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6(1)
2003(1)
2002(1)
2001(1)
按来源分组
防汛与抗旱(3)
中国水利(1)
自然资源学报(1)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天然湖面遥感监测及其与水位关系研究
作者: 李鹏 封志明 姜鲁光 刘影 胡久伟 朱建平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圩堤  湖面空间扩展  代表性水位站  Landsat  鄱阳湖  水体指数法 
描述:以1989—2010年鄱阳湖100期(景)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比分析了水体指数法和谱间关系法两种主要的水体提取方法,利用水体指数法提取了天然湖体水面面积,揭示了不同水位下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的空间扩展过程与特征,建立了汛期与非汛期水面-水位关系模型并确定了相应代表性水位站。结果表明:①在鄱阳湖,水体指数法水体提取精度优于谱间关系法;②受地形影响,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天然水面的空间扩展特征大致呈"菱形"沿湖岸以顺时针方向(即:北→东→南→西→北)推进;③水位为6~15 m时,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呈线性变化,水面变化显著;而在水位介于15~22 m时,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则呈对数变化。基于水面-水位关系模型,确定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星子站、都昌站与吴城站;而非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棠荫站。
全文:以1989—2010年鄱阳湖100期(景)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比分析了水体指数法和谱间关系法两种主要的水体提取方法,利用水体指数法提取了天然湖体水面面积,揭示了不同水位下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的空间扩展过程与特征,建立了汛期与非汛期水面-水位关系模型并确定了相应代表性水位站。结果表明:①在鄱阳湖,水体指数法水体提取精度优于谱间关系法;②受地形影响,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天然水面的空间扩展特征大致呈"菱形"沿湖岸以顺时针方向(即:北→东→南→西→北)推进;③水位为6~15 m时,鄱阳湖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呈线性变化,水面变化显著;而在水位介于15~22 m时,天然湖体水面随水位变化则呈对数变化。基于水面-水位关系模型,确定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星子站、都昌站与吴城站;而非汛期代表性水位站为棠荫站。
鄱阳湖重点圩堤使用全新产品:自嵌式景观挡土墙
作者: 程卫国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圩堤  防洪工程  挡土墙  鄱阳湖  技术产品  试验段  景观 
描述: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试验段采纳了美国舒布洛克集团南京优凝舒布洛克公司的先进技术产品——自嵌式景观挡土墙。[第一段]
全文: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试验段采纳了美国舒布洛克集团南京优凝舒布洛克公司的先进技术产品——自嵌式景观挡土墙。[第一段]
鄱阳湖单退圩区防洪减灾存在的问题
作者: 闵骞 邢浩  来源:防汛与抗旱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退田还湖  圩堤  湖水位  江西省  移民建镇  鄱阳湖区  圩区  蓄洪运用  蓄滞洪区  防洪减灾 
描述:鄱阳湖单退圩区防洪减灾存在的问题
内涝对鄱阳湖高水还湖防洪作用的影响
作者: 闵骞  来源:防汛与抗旱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退田还湖  圩堤  高水还湖  内涝  湖水位  蓄洪能力  鄱阳湖区  圩区  大洪水  防洪作用 
描述:内涝对鄱阳湖高水还湖防洪作用的影响
鄱阳湖洪水水文风险的变化及其与退田还湖的关系
作者: 闵骞  来源:防汛与抗旱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退田还湖  圩堤  水文风险  洪水位  江湖关系  鄱阳湖区  不同年代  流量过程  年最高水位  容积 
描述:鄱阳湖洪水水文风险的变化及其与退田还湖的关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