资,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农业经济信息资源,建设新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綦础。
全文:【目的】调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信息化需求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几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农户信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指出其发展趋势,提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结果]随着农民的信息意识普遍增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需求载体南传统媒体转向现代媒体、信息内容需求从单一转向多元、信息服务需求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交流,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基础条件仍然薄弱、农村信息化资源分散、信息资费过高以及信息化人才短缺等问题,故相应的建设对策有:构建合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实施多元化投融资,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农业经济信息资源,建设新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綦础。
鄱阳湖生态区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碳汇效应与固碳潜力的影响
作者: 冀建华 刘秀梅 侯红乾 刘益仁 李祖章 刘光荣 李絮花 罗奇祥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固碳潜力  鄱阳湖生态区  长期施肥  水稻土 
描述:在施肥条件下确定平衡状态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江西省有机碳储量数据并采用Jenny模型对长期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动态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NPKM、NPK+S、NPK+P和NPK+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以南昌县的30F+70M、进贤县的NPKM和余江县的NPK+P处理最高,其平衡时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潜力分别较施化肥处理提高了30.61%和61.15%、30.17%和54.96%、38.26%和74.79%。因此,提高鄱阳湖生态区农田有机碳密度和固碳潜力最有效方法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其配施方式以猪粪配施化肥相对最好,配施比例以70%有机肥配施30%化肥为宜。
全文:在施肥条件下确定平衡状态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江西省有机碳储量数据并采用Jenny模型对长期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动态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NPKM、NPK+S、NPK+P和NPK+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以南昌县的30F+70M、进贤县的NPKM和余江县的NPK+P处理最高,其平衡时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潜力分别较施化肥处理提高了30.61%和61.15%、30.17%和54.96%、38.26%和74.79%。因此,提高鄱阳湖生态区农田有机碳密度和固碳潜力最有效方法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其配施方式以猪粪配施化肥相对最好,配施比例以70%有机肥配施30%化肥为宜。
鄱阳湖典型苔草湿地生物量季节变化及固碳功能评价
作者: 吴琴 尧波 朱丽丽 幸瑞新 胡启武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量  鄱阳湖  净初级生产力  湿地  灰化苔草 
描述: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08~1 770.67、1 806.27~4 032.56g/m2;地下生物量与地上
全文: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08~1 770.67、1 806.27~4 032.56g/m2;地下生物量与地上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
作者: 蔡海生 朱德海 张学玲 赵小敏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描述:为了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获取1985、1995、2005年3个年份的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计算出相应年份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异情况,并结合生态盈亏情况和生态协调情况,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草地(增加了15.22%)、水域(增加了7.05%)和未利用地(减少了18.19%);人均生态承载力在不断提高,3个年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8284、0.8568、1.0534hm2。其中,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较高的吴城镇、铁河乡、昌邑乡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三角乡、沙湖乡处于生态持平,其他乡镇处于生态赤字。整体上,保护区东南面生态承载力较好,西北面生态承载力较弱,整个保护区生态协调度为1.414,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全文:为了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获取1985、1995、2005年3个年份的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计算出相应年份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异情况,并结合生态盈亏情况和生态协调情况,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草地(增加了15.22%)、水域(增加了7.05%)和未利用地(减少了18.19%);人均生态承载力在不断提高,3个年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8284、0.8568、1.0534hm2。其中,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较高的吴城镇、铁河乡、昌邑乡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三角乡、沙湖乡处于生态持平,其他乡镇处于生态赤字。整体上,保护区东南面生态承载力较好,西北面生态承载力较弱,整个保护区生态协调度为1.414,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