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2009年越冬期水鸟数量与分布
作者: 朱奇 刘观华 曾南京 吴建东 金杰锋 詹慧英  来源: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量  分布  鄱阳湖  越冬水鸟  保护区 
描述:2007-2009年2个越冬期,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湖泊共记录到水鸟6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Ⅱ级保护鸟类8种,省级保护鸟类30种。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越冬期水鸟的最高数量均在12月出现,分别约为17.8万只和23万只。对2个越冬期水鸟在9个湖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湖池、沙湖、蚌湖和大汊湖是水鸟重要的栖息地。
全文:2007-2009年2个越冬期,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湖泊共记录到水鸟6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Ⅱ级保护鸟类8种,省级保护鸟类30种。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越冬期水鸟的最高数量均在12月出现,分别约为17.8万只和23万只。对2个越冬期水鸟在9个湖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湖池、沙湖、蚌湖和大汊湖是水鸟重要的栖息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何筠 方萌 黄鑫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模型  经济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人口结构 
描述: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8年人口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搜集人口结构和人均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区内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模型分析的结果,对相关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即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产业结构,促进区内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全文: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8年人口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搜集人口结构和人均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区内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模型分析的结果,对相关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即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产业结构,促进区内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鄱阳湖湖区三站点水质评价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莫明浩 方少文 宋月君 涂安国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模糊综合定量评价法  水质评价  变化特征  鄱阳湖 
描述:应用模糊综合定量评价法对鄱阳湖星子站、都昌站、棠荫站区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以3个指标(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因子权重,得出特征指数,最后评价出水质级别,该方法能够得到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客观性和综合性。水质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8年鄱阳湖3站点水质状况尚属良好,大部分时期在Ⅱ、Ⅲ类水平,但也有部分时段超标;在劣于Ⅱ类水的情况下,3个站点所在区域枯水期水质均比丰水期和平水期差。
全文:应用模糊综合定量评价法对鄱阳湖星子站、都昌站、棠荫站区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以3个指标(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因子权重,得出特征指数,最后评价出水质级别,该方法能够得到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客观性和综合性。水质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8年鄱阳湖3站点水质状况尚属良好,大部分时期在Ⅱ、Ⅲ类水平,但也有部分时段超标;在劣于Ⅱ类水的情况下,3个站点所在区域枯水期水质均比丰水期和平水期差。
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一行考察鄱阳湖
作者: 袁秀琪 池晓虹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副部长  防洪工程  水利部  鄱阳湖区  人大常委会  候鸟保护区  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 
描述:2008年9月4日至7日,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率水资源司高而坤司长、国家防办邱瑞田副主任、水利部原总工高安泽、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马建华等一行,在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副厅长朱来友、副巡视员熊小群及九江、上饶市领导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鄱阳湖区防洪工程、吴城候鸟保护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拟建坝址、康山蓄滞洪区等。
全文:2008年9月4日至7日,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率水资源司高而坤司长、国家防办邱瑞田副主任、水利部原总工高安泽、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马建华等一行,在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副厅长朱来友、副巡视员熊小群及九江、上饶市领导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鄱阳湖区防洪工程、吴城候鸟保护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拟建坝址、康山蓄滞洪区等。
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张福庆 胡海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生态化  耦合度 
描述: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促进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而产业生态化的质量则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化耦合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以2004年至2008年六区市为具体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其内部结构排序。
全文: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促进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而产业生态化的质量则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化耦合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以2004年至2008年六区市为具体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其内部结构排序。
鄱阳湖流域水文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李相虎 姚静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鄱阳湖流域  模型率定与验证  气候变化  水文响应  敏感性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基于此,假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方案,通过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基流量来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基流量对降雨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土壤蒸发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在降雨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气温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气温情景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降雨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降水的减少,气温对径流、土壤蒸发和基流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气温对上述变量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增加的情况下。相同的气温变化情景下,降水增加比降水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降水减少比降水增加对土壤蒸发量与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降水变化对水文变量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作用。
全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基于此,假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方案,通过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基流量来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基流量对降雨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土壤蒸发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在降雨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气温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气温情景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降雨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降水的减少,气温对径流、土壤蒸发和基流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气温对上述变量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增加的情况下。相同的气温变化情景下,降水增加比降水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降水减少比降水增加对土壤蒸发量与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降水变化对水文变量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作用。
鄱阳湖流域水文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李相虎 姚静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鄱阳湖流域  模型率定与验证  气候变化  水文响应  敏感性 
描述: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基于此,假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方案,通过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基流量来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基流量对降雨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土壤蒸发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在降雨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气温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气温情景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降雨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降水的减少,气温对径流、土壤蒸发和基流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气温对上述变量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增加的情况下。相同的气温变化情景下,降水增加比降水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降水减少比降水增加对土壤蒸发量与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降水变化对水文变量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作用。
全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基于此,假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方案,通过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基流量来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基流量对降雨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土壤蒸发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在降雨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气温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气温情景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降雨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降水的减少,气温对径流、土壤蒸发和基流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气温对上述变量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增加的情况下。相同的气温变化情景下,降水增加比降水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降水减少比降水增加对土壤蒸发量与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降水变化对水文变量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作用。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作者: 王圣瑞 倪栋 焦立新 金相灿 冯明磊 刘志刚 张伟华  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养盐  沉积物  鄱阳湖  有机质  时空变化 
描述: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沉积物样品测定,研究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OM、TN和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OM浓度(0.420%~3.175%)和TN浓度(0.026%~0.235%)以"五河"尾闾最高,其次是湖心,而TP浓度(0.010%~0.094%)最高值出现在赣江、抚河及信江尾闾,并且均由南向北至长江入湖口呈降低趋势。丰水期"五河"来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湖心及北部湖区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尤其以北部湖区增加较明显。但南部尾闾区沉积物TN浓度在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1992—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OM和TP浓度增幅较大。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污染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污染水平,与其他四大淡水湖泊相比,尽管鄱阳湖目前水质相对较好,但呈下降趋势,高氮磷营养底质则增大了其富营养化风险。
全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沉积物样品测定,研究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OM、TN和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OM浓度(0.420%~3.175%)和TN浓度(0.026%~0.235%)以"五河"尾闾最高,其次是湖心,而TP浓度(0.010%~0.094%)最高值出现在赣江、抚河及信江尾闾,并且均由南向北至长江入湖口呈降低趋势。丰水期"五河"来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湖心及北部湖区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尤其以北部湖区增加较明显。但南部尾闾区沉积物TN浓度在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1992—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OM和TP浓度增幅较大。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污染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污染水平,与其他四大淡水湖泊相比,尽管鄱阳湖目前水质相对较好,但呈下降趋势,高氮磷营养底质则增大了其富营养化风险。
鄱阳湖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出现的时间过程
作者: 胡茂林 吴志强 刘引兰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四大家鱼  时间过程  幼鱼 
描述:作为长江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鄱阳湖在长江四大家鱼幼鱼的肥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关于长江四大家鱼幼鱼进入鄱阳湖的相关问题仍不清楚。以鄱阳湖湖口水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出现的时间过程。根据20072008年监测,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出现的时间集中在7、8月份,其中7月中下旬8月底为青鱼、草鱼和鲢幼鱼的高峰期;而鳙幼鱼的高峰期在7月份。青鱼、鳙的体长主要为5.009.99 cm,草鱼、鲢以5.0014.99 cm的个体为主。此外,2007和2008年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均以鲢为主,鳙所占比例较小,且它们每天出现的数量都与湖口的水位呈正相关。这为深入研究长江四大家鱼幼鱼进入鄱阳湖的时间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全文:作为长江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鄱阳湖在长江四大家鱼幼鱼的肥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关于长江四大家鱼幼鱼进入鄱阳湖的相关问题仍不清楚。以鄱阳湖湖口水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出现的时间过程。根据20072008年监测,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出现的时间集中在7、8月份,其中7月中下旬8月底为青鱼、草鱼和鲢幼鱼的高峰期;而鳙幼鱼的高峰期在7月份。青鱼、鳙的体长主要为5.009.99 cm,草鱼、鲢以5.0014.99 cm的个体为主。此外,2007和2008年湖口水域四大家鱼幼鱼均以鲢为主,鳙所占比例较小,且它们每天出现的数量都与湖口的水位呈正相关。这为深入研究长江四大家鱼幼鱼进入鄱阳湖的时间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流域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驱动
作者: 席海燕 王圣瑞 郑丙辉 刘志刚 杨常青 冯明雷 张莉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人类活动方式  鄱阳湖  演变  驱动力 
描述: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全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了流域人类活动与鄱阳湖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及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快速下降阶段,由很安全状态下降为安全状态;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围垦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快速下降.②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为缓慢下降阶段,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伴随着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1998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保护措施的实施,使该阶段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速度有所减缓.③2003—2008年为反弹下滑期,总体已接近"一般安全"水平;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试运行以来,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鄱阳湖流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致使其生态安全状况进一步下降.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对鄱阳湖的过度无序利用直接驱动了其生态安全状况的恶化,湖区人口增长与其生态安全状况下降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维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处于"安全"以上水平,湖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350人/km2以内.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坚持人湖和谐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障鄱阳湖生态安全的关键.
上页 1 2 3 4 5 6 ... 8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