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文献与研究 (2)
按年份分组
2014(2)
按来源分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
江西社会科学(1)
相关搜索词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证分析
作者: 张锋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其中,财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理论上看,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6个设区市进行分类,利用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除了要发挥资本、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外,还应根据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市加强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农业支出等来推动外来资本注入、经济转型及农业快速发展;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应削减这方面的支出,将支出重点放至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从培养经济增长潜力来考虑财政支出的安排。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其中,财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理论上看,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6个设区市进行分类,利用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除了要发挥资本、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外,还应根据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市加强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农业支出等来推动外来资本注入、经济转型及农业快速发展;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行政管理公检法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应削减这方面的支出,将支出重点放至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从培养经济增长潜力来考虑财政支出的安排。
江西省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分析
作者: 张锋 徐国平 宋建辉 王建国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季稻  发生规律  种群动态  稻水象甲 
描述:为明确江西省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田间调查了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一年发生2代。3月下旬温度升至13℃以上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出土高峰在4月15日,入迁本田高峰在4月底,4月底田间成虫盛发,终见期在6月初。5月上旬成虫产卵,幼虫孵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6月初幼虫结茧化蛹,中旬达化蛹高峰。6月下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中旬达到高峰,成虫终见期在8月初,极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2011年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平均田间虫量达22.95头/百丛,损失率为18%~20%;受害严重田块平均百丛虫量达49.25头,损失率为30%~35%。2007—2010年稻水象甲在江西省发生面积扩大,但年间同比增长在减缓。成虫偏好狗牙根、白茅等禾本科杂草
全文:为明确江西省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田间调查了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一年发生2代。3月下旬温度升至13℃以上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出土高峰在4月15日,入迁本田高峰在4月底,4月底田间成虫盛发,终见期在6月初。5月上旬成虫产卵,幼虫孵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6月初幼虫结茧化蛹,中旬达化蛹高峰。6月下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中旬达到高峰,成虫终见期在8月初,极少量一代成虫构成二代虫源。2011年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平均田间虫量达22.95头/百丛,损失率为18%~20%;受害严重田块平均百丛虫量达49.25头,损失率为30%~35%。2007—2010年稻水象甲在江西省发生面积扩大,但年间同比增长在减缓。成虫偏好狗牙根、白茅等禾本科杂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