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主要农作物生态适宜区域分析
-
作者:
王淑彬 黄国勤 欧一智 郭熙 聂秋生 黄淑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要农作物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 生态适宜区域
-
描述:根据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地形、土壤、气候条件,分析了该区主要农作物的生态适宜性,划分出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水稻、棉花和油菜的生态适宜种植区域。
-
全文:根据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地形、土壤、气候条件,分析了该区主要农作物的生态适宜性,划分出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水稻、棉花和油菜的生态适宜种植区域。
-
千古韵高梅花词——说姜夔〔暗香〕〔疏影〕
-
作者:
乔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范成大 姜夔 玉龙哀曲 姑苏 梅花词 江南江北 古韵 咏梅 新声 家国
-
描述:光宗绍熙二年(1191),姜夔重游合肥;秋冬之际,满怀身世家国的无穷喟叹和对情踪旧侣的深沉眷念,再东下姑苏,暂栖范成大处,为寂寞痛苦的心灵觅求一止憩地。在那里,二人诗酒留连,兴会非浅,激发起他浓厚
-
全文:光宗绍熙二年(1191),姜夔重游合肥;秋冬之际,满怀身世家国的无穷喟叹和对情踪旧侣的深沉眷念,再东下姑苏,暂栖范成大处,为寂寞痛苦的心灵觅求一止憩地。在那里,二人诗酒留连,兴会非浅,激发起他浓厚
-
鄱阳湖综合水环境特征研究
-
作者:
邓燕青 张志章 赵义君 余银波 陶华芬 来源:江西水利科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COD 干湿沉降 氨氮 上游五河 TP 长江倒灌
-
描述:以鄱阳湖1998~2012年水质资料及2008~2012年五河七口水文数据,对鄱阳湖污染负荷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平水年COD、氨氮、TP入湖量分别为278 563.7 t、47
-
全文:以鄱阳湖1998~2012年水质资料及2008~2012年五河七口水文数据,对鄱阳湖污染负荷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平水年COD、氨氮、TP入湖量分别为278 563.7 t、47
-
鄱阳湖的自然渔业功能
-
作者:
杨富亿 刘兴土 赵魁义 李秀军 纪伟涛 来源:湿地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种群结构 自然渔业 鄱阳湖 开发过度 群落结构 渔业发展期
-
描述:通过对鄱阳湖饵料生物资源和渔业生物资源特征及其利用度的分析,探讨了鄱阳湖的自然渔业功能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提供饵料生物的渔业功能呈下降趋势;由于鄱阳湖渔业生物资源的捕捞强度过大,渔获物种群组成以小型种类为主体,年龄结构偏低,个体小型化;鄱阳湖可利用的渔业种群资源量和质量、年渔获量和年单船捕捞力量渔获量都在下降,鄱阳湖渔业资源处在过度开发期。目前,鄱阳湖的自然渔业功能呈衰退趋势。
-
全文:通过对鄱阳湖饵料生物资源和渔业生物资源特征及其利用度的分析,探讨了鄱阳湖的自然渔业功能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提供饵料生物的渔业功能呈下降趋势;由于鄱阳湖渔业生物资源的捕捞强度过大,渔获物种群组成以小型种类为主体,年龄结构偏低,个体小型化;鄱阳湖可利用的渔业种群资源量和质量、年渔获量和年单船捕捞力量渔获量都在下降,鄱阳湖渔业资源处在过度开发期。目前,鄱阳湖的自然渔业功能呈衰退趋势。
-
鄱阳湖水域DW采样点底泥重金属垂直污染分析
-
作者:
胡利娜 刘小真 周文斌 李庆义 金静 张璟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垂直污染 临水垂直插管法 底泥 重金会属
-
描述:为了建立鄱阳湖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相关研究方法,了解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并探讨底泥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年代分布变化,采用助推式柱状土壤采样器通过临水垂直插管法采集鄱阳湖水域底质样品,利用微波消解-ICP-AES分析体系对柱状样中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Cu、Pb、Cr等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柱状DW采样点泥样中重金属浓度大小依次是Mn>Pb>Cr>Cu>Ni,其含量随深度变化呈锯齿状多峰分布特征,且锯齿形状很相似,由深至浅总体有上升的趋势.Cu、Mn含量随年代变化也呈锯齿型分布,Cu含量1964年最高(125.115mg/kg),Mn含量1990年最高(1165.119mg/kg),分别是背景值的5.1、3.5倍.
-
全文:为了建立鄱阳湖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相关研究方法,了解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并探讨底泥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年代分布变化,采用助推式柱状土壤采样器通过临水垂直插管法采集鄱阳湖水域底质样品,利用微波消解-ICP-AES分析体系对柱状样中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Cu、Pb、Cr等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柱状DW采样点泥样中重金属浓度大小依次是Mn>Pb>Cr>Cu>Ni,其含量随深度变化呈锯齿状多峰分布特征,且锯齿形状很相似,由深至浅总体有上升的趋势.Cu、Mn含量随年代变化也呈锯齿型分布,Cu含量1964年最高(125.115mg/kg),Mn含量1990年最高(1165.119mg/kg),分别是背景值的5.1、3.5倍.
-
鄱阳湖地区土壤质量评价与应用
-
作者:
赵小敏 郭熙 邵华 谢文 朱安繁 李传林 曹闽苏 刘超 罗华汉 郑晓樵 乐丽红 张军 余翔 黄晓雷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专家系统 “3S”技术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营养元素 土壤质量评价 鄱阳湖地区 应用模型 土壤地球化学
-
描述:1内容概述 在实地采样分析、调查和资料收集等相结合的基础上,应用“3S”技术、地统计学、专家系统和应用模型等综合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系统进行了鄱阳湖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分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营养元素丰缺评价、土壤资源利用适宜性评价、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等内容。
-
全文:1内容概述 在实地采样分析、调查和资料收集等相结合的基础上,应用“3S”技术、地统计学、专家系统和应用模型等综合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系统进行了鄱阳湖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分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营养元素丰缺评价、土壤资源利用适宜性评价、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等内容。
-
词人姜夔如是说:我家曾住赤阑桥:姜夔与合肥赤阑桥略考
-
作者:
吴莺莺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肥情缘 姜夔 赤阑桥
-
描述:南宋词人姜夔,青年时期为谋求出路,往来江淮十余年,五次寓居合肥.赤阑桥,是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宋光宗绍熙初年姜夔第三次寓居合肥时填写了四首词作,在词序中,姜夔提到他客居合肥南城赤阑
-
全文:南宋词人姜夔,青年时期为谋求出路,往来江淮十余年,五次寓居合肥.赤阑桥,是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宋光宗绍熙初年姜夔第三次寓居合肥时填写了四首词作,在词序中,姜夔提到他客居合肥南城赤阑
-
姜夔诗词的思想意义浅论
-
作者:
虞尊祖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姜白石 姜夔 思想性 诗词风格 白石词 作品 白石道人 扬州 南宋
-
描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
全文: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
“闲情”自当属真情——论陶渊明《闲情赋》的人格意义
-
作者:
张廷银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意义 《登徒子好色赋》 历史地位 人格评价 《闲情赋》 陶渊明 男女情爱 爱情主题 “闲” 北京师范大学
-
描述:“闲情”自当属真情——论陶渊明《闲情赋》的人格意义张廷银在现代人关于陶渊明《闲情赋》的研究文章中,我认为袁行先生《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①最值得一读。它不仅肯定了《闲情赋》淋漓尽致地描写男女情思的单篇艺术成就,而且指出了该赋在古代...
-
全文:“闲情”自当属真情——论陶渊明《闲情赋》的人格意义张廷银在现代人关于陶渊明《闲情赋》的研究文章中,我认为袁行先生《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①最值得一读。它不仅肯定了《闲情赋》淋漓尽致地描写男女情思的单篇艺术成就,而且指出了该赋在古代...
-
姜夔“自然高妙”说的美学内涵及意义
-
作者:
周均平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籁 余味 姜夔 意中有景 美学内涵 景中有意 一家之风味 诗歌创作 意境 余意
-
描述:“自然高妙”说是姜夔在《诗说》中提出来的。他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关于自然高妙,古今论者多认为是姜夔对风格意境的最高要求,是其审美理想所在。如清人谢章铤在评论四种高妙时说:“自然高妙,词家最重,所谓本色当行也”①。今人郭绍虞先生说:“白石论诗,标举四种高妙,而以自然高妙为极诣”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指出:“四种高妙中以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自然高妙”为最高境界”,“以自然高妙为上乘”。《中国历代诗话选》也指明:“自然高妙是姜夔对诗歌意境的最高要求,反映着他的审美理想”。但究竟何为自然高妙?它的理论内涵和美学意义是什么?古今见解并不一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认为;“自然高妙”主要指诗歌“自然含蓄”的艺术风格③。近一,钱振认为:“自然一行即当融入上三行,于理意想之中求其自然”④。《中国历代诗话选》则认为:前三种高妙“是自然高妙的必要条件”,自然高妙“即不但要排除奇险、雕琢等破坏艺术完整性的消极因素,更要脱略文字形迹,‘气象’浑...
-
全文:“自然高妙”说是姜夔在《诗说》中提出来的。他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关于自然高妙,古今论者多认为是姜夔对风格意境的最高要求,是其审美理想所在。如清人谢章铤在评论四种高妙时说:“自然高妙,词家最重,所谓本色当行也”①。今人郭绍虞先生说:“白石论诗,标举四种高妙,而以自然高妙为极诣”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指出:“四种高妙中以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自然高妙”为最高境界”,“以自然高妙为上乘”。《中国历代诗话选》也指明:“自然高妙是姜夔对诗歌意境的最高要求,反映着他的审美理想”。但究竟何为自然高妙?它的理论内涵和美学意义是什么?古今见解并不一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认为;“自然高妙”主要指诗歌“自然含蓄”的艺术风格③。近一,钱振认为:“自然一行即当融入上三行,于理意想之中求其自然”④。《中国历代诗话选》则认为:前三种高妙“是自然高妙的必要条件”,自然高妙“即不但要排除奇险、雕琢等破坏艺术完整性的消极因素,更要脱略文字形迹,‘气象’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