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8)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2)
2014(2)
2013(1)
2008(2)
按来源分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
湿地科学(1)
生态学报(1)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江西科学(1)
人民长江(1)
水文(1)
相关搜索词
基于SPI的鄱阳湖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湖水位相关分析
作者: 洪兴骏 郭生练 马鸿旭 刘德地  来源:水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空分析  水位  鄱阳湖  干旱特征  SPI 
描述: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工具,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流域内13个气象站共50a的逐月降水量和5个水位站共50a的逐日水位为实验数据,通过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Kriging插值
全文: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工具,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流域内13个气象站共50a的逐月降水量和5个水位站共50a的逐日水位为实验数据,通过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Kriging插值
鄱阳湖干旱多尺度特征及其与月均水位的相关性
作者: 张启旺 张吉 周涛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Mann  小波分析  鄱阳湖  SPEI  Kendall  干旱特征  多尺度  SPI 
描述:以鄱阳湖13个气象站1957~2013年的逐月降水量、平均气温、各站点纬度和同期水位站逐月平均水位为实验数据,分别计算1、3、6、12、24、48个月尺度下标准降水指数(SPI)和标准降水蒸散指数
全文:以鄱阳湖13个气象站1957~2013年的逐月降水量、平均气温、各站点纬度和同期水位站逐月平均水位为实验数据,分别计算1、3、6、12、24、48个月尺度下标准降水指数(SPI)和标准降水蒸散指数
鄱阳湖夏季淡水螺类群落结构
作者: 吴和利 欧阳珊 詹诚 吴小平  来源:江西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优势种  鄱阳湖  淡水螺类 
描述:2007年4月~2007年7月对鄱阳湖的淡水螺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定性定量采集。标本经整理,计有螺类26种,隶属7科15属。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9.60 g/m2和110.27 ind./m2。不同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1.11~2.11;均匀度指数Jsww的范围为0.76~0.99。
全文:2007年4月~2007年7月对鄱阳湖的淡水螺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定性定量采集。标本经整理,计有螺类26种,隶属7科15属。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9.60 g/m2和110.27 ind./m2。不同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1.11~2.11;均匀度指数Jsww的范围为0.76~0.99。
鄱阳湖流域千年旱涝变化特点及R/S分析
作者: 王怀清 殷剑敏 孔萍 占明锦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旱涝  R/S分析  文献  Hurst指数  代用资料 
描述:周期分析。采用了R/S方法分析了年代际旱涝频次的Hurst指数,结合变化周期分析结果,对1950s以后鄱阳湖流域的旱涝频次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采用基于1951~2010年器测降水量的SPI指数进行验证
全文:周期分析。采用了R/S方法分析了年代际旱涝频次的Hurst指数,结合变化周期分析结果,对1950s以后鄱阳湖流域的旱涝频次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采用基于1951~2010年器测降水量的SPI指数进行验证
水深和基质对鄱阳湖刺苦草冬芽分布的影响
作者: 袁龙义 李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spinulosa)  水深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刺苦草(Vallisneria  质地类型  冬芽 
描述: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3个子湖(蚌湖、象湖和大湖池)的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 Yan)冬芽为调查对象,了解水深和基质对刺苦草冬芽在自然种群中的分布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水深的蚌湖、象湖和大湖池刺苦草冬芽平均密度分别为(179±75.5)个/m2、(97±51.3)个/m2、(41±28.33)个/m2,3个湖泊刺苦草冬芽平均生物量(干重)分别为(24.06±9.35)g/m2、(12.82±8.86)g/m2、(7.06±5.12)g/m2,这些显著性差异与生境的水深具有负相关性;同时刺苦草的冬芽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内,20~30cm土层内分布最少;通过土壤质地分析发现冬芽更易在粉砂型土壤基质中形成,有机质含量高的基质对冬芽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全文: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3个子湖(蚌湖、象湖和大湖池)的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 Yan)冬芽为调查对象,了解水深和基质对刺苦草冬芽在自然种群中的分布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水深的蚌湖、象湖和大湖池刺苦草冬芽平均密度分别为(179±75.5)个/m2、(97±51.3)个/m2、(41±28.33)个/m2,3个湖泊刺苦草冬芽平均生物量(干重)分别为(24.06±9.35)g/m2、(12.82±8.86)g/m2、(7.06±5.12)g/m2,这些显著性差异与生境的水深具有负相关性;同时刺苦草的冬芽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内,20~30cm土层内分布最少;通过土壤质地分析发现冬芽更易在粉砂型土壤基质中形成,有机质含量高的基质对冬芽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鄱阳湖浅碟湖泊沉水植物冬芽的分布及对植食水鸟的食物贡献
作者: 张笑辰 秦海明 金斌松 陈家宽 吴建东 刘观华 马志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浅碟湖泊  分布  鄱阳湖  食物  冬芽  沉水植物  植食性水鸟 
描述:沉水植物的冬芽是植食性水鸟在越冬期的重要食物。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了解沉水植物冬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越冬植食性水鸟的食物贡献可为水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0月和2013年4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鄱阳湖典型蝶形湖泊(沙湖)内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和空间分布。调查共记录到两种沉水植物冬芽,分别为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sburghii)冬芽。10月份两种冬芽的密度分别为(9.53!1.73)个/m2和(25.78!3.97)个/m2,显著高于4月份的密度(2.52!0.91)个/m2和(4.76!1.17)个/m2(Z=3.712,P<0.01;Z=5.738,P<0.01);10月份两种植物冬芽的生物量(干重)分别为(3.07!0.65)g/m2和(5.43!0.75)g/m2,也显著高于4月份平均生物量(0.89!0.35)g/m2和(2.21!0.59)g/m2(Z=3.118,P<0.01;Z=3.821,P<0.01)。10月份罗氏轮叶黑藻冬芽密度显著高于刺苦草冬芽密度(Z=3.466,P<0.01),但4月份两种冬芽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Z=1.677,P=0.09)。丰水期(4—9月)能形成冬芽的两种沉水植物的平均水深分别为(2.63!0.15)m和(2.61!0.12)m。沙湖冬季刺苦草冬芽和罗氏轮叶黑藻冬芽是植食性水鸟的重要食物。估计水鸟越冬期在沙湖摄取两种植物冬芽约1.04×108个,共1.9×104kg。
全文:沉水植物的冬芽是植食性水鸟在越冬期的重要食物。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了解沉水植物冬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越冬植食性水鸟的食物贡献可为水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10月和2013年4月,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鄱阳湖典型蝶形湖泊(沙湖)内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和空间分布。调查共记录到两种沉水植物冬芽,分别为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sburghii)冬芽。10月份两种冬芽的密度分别为(9.53!1.73)个/m2和(25.78!3.97)个/m2,显著高于4月份的密度(2.52!0.91)个/m2和(4.76!1.17)个/m2(Z=3.712,P<0.01;Z=5.738,P<0.01);10月份两种植物冬芽的生物量(干重)分别为(3.07!0.65)g/m2和(5.43!0.75)g/m2,也显著高于4月份平均生物量(0.89!0.35)g/m2和(2.21!0.59)g/m2(Z=3.118,P<0.01;Z=3.821,P<0.01)。10月份罗氏轮叶黑藻冬芽密度显著高于刺苦草冬芽密度(Z=3.466,P<0.01),但4月份两种冬芽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Z=1.677,P=0.09)。丰水期(4—9月)能形成冬芽的两种沉水植物的平均水深分别为(2.63!0.15)m和(2.61!0.12)m。沙湖冬季刺苦草冬芽和罗氏轮叶黑藻冬芽是植食性水鸟的重要食物。估计水鸟越冬期在沙湖摄取两种植物冬芽约1.04×108个,共1.9×104kg。
鄱阳湖沙湖越冬白鹤的数量分布及其与食物和水深的关系
作者: 吴建东 李凤山 James Burnham  来源:湿地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深  沙湖  数量  鄱阳湖  食物  刺苦草  白鹤 
描述:所处的水深.在这12a越冬期间,沙湖白鹤的多年总平均数量为46只,其中2002年、2006年和2009年冬季超过90只.11月至翌年1月是白鹤在沙湖比较稳定的时期,超过50只,其中12月是白鹤数量最多
全文:所处的水深.在这12a越冬期间,沙湖白鹤的多年总平均数量为46只,其中2002年、2006年和2009年冬季超过90只.11月至翌年1月是白鹤在沙湖比较稳定的时期,超过50只,其中12月是白鹤数量最多
鄱阳湖典型湿地沉水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
作者: 简敏菲 简美锋 李玲玉 汪斯琛 余厚平 余冠军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主成分分析  双向指示种分析  水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沉水植物 
描述: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草为优势种,伴生种主要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菹草(P.crispus)、小茨藻(Najas minor)、大茨藻(N.marina)、刺苦草(V.spinulosa)和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等。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研究区沉水植物分为6个群落;5月初大部分沉水植物尚处于生长季初期,生物量相对较低,仅菹草的生物量较大;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共存现象明显。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中水深、总磷和溶解氧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中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水体透明度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深、总磷和总氮对苦草和黑藻的影响显著,水体透明度是马来眼子菜的主要影响因子。
全文: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草为优势种,伴生种主要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菹草(P.crispus)、小茨藻(Najas minor)、大茨藻(N.marina)、刺苦草(V.spinulosa)和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等。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研究区沉水植物分为6个群落;5月初大部分沉水植物尚处于生长季初期,生物量相对较低,仅菹草的生物量较大;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共存现象明显。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中水深、总磷和溶解氧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中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水体透明度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深、总磷和总氮对苦草和黑藻的影响显著,水体透明度是马来眼子菜的主要影响因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