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农村社区应对洪涝灾害工程类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王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工程类措施  气候变化 
描述: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
全文: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
农村社区应对洪涝灾害工程类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王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工程类措施  气候变化 
描述: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
全文: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采用2010~2012年课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0个县共90个村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研究影响农村社区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
鄱阳湖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春英 弓晓峰 陈春丽 唐艳萍 杨菊云 徐升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鄱阳湖湿地  湿地植物  铁膜 
描述:湿地植物为了适应渍水环境,形成了大量的通气组织,植物可以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输送到根系,从而将Fe2+氧化成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积在植物的根表,形成铁膜。淹水土壤中植物根表形成铁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植物根际处于局部氧化状态,二是生长介质中存在大量的Fe2+。通过溶液培养和土-砂联合培养法,研究了Fe2+浓度、植物种类、诱导时间、p H值、水位变化、根系分泌物对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苔草和虉草根表铁膜的含量随Fe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根系分泌物浓度与铁膜的量呈负相关,随水位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水位2~3 cm,p H为5.5~6时根表铁膜的生成量达到最大值。
全文:湿地植物为了适应渍水环境,形成了大量的通气组织,植物可以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输送到根系,从而将Fe2+氧化成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积在植物的根表,形成铁膜。淹水土壤中植物根表形成铁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植物根际处于局部氧化状态,二是生长介质中存在大量的Fe2+。通过溶液培养和土-砂联合培养法,研究了Fe2+浓度、植物种类、诱导时间、p H值、水位变化、根系分泌物对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苔草和虉草根表铁膜的含量随Fe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根系分泌物浓度与铁膜的量呈负相关,随水位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水位2~3 cm,p H为5.5~6时根表铁膜的生成量达到最大值。
“中国鄱阳湖淡水鱼之乡”现代渔业SWOT分析
作者: 吴斌 王庆萍 方春林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  水产健康养殖  名特优水产品  现代渔业  主导产业  休闲渔业  鄱阳湖区  小龙虾  水产品安全  鄱阳县 
描述: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鄱阳县,2005年荣获"中国鄱阳湖淡水鱼之乡"桂冠。鄱阳县地处鄱阳湖之滨,水产品栖息种类繁多,天然鱼类有100多种,有龟鳖、鳜鱼、银鱼和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品,贝类50多种。渔业历来是该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鄱阳湖因鄱阳县名
全文: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鄱阳县,2005年荣获"中国鄱阳湖淡水鱼之乡"桂冠。鄱阳县地处鄱阳湖之滨,水产品栖息种类繁多,天然鱼类有100多种,有龟鳖、鳜鱼、银鱼和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品,贝类50多种。渔业历来是该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鄱阳湖因鄱阳县名
鄱阳湖通长江水道洄游鱼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陈文静 傅培峰 周辉明 张燕萍 吴斌 王生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影响因素  通长江水道  洄游鱼类 
描述:通长江水道是一些河海洄游性、江湖洄游性鱼类进行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洄游的必经水域。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开挖湖沙、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功能日渐恶化。为了解鄱阳湖洄游鱼类资源的种群变化,本文对洄游鱼类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全文:通长江水道是一些河海洄游性、江湖洄游性鱼类进行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洄游的必经水域。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开挖湖沙、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功能日渐恶化。为了解鄱阳湖洄游鱼类资源的种群变化,本文对洄游鱼类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鄱阳湖“四大家鱼”的现状分析与生态经济前景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甘江英  来源:中国水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渔业生产  水生生物  生态经济  休闲渔业  四大家鱼  水产资源  鄱阳湖区  现代渔业发展  物种保护 
描述:鄱阳湖是目前与长江保持自然连通状况仅存的两大湖泊之一。不仅集中了长江名优经济鱼类等水产资源,也是长江鱼苗育肥基地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同时是水生生物物种保护与研究及水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立足生态服务功能,从生态经济的视角,以四大家鱼为例,为鄱阳湖发展生态经济型渔业提供参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渔业建设,实现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要
全文:鄱阳湖是目前与长江保持自然连通状况仅存的两大湖泊之一。不仅集中了长江名优经济鱼类等水产资源,也是长江鱼苗育肥基地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同时是水生生物物种保护与研究及水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立足生态服务功能,从生态经济的视角,以四大家鱼为例,为鄱阳湖发展生态经济型渔业提供参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渔业建设,实现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作者: 丁一 雷万荣  来源:地质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江西省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分析
作者: 张锋 徐国平 宋建辉 王建国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季稻  发生规律  种群动态  稻水象甲 
描述:为明确江西省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田间调查了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一年发生2代。3月下旬温度升至13℃以上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出土高峰在4月15日,入迁本田高峰在4月底,4月底田间成虫盛发,终见期在6月初。5月上旬成虫产卵,幼虫孵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6月初幼虫结茧化蛹,中旬达化蛹高峰。6月下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中旬达到高峰,成虫终见期在8月初,极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2011年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平均田间虫量达22.95头/百丛,损失率为18%~20%;受害严重田块平均百丛虫量达49.25头,损失率为30%~35%。2007—2010年稻水象甲在江西省发生面积扩大,但年间同比增长在减缓。成虫偏好狗牙根、白茅等禾本科杂草
全文:为明确江西省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田间调查了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一年发生2代。3月下旬温度升至13℃以上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出土高峰在4月15日,入迁本田高峰在4月底,4月底田间成虫盛发,终见期在6月初。5月上旬成虫产卵,幼虫孵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6月初幼虫结茧化蛹,中旬达化蛹高峰。6月下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中旬达到高峰,成虫终见期在8月初,极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2011年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平均田间虫量达22.95头/百丛,损失率为18%~20%;受害严重田块平均百丛虫量达49.25头,损失率为30%~35%。2007—2010年稻水象甲在江西省发生面积扩大,但年间同比增长在减缓。成虫偏好狗牙根、白茅等禾本科杂草
基于交通要素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作者: 吴磊 刘美玲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交通运输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旅游交通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研究交通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梳理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方向。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三个主要城市群--南昌、九江、新余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三个城市的旅游交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全文:旅游交通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研究交通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梳理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方向。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三个主要城市群--南昌、九江、新余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三个城市的旅游交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鄱阳湖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春英 弓晓峰 陈春丽 唐艳萍 杨菊云 徐升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鄱阳湖湿地  湿地植物  铁膜 
描述:湿地植物为了适应渍水环境,形成了大量的通气组织,植物可以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输送到根系,从而将Fe2+氧化成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积在植物的根表,形成铁膜。淹水土壤中植物根表形成铁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植物根际处于局部氧化状态,二是生长介质中存在大量的Fe2+。通过溶液培养和土-砂联合培养法,研究了Fe2+浓度、植物种类、诱导时间、p H值、水位变化、根系分泌物对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苔草和虉草根表铁膜的含量随Fe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根系分泌物浓度与铁膜的量呈负相关,随水位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水位2~3 cm,p H为5.5~6时根表铁膜的生成量达到最大值。
全文:湿地植物为了适应渍水环境,形成了大量的通气组织,植物可以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输送到根系,从而将Fe2+氧化成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积在植物的根表,形成铁膜。淹水土壤中植物根表形成铁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植物根际处于局部氧化状态,二是生长介质中存在大量的Fe2+。通过溶液培养和土-砂联合培养法,研究了Fe2+浓度、植物种类、诱导时间、p H值、水位变化、根系分泌物对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苔草和虉草根表铁膜的含量随Fe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根系分泌物浓度与铁膜的量呈负相关,随水位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水位2~3 cm,p H为5.5~6时根表铁膜的生成量达到最大值。
上页 1 2 3 ... 9 10 11 ... 38 39 4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