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试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全文: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鄱阳湖流域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
作者: 李立周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治理对策  鄱阳湖流域  公共政策  环境治理 
描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致使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国家总体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省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受工业化的侵蚀相对较轻,总体环境质量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逐年攀升,农业污染几乎无法控制,大量的经济开发活动造成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资本的基石正在遭受侵蚀。然而,江西省要实现经济腾飞,工业化是必然的选择,可以预计,江西省的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工业污染排放将日趋复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维系整个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鄱阳湖流域必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压力。因此,江西省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鄱阳湖流域的环境治理工作就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详细介绍了鄱阳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客观评价了鄱阳湖流域的总体环境状况,阐述了优化鄱阳湖流域治理的现实必要性。环境治理依赖科学的环境政策,本文仔细梳理了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得出环境政策分析应坚持的三大原则,并在研究国内外流域治理经典案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了实现鄱阳湖流域环境良治的环境政策建议。笔者提出了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社会制衡机制等政策构想,并进一步从体制制度、行政执行、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支持四个层面提出了促成环境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思考。
全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致使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国家总体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省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受工业化的侵蚀相对较轻,总体环境质量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逐年攀升,农业污染几乎无法控制,大量的经济开发活动造成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资本的基石正在遭受侵蚀。然而,江西省要实现经济腾飞,工业化是必然的选择,可以预计,江西省的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工业污染排放将日趋复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维系整个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鄱阳湖流域必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压力。因此,江西省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鄱阳湖流域的环境治理工作就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详细介绍了鄱阳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客观评价了鄱阳湖流域的总体环境状况,阐述了优化鄱阳湖流域治理的现实必要性。环境治理依赖科学的环境政策,本文仔细梳理了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得出环境政策分析应坚持的三大原则,并在研究国内外流域治理经典案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了实现鄱阳湖流域环境良治的环境政策建议。笔者提出了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社会制衡机制等政策构想,并进一步从体制制度、行政执行、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支持四个层面提出了促成环境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思考。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和保护对周边社区利益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 王晓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单因素方差分析  因子分析  周边社区  湿地公园 
描述:综合利用因子;②性别差异对主因子1(就业因子)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影响,家庭人均年收入差异对主因子4(征地影响因子)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影响,年龄差异对居民参与湿地公园工作意愿(以下简称“参与意愿”)的选择有
全文:综合利用因子;②性别差异对主因子1(就业因子)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影响,家庭人均年收入差异对主因子4(征地影响因子)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影响,年龄差异对居民参与湿地公园工作意愿(以下简称“参与意愿”)的选择有
基于ESDA_GIS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足迹研究
作者: 刘莹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GIS  可持续发展  ESDA  空间线性回归  生态足迹 
描述: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断快速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给该地区带来的生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因此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的消耗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已成为必要。近年来,生态足迹法作为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法,已被广泛使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相关理论以及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地评价,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6-2010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各个地区相应的生态足迹大小,并计算出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压力,进而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在GIS的支持下对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可视化表达;运用ESDA、GIS相结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足迹的空间集聚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运用空间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空间分布特征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6-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压力逐年递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不符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2006-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地区间生态足迹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聚性呈现减弱趋势,同时也存在差异性。空间集聚性体现在以南昌县、进贤县为中心的高高型(HH)区域和以九江县为中心的低低型(LL)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处于低高型(LH)区域的南昌市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足迹呈现负相关性;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足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指标有人口数、GDP、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全文: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断快速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给该地区带来的生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因此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的消耗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已成为必要。近年来,生态足迹法作为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法,已被广泛使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相关理论以及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地评价,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6-2010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各个地区相应的生态足迹大小,并计算出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压力,进而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在GIS的支持下对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可视化表达;运用ESDA、GIS相结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足迹的空间集聚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运用空间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空间分布特征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6-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压力逐年递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不符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2006-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地区间生态足迹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聚性呈现减弱趋势,同时也存在差异性。空间集聚性体现在以南昌县、进贤县为中心的高高型(HH)区域和以九江县为中心的低低型(LL)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处于低高型(LH)区域的南昌市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足迹呈现负相关性;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足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指标有人口数、GDP、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研究
作者: 陈乐玲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牌  传播过程  整合营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传播学 
描述:一个区域拥有知名品牌的数量在某种层面上反映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也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整个品牌则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久的品牌影响力和对关联产业的带联效应。区域品牌是一种文化力和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区域的品牌一经形成,对该区域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长期的、延续的和潜在的。2009年,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塑造也提上日程。并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不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内外采取了多种宣传策略,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身的品牌资源,营销其独特的区域品牌,有效提升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江西甚至全国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本文从品牌传播角度入手,首先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究;随后运用文献回顾法和5W模式,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品牌传播现状,找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品牌传播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及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笔者提出将“确立品牌传播原则”与“提出未来品牌传播具体措施”作为塑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总体思路。在具体措施上从CIS系统、整合营销传播、延展和维护品牌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品牌的角度切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进行了思考与研究;二是试图从品牌学、传播学、符号学、营销学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中,找到传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方法与措施,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进行系统打造,对于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的意义。
全文:一个区域拥有知名品牌的数量在某种层面上反映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也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整个品牌则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久的品牌影响力和对关联产业的带联效应。区域品牌是一种文化力和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区域的品牌一经形成,对该区域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长期的、延续的和潜在的。2009年,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塑造也提上日程。并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不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内外采取了多种宣传策略,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身的品牌资源,营销其独特的区域品牌,有效提升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江西甚至全国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本文从品牌传播角度入手,首先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究;随后运用文献回顾法和5W模式,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品牌传播现状,找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品牌传播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及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笔者提出将“确立品牌传播原则”与“提出未来品牌传播具体措施”作为塑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总体思路。在具体措施上从CIS系统、整合营销传播、延展和维护品牌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品牌的角度切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进行了思考与研究;二是试图从品牌学、传播学、符号学、营销学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中,找到传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方法与措施,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进行系统打造,对于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的意义。
鄱阳湖典型湿地铁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壤磷吸附释放的影响
作者: 任荣荣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铁  磷的释放  湿地  磷的吸收 
描述:模拟相结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铁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壤中磷吸附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湿地铁的形态在不同的剖面有差异,但是随着土壤深度加深,铁由高价态转化为低价态,土壤由氧化态
全文:模拟相结合,对鄱阳湖典型湿地铁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壤中磷吸附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湿地铁的形态在不同的剖面有差异,但是随着土壤深度加深,铁由高价态转化为低价态,土壤由氧化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试及对策研究
作者: 陈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全文:的研究成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长
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鄱阳湖流域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
作者: 李立周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治理对策  鄱阳湖流域  公共政策  环境治理 
描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致使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国家总体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省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受工业化的侵蚀相对较轻,总体环境质量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逐年攀升,农业污染几乎无法控制,大量的经济开发活动造成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资本的基石正在遭受侵蚀。然而,江西省要实现经济腾飞,工业化是必然的选择,可以预计,江西省的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工业污染排放将日趋复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维系整个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鄱阳湖流域必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压力。因此,江西省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鄱阳湖流域的环境治理工作就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详细介绍了鄱阳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客观评价了鄱阳湖流域的总体环境状况,阐述了优化鄱阳湖流域治理的现实必要性。环境治理依赖科学的环境政策,本文仔细梳理了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得出环境政策分析应坚持的三大原则,并在研究国内外流域治理经典案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了实现鄱阳湖流域环境良治的环境政策建议。笔者提出了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社会制衡机制等政策构想,并进一步从体制制度、行政执行、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支持四个层面提出了促成环境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思考。
全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致使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国家总体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省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受工业化的侵蚀相对较轻,总体环境质量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逐年攀升,农业污染几乎无法控制,大量的经济开发活动造成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资本的基石正在遭受侵蚀。然而,江西省要实现经济腾飞,工业化是必然的选择,可以预计,江西省的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工业污染排放将日趋复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维系整个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鄱阳湖流域必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压力。因此,江西省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鄱阳湖流域的环境治理工作就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详细介绍了鄱阳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客观评价了鄱阳湖流域的总体环境状况,阐述了优化鄱阳湖流域治理的现实必要性。环境治理依赖科学的环境政策,本文仔细梳理了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得出环境政策分析应坚持的三大原则,并在研究国内外流域治理经典案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了实现鄱阳湖流域环境良治的环境政策建议。笔者提出了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社会制衡机制等政策构想,并进一步从体制制度、行政执行、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支持四个层面提出了促成环境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思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研究
作者: 刘彩梅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耦合机制  生态补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文明  生态资本  生态足迹 
描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出现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少等等,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生态建设、推行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大力推进,鄱阳湖流域的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生态资本运营和生态补偿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特征分析,其次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然后对各功能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在结构上共分7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生态资本与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三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生态资本运营模式分析;第四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测算;第五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第六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优化策略;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着重从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的视角出发,构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基于对生态资本的分析,首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了功能区的划分,然后引入了生态足迹模型,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个角度综合计量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的承载状况,最后进行耦合的综合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生态资本运营的要素分析,得出生态资本运营分四步走,即首先启动生态资本的运营,其次通过资本运营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再次通过生态资本各因子结构的优化实现生态资本的增值,最后通过生态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进入效率更高的启动通道,进一步实现生态资本货币化。其次,通过对鄱阳湖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量,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足迹总量较大,同时六大功能区生态足迹总量差异较大,而且各类型土地生态足迹总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六大功能区均为生态盈余,均处于相对可持续发展状态。第三,通过对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系统的分析,构建了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模型。其中生态资本运营系统分为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投融资渠道和政府政策四个子系统,生态补偿系统分为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四个子系统,构建出“一心、两线、三带”的生态资本运营格局,实现“造血式”生态补偿。最后,通过对生态资本运营的分析,构建出生态资本积累模型。本文借鉴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将生态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构建生态资本积累模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不能仅仅依靠生态补偿来保护环境,也不能一味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因此,本文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发展的模式,既能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又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经济欠发达而生态资源丰富地区构建和优化生态、经济、社会多赢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全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出现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少等等,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生态建设、推行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大力推进,鄱阳湖流域的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生态资本运营和生态补偿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特征分析,其次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的生态资本运营模式,然后对各功能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在结构上共分7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生态资本与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三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生态资本运营模式分析;第四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测算;第五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第六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优化策略;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着重从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的视角出发,构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基于对生态资本的分析,首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了功能区的划分,然后引入了生态足迹模型,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个角度综合计量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区的承载状况,最后进行耦合的综合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生态资本运营的要素分析,得出生态资本运营分四步走,即首先启动生态资本的运营,其次通过资本运营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再次通过生态资本各因子结构的优化实现生态资本的增值,最后通过生态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进入效率更高的启动通道,进一步实现生态资本货币化。其次,通过对鄱阳湖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量,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足迹总量较大,同时六大功能区生态足迹总量差异较大,而且各类型土地生态足迹总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六大功能区均为生态盈余,均处于相对可持续发展状态。第三,通过对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系统的分析,构建了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模型。其中生态资本运营系统分为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投融资渠道和政府政策四个子系统,生态补偿系统分为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四个子系统,构建出“一心、两线、三带”的生态资本运营格局,实现“造血式”生态补偿。最后,通过对生态资本运营的分析,构建出生态资本积累模型。本文借鉴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将生态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构建生态资本积累模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不能仅仅依靠生态补偿来保护环境,也不能一味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因此,本文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发展的模式,既能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又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经济欠发达而生态资源丰富地区构建和优化生态、经济、社会多赢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鄱阳湖泥鳅细胞遗传与繁殖生物学研究
作者: 张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RAPD  转铁蛋白  鄱阳湖  同工酶  繁殖  泥鳅  生长 
描述:泥鳅为分布广、数量多的普生型小型杂食性淡水食用鱼,体肥肉多,肉质细嫩鲜美。根据调查发现,湖泊或水塘中的泥鳅存在多种不同的体色,初步选育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特征,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分布的泥鳅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对其繁殖及其生长进行比较,以及运用生化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三种斑纹泥鳅加以研究,以期为鄱阳湖泥鳅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对分布于江西鄱阳湖地区的三种不同斑纹泥鳅的繁殖生物学及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体色可将其分为大花斑泥鳅、小花斑泥鳅及无花斑泥鳅三种。测定了可数可量性状、肥满度、成熟系数、相对怀卵量、受精率和产卵率等。结果表明不同斑纹泥鳅之间形态学的差异无显著性;肥满度在同种斑纹泥鳅雌雄之间差异极显著;相对怀卵量分别为:大花斑682.00±249.57粒/g、小花斑439.72±189.75粒/g、无花斑573.54±127.54粒/g;受精率方面分别为73.5±3.5707%、67.9±2.4820%、71.9±4.0546%,而孵化率分别为95±2.2361%,85±3.1623%,93±5.1769%。大花斑的关系方程式y=0.0077x~(2.9...
全文:泥鳅为分布广、数量多的普生型小型杂食性淡水食用鱼,体肥肉多,肉质细嫩鲜美。根据调查发现,湖泊或水塘中的泥鳅存在多种不同的体色,初步选育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特征,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分布的泥鳅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对其繁殖及其生长进行比较,以及运用生化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三种斑纹泥鳅加以研究,以期为鄱阳湖泥鳅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对分布于江西鄱阳湖地区的三种不同斑纹泥鳅的繁殖生物学及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体色可将其分为大花斑泥鳅、小花斑泥鳅及无花斑泥鳅三种。测定了可数可量性状、肥满度、成熟系数、相对怀卵量、受精率和产卵率等。结果表明不同斑纹泥鳅之间形态学的差异无显著性;肥满度在同种斑纹泥鳅雌雄之间差异极显著;相对怀卵量分别为:大花斑682.00±249.57粒/g、小花斑439.72±189.75粒/g、无花斑573.54±127.54粒/g;受精率方面分别为73.5±3.5707%、67.9±2.4820%、71.9±4.0546%,而孵化率分别为95±2.2361%,85±3.1623%,93±5.1769%。大花斑的关系方程式y=0.0077x~(2.9...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4 25 2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