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微生物对鄱阳湖湿地不同围垦时间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
作者: 黄莉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鄱阳湖  围垦  微生物  土壤 
描述:围垦是导致我国湿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围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揭示围垦状态下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奠定基础,也为国家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鄱阳湖西南部南昌县蒋巷联圩的自然湿地、退耕还湖地以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水稻田、菜地、荒地、鱼塘底泥为对象,比较了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SM)、容重(BD)、总有机碳(TOC)、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值等理化性质及漆酶(ABTS)、β-葡萄糖苷酶(BG)、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木聚糖酶(BX)和磷酸酶(PHOS)等酶活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⑴不同围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围垦后总有机碳、氨态氮含量、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上升明显,而硝态氮、容重、pH等变化不明显。有机碳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自然湿地中有机碳的含量相对较低,约3.56-9.40g/kg,围垦38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显著上升,达16.01g/kg,围垦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17.52g/kg和18.26g/kg,上升缓慢,表明围垦后有机碳含量的上升可能存在一个阈值。⑵围垦改变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土壤酶活性是显示土壤中微生物类群数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围垦38年、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分析发现,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中漆酶的活性下降,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则显著增长。对不同土壤中的细菌、真菌16SrDNA采用PCR-DGGE进行检验,发现自然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最丰富,随着围垦时间的延长,PCR-DGGE指纹图谱中的条带数逐渐减少,表明微生物的类群数随围垦时间的延长而减少。Biolog技术检测围垦不同时间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发现在6种不同类型的碳源培养下自然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绝大多数时候明显好于有一定围垦历史的土壤。⑶退耕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的有效办法。本研究对退耕还湖25年的样地分析表明:①退耕地的土壤酶活性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各类酶活性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②退耕地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PCR-DGGE指纹图谱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退耕还湖地的Biolog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可造成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对水稻田、菜地、鱼塘底泥、荒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包括含水量、容重、总有机碳含量、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以及土壤中漆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的酶活性。PCR-DGGE指纹图谱的检测也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细菌和微生物类群数有明显的变化。
全文:围垦是导致我国湿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围垦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揭示围垦状态下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奠定基础,也为国家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鄱阳湖西南部南昌县蒋巷联圩的自然湿地、退耕还湖地以及围垦距今38、48、92年的水稻田、菜地、荒地、鱼塘底泥为对象,比较了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SM)、容重(BD)、总有机碳(TOC)、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pH值等理化性质及漆酶(ABTS)、β-葡萄糖苷酶(BG)、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木聚糖酶(BX)和磷酸酶(PHOS)等酶活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测定了各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⑴不同围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围垦后总有机碳、氨态氮含量、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上升明显,而硝态氮、容重、pH等变化不明显。有机碳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自然湿地中有机碳的含量相对较低,约3.56-9.40g/kg,围垦38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显著上升,达16.01g/kg,围垦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17.52g/kg和18.26g/kg,上升缓慢,表明围垦后有机碳含量的上升可能存在一个阈值。⑵围垦改变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土壤酶活性是显示土壤中微生物类群数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围垦38年、48年和92年的水稻田土壤分析发现,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中漆酶的活性下降,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则显著增长。对不同土壤中的细菌、真菌16SrDNA采用PCR-DGGE进行检验,发现自然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最丰富,随着围垦时间的延长,PCR-DGGE指纹图谱中的条带数逐渐减少,表明微生物的类群数随围垦时间的延长而减少。Biolog技术检测围垦不同时间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发现在6种不同类型的碳源培养下自然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绝大多数时候明显好于有一定围垦历史的土壤。⑶退耕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的有效办法。本研究对退耕还湖25年的样地分析表明:①退耕地的土壤酶活性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各类酶活性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②退耕地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恢复:退耕还湖地的PCR-DGGE指纹图谱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退耕还湖地的Biolog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湿地类似程度高,与仍在种植水稻的围垦地差异很大。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可造成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对水稻田、菜地、鱼塘底泥、荒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包括含水量、容重、总有机碳含量、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以及土壤中漆酶、木聚糖酶、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等的酶活性。PCR-DGGE指纹图谱的检测也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细菌和微生物类群数有明显的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 柳华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德育  资源开发 
描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逐渐匮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讨 “生态德育资源开发”,不但是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倡导科学开发生态德育资源的关键之举。 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体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本文提出的“生态德育资源”就是其中一种。这里所指生态德育资源主要是指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生态德育资源,伴随历史发展形成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在生态文明中,这些资源仍然可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因此把这一资源融入到教育领域,培养人们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进而在人们思想意识中形成对生态德育资源价值的深刻认识。 文章第二部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开发种类中主要分为湖文化中蕴藏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种类和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传统生态德育资源主要围绕鄱阳湖渔俗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渔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吃鱼和捕鱼上;农耕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农作物的秸秆循环利用上;茶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上;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把鄱阳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运用到保护生态德育资源上;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水神的祭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蕴藏的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主要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走物质循环再利用路线,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产品;生态工业主要体现在天然风能生态能源上,把自然中的生态能源转化为绿色能源,促进生态德育资源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体现在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围绕鄱阳湖流域的山、江、湖、鸟、林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旅游产业。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现状和价值为主。关于鄱阳湖开发现状主要是从植被减少现状、土地流失现状、流域污染现状、生物保护现状四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鄱阳湖开发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实用性与实效性。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的原则和策略为主,此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原则上首先是与湖和谐原则,主要体现在人与湖和谐发展,采用现代技术,从整体出发,构建人与湖的和谐共生的根本原则。其次是整体多元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多元的方式开发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最后是效益最佳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发鄱阳湖要顺应鄱阳湖现有的生态基础。 在策略方面,首先体现在培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元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意识上,主要以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的意义延伸到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其次是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政策、法律、政府三方面最后,实现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思想走进校园课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课堂设计、高校课程设置,与学校的教育资源相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功能,实现更好开发。
全文: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逐渐匮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讨 “生态德育资源开发”,不但是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倡导科学开发生态德育资源的关键之举。 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体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本文提出的“生态德育资源”就是其中一种。这里所指生态德育资源主要是指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生态德育资源,伴随历史发展形成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在生态文明中,这些资源仍然可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因此把这一资源融入到教育领域,培养人们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进而在人们思想意识中形成对生态德育资源价值的深刻认识。 文章第二部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开发种类中主要分为湖文化中蕴藏的传统生态德育资源种类和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传统生态德育资源主要围绕鄱阳湖渔俗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渔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吃鱼和捕鱼上;农耕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人们对农作物的秸秆循环利用上;茶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上;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把鄱阳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运用到保护生态德育资源上;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水神的祭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蕴藏的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种类主要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走物质循环再利用路线,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产品;生态工业主要体现在天然风能生态能源上,把自然中的生态能源转化为绿色能源,促进生态德育资源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体现在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围绕鄱阳湖流域的山、江、湖、鸟、林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旅游产业。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现状和价值为主。关于鄱阳湖开发现状主要是从植被减少现状、土地流失现状、流域污染现状、生物保护现状四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鄱阳湖开发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生态德育资源、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实用性与实效性。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的原则和策略为主,此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原则上首先是与湖和谐原则,主要体现在人与湖和谐发展,采用现代技术,从整体出发,构建人与湖的和谐共生的根本原则。其次是整体多元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多元的方式开发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最后是效益最佳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发鄱阳湖要顺应鄱阳湖现有的生态基础。 在策略方面,首先体现在培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元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意识上,主要以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的意义延伸到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其次是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政策、法律、政府三方面最后,实现鄱阳湖生态德育资源开发思想走进校园课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课堂设计、高校课程设置,与学校的教育资源相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功能,实现更好开发。
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
作者: 戴天放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变迁  农业开发  鄱阳湖流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  农业环境 
描述: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
全文: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
鄱阳湖湿地锰的分布特征及对重金属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 曹俊秀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氧化锰  释放  吸附  鄱阳湖  重金属 
描述:实验室模拟相结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活性锰及全锰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湿地土壤及氧化锰吸附和释放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全文:实验室模拟相结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活性锰及全锰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湿地土壤及氧化锰吸附和释放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问题研究
作者: 蔡伟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农业生态补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效益评价  效度评价法 
描述:创新与不足等;第二章详细探讨了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的理论,在对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本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肯定了农业生态补偿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阐述了生态补偿效益评价
全文:创新与不足等;第二章详细探讨了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的理论,在对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本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肯定了农业生态补偿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阐述了生态补偿效益评价
基于耗散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周晓军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耗散结构 
描述:体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组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体系耗散结构的四个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体系具备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体系与外界有着密切的物质、信息
全文:体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组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体系耗散结构的四个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体系具备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体系与外界有着密切的物质、信息
鄱阳湖湿地不同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对长期水淹的响应
作者: 雷平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功能群  鄱阳湖湿地  物候特征  水淹  生长发育 
描述:水分梯度以示不同水淹时长。通过密集监测环境因子,观测植物群落生长情况,每月测定植物牛物量、植物总磷、总氮、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养分。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如下:(1)时间尺度上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呈先减后增
全文:水分梯度以示不同水淹时长。通过密集监测环境因子,观测植物群落生长情况,每月测定植物牛物量、植物总磷、总氮、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养分。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如下:(1)时间尺度上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呈先减后增
鄱阳湖湿地NDVI变化与越冬候鸟时空分布的关系研究
作者: 吕蒙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相关分析  越冬候鸟  NDVI  时空分布 
描述:的相互关系,得出NDVI与不同食性候鸟的相关性和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NDVI的时序变化明显,并随时间呈整体上升趋势。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性,其沿湖各保护区NDVI值受季节和水文动态的双重
全文:的相互关系,得出NDVI与不同食性候鸟的相关性和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NDVI的时序变化明显,并随时间呈整体上升趋势。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性,其沿湖各保护区NDVI值受季节和水文动态的双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作者: 隋婷婷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预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土地资源 
描述:)处于轻警状态;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市城区、九江县、永修县等19个县(市、区)处于中警状态;瑞昌市、武宁县、余干县、鄱阳县4个县(市、区)处于重警状态。第六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排警措施:从
全文:)处于轻警状态;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市城区、九江县、永修县等19个县(市、区)处于中警状态;瑞昌市、武宁县、余干县、鄱阳县4个县(市、区)处于重警状态。第六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排警措施:从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电力和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作者: 张敬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铁路运输业  影响  电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气候变化 
描述:,借助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法和ARCGIS软件、MINITAB软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候变化对电力和铁路运输业影响做了以下的研究:(1)对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尤其是气温、降水的事实做了详细的分析,运用气候
全文:,借助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法和ARCGIS软件、MINITAB软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候变化对电力和铁路运输业影响做了以下的研究:(1)对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尤其是气温、降水的事实做了详细的分析,运用气候
上页 1 2 3 ... 83 84 85 ... 90 91 92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