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基于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的鄱阳湖水质定量反演
作者: 周希畅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部反射  鄱阳湖  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描述:鄱阳湖对于鸟类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但是,采砂已经很大程度的伤害了当地的水文条件。因此,监测水的混浊度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本文旨在用遥感的方法和对于浅水湖适用的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来建立鄱阳湖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量。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考虑到本模型使用了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模型输出物的不确定性也被获取了。然后,底部反射被加入到模型之中来研究底部反射的影响。在对MERIS影像进行预处理之后,模型的反演算法被应用到影像之中以获得鄱阳湖悬浮泥沙含量的图。 在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和测量的悬浮泥沙含量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强的关系(R2=0.85)。对叶绿素a来说,这个关系(R2=0.68)不如悬浮泥沙。这个计算出来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就被另外一半的采样点进行了评价。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同其一起,可以给出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加入底部反射由于对水体物质含量的较弱关系,并没有改善模型的结果。在对悬浮泥沙的评价中,两个模型,没有加入和加入了底部反射的,哪一个拥有较小的误差是不明显的。GSM模型和线性回归得到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被应用到影像中来获取悬浮泥沙含量图。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含量图是不可用的,因为在湖区只有少量的像素点仍然保存下来。BEAM中的神经网络方法被用来获取含量图。这幅含量图也暗示了在采砂经常发生的区域,悬浮泥沙含量略高一些。 有很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合适的加入底部反射的方法,包括底部光谱的获取和底部深度的测量等。基本的原因是在模型中加入的波段的限制性。因此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外,也需要时间序列的影像来研究水的混浊度的变化。
全文:鄱阳湖对于鸟类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但是,采砂已经很大程度的伤害了当地的水文条件。因此,监测水的混浊度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本文旨在用遥感的方法和对于浅水湖适用的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来建立鄱阳湖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量。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考虑到本模型使用了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模型输出物的不确定性也被获取了。然后,底部反射被加入到模型之中来研究底部反射的影响。在对MERIS影像进行预处理之后,模型的反演算法被应用到影像之中以获得鄱阳湖悬浮泥沙含量的图。 在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和测量的悬浮泥沙含量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强的关系(R2=0.85)。对叶绿素a来说,这个关系(R2=0.68)不如悬浮泥沙。这个计算出来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就被另外一半的采样点进行了评价。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同其一起,可以给出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加入底部反射由于对水体物质含量的较弱关系,并没有改善模型的结果。在对悬浮泥沙的评价中,两个模型,没有加入和加入了底部反射的,哪一个拥有较小的误差是不明显的。GSM模型和线性回归得到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被应用到影像中来获取悬浮泥沙含量图。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含量图是不可用的,因为在湖区只有少量的像素点仍然保存下来。BEAM中的神经网络方法被用来获取含量图。这幅含量图也暗示了在采砂经常发生的区域,悬浮泥沙含量略高一些。 有很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合适的加入底部反射的方法,包括底部光谱的获取和底部深度的测量等。基本的原因是在模型中加入的波段的限制性。因此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外,也需要时间序列的影像来研究水的混浊度的变化。
基于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的鄱阳湖水质定量反演
作者: 周希畅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部反射  鄱阳湖  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描述:鄱阳湖对于鸟类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但是,采砂已经很大程度的伤害了当地的水文条件。因此,监测水的混浊度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本文旨在用遥感的方法和对于浅水湖适用的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来建立鄱阳湖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量。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考虑到本模型使用了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模型输出物的不确定性也被获取了。然后,底部反射被加入到模型之中来研究底部反射的影响。在对MERIS影像进行预处理之后,模型的反演算法被应用到影像之中以获得鄱阳湖悬浮泥沙含量的图。 在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和测量的悬浮泥沙含量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强的关系(R2=0.85)。对叶绿素a来说,这个关系(R2=0.68)不如悬浮泥沙。这个计算出来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就被另外一半的采样点进行了评价。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同其一起,可以给出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加入底部反射由于对水体物质含量的较弱关系,并没有改善模型的结果。在对悬浮泥沙的评价中,两个模型,没有加入和加入了底部反射的,哪一个拥有较小的误差是不明显的。GSM模型和线性回归得到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被应用到影像中来获取悬浮泥沙含量图。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含量图是不可用的,因为在湖区只有少量的像素点仍然保存下来。BEAM中的神经网络方法被用来获取含量图。这幅含量图也暗示了在采砂经常发生的区域,悬浮泥沙含量略高一些。 有很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合适的加入底部反射的方法,包括底部光谱的获取和底部深度的测量等。基本的原因是在模型中加入的波段的限制性。因此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外,也需要时间序列的影像来研究水的混浊度的变化。
全文:鄱阳湖对于鸟类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但是,采砂已经很大程度的伤害了当地的水文条件。因此,监测水的混浊度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本文旨在用遥感的方法和对于浅水湖适用的半经验生物光学模型来建立鄱阳湖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库和量化水的含沙量。 GSM模型在本文中被应用,通过实地测量的水面遥感反射率来获取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运用实地采集并在实验室测量的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来计算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考虑到本模型使用了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模型输出物的不确定性也被获取了。然后,底部反射被加入到模型之中来研究底部反射的影响。在对MERIS影像进行预处理之后,模型的反演算法被应用到影像之中以获得鄱阳湖悬浮泥沙含量的图。 在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和测量的悬浮泥沙含量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强的关系(R2=0.85)。对叶绿素a来说,这个关系(R2=0.68)不如悬浮泥沙。这个计算出来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然后就被另外一半的采样点进行了评价。获取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同其一起,可以给出悬浮泥沙和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加入底部反射由于对水体物质含量的较弱关系,并没有改善模型的结果。在对悬浮泥沙的评价中,两个模型,没有加入和加入了底部反射的,哪一个拥有较小的误差是不明显的。GSM模型和线性回归得到的详细水体固有光学特性被应用到影像中来获取悬浮泥沙含量图。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含量图是不可用的,因为在湖区只有少量的像素点仍然保存下来。BEAM中的神经网络方法被用来获取含量图。这幅含量图也暗示了在采砂经常发生的区域,悬浮泥沙含量略高一些。 有很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合适的加入底部反射的方法,包括底部光谱的获取和底部深度的测量等。基本的原因是在模型中加入的波段的限制性。因此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外,也需要时间序列的影像来研究水的混浊度的变化。
基于血吸虫病预防的鄱阳湖湿地旅游安全研究
作者: 徐立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湿地旅游  血吸虫病预防  旅游安全 
描述:、应急救援六方系统,保证湿地旅游的安全。第五部分基于血吸虫病预防的鄱阳湖湿地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构建了人才、法规、资金、监管、文化旅游安全保障五维度体系。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该部分是对全文的总体总结,对鄱阳湖旅游安全进行展望与构想。
全文:、应急救援六方系统,保证湿地旅游的安全。第五部分基于血吸虫病预防的鄱阳湖湿地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构建了人才、法规、资金、监管、文化旅游安全保障五维度体系。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该部分是对全文的总体总结,对鄱阳湖旅游安全进行展望与构想。
鄱阳湖湿地虉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 章泉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虉草  生态适应  鄱阳湖  水分逆境 
描述:分布调查、生长动态的测定、茎段栽培与种子萌发试验、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模拟水分胁迫试验来探索虉草对鄱阳湖湿地环境的适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主要分布在8.5-13米高程范围内,喜生长在人为干扰较少
全文:分布调查、生长动态的测定、茎段栽培与种子萌发试验、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模拟水分胁迫试验来探索虉草对鄱阳湖湿地环境的适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主要分布在8.5-13米高程范围内,喜生长在人为干扰较少
鄱阳湖湿地草洲钉螺分布的遥感研究
作者: 阚明哲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遥感图像处理  环境遥感  信息提取方法 
描述:“冬陆夏水”的广阔湿地洲滩,湖草茂盛,环境特点适宜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因此,本文选择鄱阳湖湿地草洲作为研究区。 研究结果发现: (1)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
全文:“冬陆夏水”的广阔湿地洲滩,湖草茂盛,环境特点适宜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因此,本文选择鄱阳湖湿地草洲作为研究区。 研究结果发现: (1)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
基于MERIS数据的内陆湖泊叶绿素a浓度反演研究——以鄱阳湖为例
作者: 张海东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绿素a浓度  水色遥感  大气校正  鄱阳湖  MERIS  遥感反演模型 
描述:a浓度的分布情况,并分析造成鄱阳湖不同区域叶绿素a浓度差异的原因。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如下几个方面:1、实测的光谱测量和叶绿素a浓度采样分析水体光谱测量采用美国Ocean Optics公司
全文:a浓度的分布情况,并分析造成鄱阳湖不同区域叶绿素a浓度差异的原因。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如下几个方面:1、实测的光谱测量和叶绿素a浓度采样分析水体光谱测量采用美国Ocean Optics公司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收支与碳效率的时空分异
作者: 黄景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碳效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吸收  碳排放  低碳农业 
描述:”,一方农田土壤、农作物可以进行固碳作用,另一方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农膜使用、土壤翻耕、化石燃料的消耗等环节也导致大量的碳排放。随着农业生产中的农用化学物资使用量的增加与耕作强度的加大,我国农业
全文:”,一方农田土壤、农作物可以进行固碳作用,另一方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农膜使用、土壤翻耕、化石燃料的消耗等环节也导致大量的碳排放。随着农业生产中的农用化学物资使用量的增加与耕作强度的加大,我国农业
鄱阳湖沉积记录的近6.5ka来气候环境演变研究
作者: 董延钰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有机碳同位素  古气候  鄱阳湖流域  环境演变 
描述:环境演变序列。主要结论如下: 1 鄱阳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为陆生高等植被。有机质δ13C值与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暖期,δ13C值相对偏负;冷期,δ13C值相对偏正。2 通过AMS-14C测年,确定
全文:环境演变序列。主要结论如下: 1 鄱阳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为陆生高等植被。有机质δ13C值与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暖期,δ13C值相对偏负;冷期,δ13C值相对偏正。2 通过AMS-14C测年,确定
鄱阳湖退田还湖地区洪水风险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作者: 姜鲁光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退田还湖 
描述:,湿地面积明显下降,净减少483hm2,2005年的湿地面积反而比退田还湖前减少了322hm2。 ③2005年实际实施退的圩堤面积为3858hm2,约占规划退面积的1/5。退田还湖前期,退圩堤
全文:,湿地面积明显下降,净减少483hm2,2005年的湿地面积反而比退田还湖前减少了322hm2。 ③2005年实际实施退的圩堤面积为3858hm2,约占规划退面积的1/5。退田还湖前期,退圩堤
鄱阳湖地区退田还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作者: 何战英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退田还湖  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感染率  血吸虫病 
描述:我国现有钉螺面积38.5亿平方米,其中湖沼型占95%以上。国家实施退田还湖政策后,是否导致钉螺孳生地扩大,引起社会关注。本研究选择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对其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外迁居民的感染率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该类地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监测手段和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永修县东风圩地区面积5481319.6m,1997年垸外洲滩钉螺感染率0.5%,活螺密度1.27只/0.1lm,感染螺密度0.0039只/0.11m,垸内没有钉螺;居民感染率高达13.4%。1999年底实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措施。2001年垸内草洲化并发现活螺。2002—2003年垸外螺情有所下降,垸内没有再发现钉螺。南昌县五洲头地区,1973年因赣江整支而平垸。原有圩堤被冲刷得很低,圩堤内全部草洲化,2002年发现圩内普遍有螺,面积66万平方米;圩外尚有无螺面积将近70万平方米。因此本研究中将整个五洲头地区作为两个试区即五洲头-有螺区和五洲头-无螺区进行分析。2003年-2004年春季查螺,活螺密度分别是0.63只/0.11m、0.55只/0.lm;感染螺密度分别是0.10254,只/0.1lm、0.0042只/0.1lm。距离该洲滩最近的是五丰村(150米),因放牧和割草去此洲滩,2002年居民感染率1.5%。 第二部分:为了解“移民建镇”对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的影响,对河东村居民感染率及外迁前后生产、生活用水、接触疫水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外迁到非疫区的居民由于距离易感洲滩远,无生产或生活性疫水接触,居民感染率显著下降,由外迁前的13.4%下降到1.6%。而外迁至疫区的居民,虽然生活用水、饮用水得到改善,但仍处疫区,所以居民感染率与外迁前相近。从总的来看,永修县河东村部分居民由于外迁到非疫区,感染率下降显著,对血防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部分:鄱阳湖地区退田还湖面积880平方公里,虽然目前没有出现钉螺的大面积扩散,但是随着洲垸居民的迁出,部分土地的抛荒或再遇洪灾,造成钉螺扩散,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潜在危险极大。正如南昌县五洲头地区在退耕之后出现了钉螺的孳生和蔓延,而且由于发现时已有大面积钉螺孳生,给血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对该类地区的监测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地面资料和遥感信息的结合,计算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两个指标,评价退田还湖区域的环境状况。除分析东风圩、五洲头两个“退田还湖”区域外,选择了一个对照区:余干县的长江洲。该洲滩面积大约2862亩,自1953年发现钉螺以来,居民感染率和钉螺阳性率都很高。2004年春季查螺结果:活螺密度0.63只/0.11m,感染螺密度0.0083只/0.1lm;居民感染率11.0%。 长江洲、五洲头一有螺区、五洲头一无螺区、东风圩植被指数总体分布有差异,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前三个试区的植被指数高于东风圩地区。对四个试区的地表温度分析,长江洲与五洲头一有螺区的地表温度分布基本相同,而五洲头一有螺区和五洲头一无螺区的地表温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螺区地表温度高于有螺区,地表温度可以间接反映土壤的含水量状况,因此认为无螺区土壤含水量低于有螺区,估计这也是钉螺没有孳生的原因。四个试区中,东风圩的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前三个区域,且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形式主要是水产养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钉螺的扩散和孳生。 遥感数据能够提供大范围瞬间的静态图像,实现大面积重复观测。将植被指数(NDVI)用于钉螺孳生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首次引用地表温度(LST)和NDVI两个参数来评价一个区域的环境是否适合钉螺孳生,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在将来的工作中必将应用更多类型的影像、更多参数达到对地面环境进行监测的目的。
全文:我国现有钉螺面积38.5亿平方米,其中湖沼型占95%以上。国家实施退田还湖政策后,是否导致钉螺孳生地扩大,引起社会关注。本研究选择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对其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外迁居民的感染率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该类地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监测手段和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永修县东风圩地区面积5481319.6m,1997年垸外洲滩钉螺感染率0.5%,活螺密度1.27只/0.1lm,感染螺密度0.0039只/0.11m,垸内没有钉螺;居民感染率高达13.4%。1999年底实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措施。2001年垸内草洲化并发现活螺。2002—2003年垸外螺情有所下降,垸内没有再发现钉螺。南昌县五洲头地区,1973年因赣江整支而平垸。原有圩堤被冲刷得很低,圩堤内全部草洲化,2002年发现圩内普遍有螺,面积66万平方米;圩外尚有无螺面积将近70万平方米。因此本研究中将整个五洲头地区作为两个试区即五洲头-有螺区和五洲头-无螺区进行分析。2003年-2004年春季查螺,活螺密度分别是0.63只/0.11m、0.55只/0.lm;感染螺密度分别是0.10254,只/0.1lm、0.0042只/0.1lm。距离该洲滩最近的是五丰村(150米),因放牧和割草去此洲滩,2002年居民感染率1.5%。 第二部分:为了解“移民建镇”对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的影响,对河东村居民感染率及外迁前后生产、生活用水、接触疫水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外迁到非疫区的居民由于距离易感洲滩远,无生产或生活性疫水接触,居民感染率显著下降,由外迁前的13.4%下降到1.6%。而外迁至疫区的居民,虽然生活用水、饮用水得到改善,但仍处疫区,所以居民感染率与外迁前相近。从总的来看,永修县河东村部分居民由于外迁到非疫区,感染率下降显著,对血防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部分:鄱阳湖地区退田还湖面积880平方公里,虽然目前没有出现钉螺的大面积扩散,但是随着洲垸居民的迁出,部分土地的抛荒或再遇洪灾,造成钉螺扩散,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潜在危险极大。正如南昌县五洲头地区在退耕之后出现了钉螺的孳生和蔓延,而且由于发现时已有大面积钉螺孳生,给血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对该类地区的监测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地面资料和遥感信息的结合,计算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两个指标,评价退田还湖区域的环境状况。除分析东风圩、五洲头两个“退田还湖”区域外,选择了一个对照区:余干县的长江洲。该洲滩面积大约2862亩,自1953年发现钉螺以来,居民感染率和钉螺阳性率都很高。2004年春季查螺结果:活螺密度0.63只/0.11m,感染螺密度0.0083只/0.1lm;居民感染率11.0%。 长江洲、五洲头一有螺区、五洲头一无螺区、东风圩植被指数总体分布有差异,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前三个试区的植被指数高于东风圩地区。对四个试区的地表温度分析,长江洲与五洲头一有螺区的地表温度分布基本相同,而五洲头一有螺区和五洲头一无螺区的地表温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螺区地表温度高于有螺区,地表温度可以间接反映土壤的含水量状况,因此认为无螺区土壤含水量低于有螺区,估计这也是钉螺没有孳生的原因。四个试区中,东风圩的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前三个区域,且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形式主要是水产养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钉螺的扩散和孳生。 遥感数据能够提供大范围瞬间的静态图像,实现大面积重复观测。将植被指数(NDVI)用于钉螺孳生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首次引用地表温度(LST)和NDVI两个参数来评价一个区域的环境是否适合钉螺孳生,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在将来的工作中必将应用更多类型的影像、更多参数达到对地面环境进行监测的目的。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20 21 22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