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姜夔《扬州慢》“犹厌言兵”的主语是“人们”吗?
作者: 赵欣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参考书  高中  主语  《扬州慢》  第五册 
描述:对于姜夔《扬州慢》一词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语,全国通用语文教材老版第五册对该句的解释是:(人们看到因金兵南侵而遭)毁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那种破坏正常生活的)战争。《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对其的解释也与之大同小异:人们看到被破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仍然厌恶那破坏性的战争。新版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仍袭用旧注。 由老版教材、教参与新版教材中对该句的解释可以看到,二者都认为“犹厌谈兵”的主语是“人们”。就诗词语法而言,诗词因为其语言的凝练性,常有省略之语,这一解释固然可以成立;而就全词的立意和情感而言,这一解释实有似待商榷的地方。在笔者看来,“犹厌言兵”的主语应该是“废池乔木”,而不是教材中所说的“人们”,理由如下: 该句运用了古典诗词中常用的“移情”手法。“移情”作为古诗词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段,是指在自然界里本来无情无义的事物,经过作者主观情感浸润后变得有情有意:本为无生命之物,在作者笔下具有了生命;有生命之物,在作者笔下具有了人情。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诗人笔下,红豆具有人情,最能相思;花、鸟更解人意,人感时而溅泪,似乎花也感时溅泪,人恨别惊心,似乎鸟也恨别惊心。
全文:对于姜夔《扬州慢》一词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语,全国通用语文教材老版第五册对该句的解释是:(人们看到因金兵南侵而遭)毁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那种破坏正常生活的)战争。《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对其的解释也与之大同小异:人们看到被破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仍然厌恶那破坏性的战争。新版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仍袭用旧注。 由老版教材、教参与新版教材中对该句的解释可以看到,二者都认为“犹厌谈兵”的主语是“人们”。就诗词语法而言,诗词因为其语言的凝练性,常有省略之语,这一解释固然可以成立;而就全词的立意和情感而言,这一解释实有似待商榷的地方。在笔者看来,“犹厌言兵”的主语应该是“废池乔木”,而不是教材中所说的“人们”,理由如下: 该句运用了古典诗词中常用的“移情”手法。“移情”作为古诗词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段,是指在自然界里本来无情无义的事物,经过作者主观情感浸润后变得有情有意:本为无生命之物,在作者笔下具有了生命;有生命之物,在作者笔下具有了人情。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诗人笔下,红豆具有人情,最能相思;花、鸟更解人意,人感时而溅泪,似乎花也感时溅泪,人恨别惊心,似乎鸟也恨别惊心。
当代鄱阳湖地域风情的文学表达
作者: 孔小彬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世旭  作家  地域文化  地域风情  写作  故事  风俗  当代  自然风光  小说 
描述: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古称彭蠡,宋元以后始改称鄱阳湖。鄱阳湖历来倍受文人学者的青睐,陶渊明、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李梦阳等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吟咏鄱阳湖的不朽诗篇。建国以来,以鄱阳湖风情作为写作资源的作家也不在少数,有关鄱阳湖地域风情的文学写作主要集中在鄱湖自然风光、沿岸风俗、风土人情这样几个方面。 一、优美的鄱湖自然风光 鄱阳湖碧波万顷,气象万千。唐朝诗人韦庄在其《泛鄱阳湖》一诗中写道:“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迸鲤似梭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古往今来,鄱湖美景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热情咏叹。当代的鄱阳湖写作中,对其美景的讴歌一直不绝如缕。王一民可以说是当代鄱阳湖的第一个歌手,他笔下的鄱阳湖如诗如画:“一望无际的湖水春波荡漾。两只乳白色的沙鸥低低地贴着水面向湖心飞去。”(《乡情》)“河边,静悄悄。渡船系在桩上。一群水鸭儿在河里浮游,嬉波戏浪……一只木排从上游放下来。高亢的放排号子,悠扬悦耳。水鸭儿倏然藏形匿迹,等木排一过,又冒出了头。”(《乡音》)“江南丘陵,矮矮的山坡下,一个青竹环抱的村庄。夕阳半落,绚丽的晚霞在竹梢上涂一抹金黄的油彩。
全文: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古称彭蠡,宋元以后始改称鄱阳湖。鄱阳湖历来倍受文人学者的青睐,陶渊明、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李梦阳等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吟咏鄱阳湖的不朽诗篇。建国以来,以鄱阳湖风情作为写作资源的作家也不在少数,有关鄱阳湖地域风情的文学写作主要集中在鄱湖自然风光、沿岸风俗、风土人情这样几个方面。 一、优美的鄱湖自然风光 鄱阳湖碧波万顷,气象万千。唐朝诗人韦庄在其《泛鄱阳湖》一诗中写道:“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迸鲤似梭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古往今来,鄱湖美景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热情咏叹。当代的鄱阳湖写作中,对其美景的讴歌一直不绝如缕。王一民可以说是当代鄱阳湖的第一个歌手,他笔下的鄱阳湖如诗如画:“一望无际的湖水春波荡漾。两只乳白色的沙鸥低低地贴着水面向湖心飞去。”(《乡情》)“河边,静悄悄。渡船系在桩上。一群水鸭儿在河里浮游,嬉波戏浪……一只木排从上游放下来。高亢的放排号子,悠扬悦耳。水鸭儿倏然藏形匿迹,等木排一过,又冒出了头。”(《乡音》)“江南丘陵,矮矮的山坡下,一个青竹环抱的村庄。夕阳半落,绚丽的晚霞在竹梢上涂一抹金黄的油彩。
怎一个“不”字了得: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作者: 李明哲 王兴华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书  思想性格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实录  自得  “不” 
描述:梁代的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南朝宋沈约也说:“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宋书·陶潜传》)细察《五柳先生传》,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相同,因此
全文:梁代的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南朝宋沈约也说:“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宋书·陶潜传》)细察《五柳先生传》,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相同,因此
陶渊明非名士原因探析:兼及陶氏生前身后不为人重之由
作者: 熊建军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陶渊明  魏晋名士 
描述:陶渊明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却被排除在魏晋名士之列,原因并无人提及。论及陶渊明生前身后长时间不被人赏识之由,学术界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诗文质朴清淡,与当时华丽的形式主义文风相去甚远。先贤时哲对于陶氏的品评从文学史的逻辑上看并无不妥。但是,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却不是魏晋名士,这成了我们常识性思维中的悖论。笔者以为,首先其寡言静默、讷于言语与当时谈风不合;次之,他较之于当时名士缺乏放荡不羁的行为;再次之,其隐而绝俗。诸种原因使其归于沉寂成为必然。而其非为名士恰恰是其生前身后长时间不为人重的缘由。
全文:陶渊明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却被排除在魏晋名士之列,原因并无人提及。论及陶渊明生前身后长时间不被人赏识之由,学术界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诗文质朴清淡,与当时华丽的形式主义文风相去甚远。先贤时哲对于陶氏的品评从文学史的逻辑上看并无不妥。但是,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却不是魏晋名士,这成了我们常识性思维中的悖论。笔者以为,首先其寡言静默、讷于言语与当时谈风不合;次之,他较之于当时名士缺乏放荡不羁的行为;再次之,其隐而绝俗。诸种原因使其归于沉寂成为必然。而其非为名士恰恰是其生前身后长时间不为人重的缘由。
上页 1 2 3 ...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