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九江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定位与发展研究
作者: 段强  来源: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江市  定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 本文分为绪论和4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总体思路和重要观点。第1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标志,亦从生态产业的角度
全文:。 本文分为绪论和4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总体思路和重要观点。第1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标志,亦从生态产业的角度
九江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定位与发展研究
作者: 段强  来源: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江市  定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 本文分为绪论和4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总体思路和重要观点。第1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标志,亦从生态产业的角度
全文:。 本文分为绪论和4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总体思路和重要观点。第1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标志,亦从生态产业的角度
九江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定位与发展研究
作者: 段强  来源: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江市  定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 本文分为绪论和4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总体思路和重要观点。第1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标志,亦从生态产业的角度
全文:。 本文分为绪论和4个章节。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总体思路和重要观点。第1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析。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标志,亦从生态产业的角度
鄱阳湖大坝建还是不建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精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汪言安 7月20日晚,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总)紧急发布消息:受长江上中游来水影响,长江江西段、鄱阳湖未来20天仍将维持高水位。而自7月13日以来,江西已有18座千亩以上圩堤出险。 “长江汛期要来了,水位肯定会大幅上升倒灌到鄱阳湖,不知会不会继续下雨,后面的日子还很难啊。’早在7月5日,家住鄱阳湖沿岸星子县的73岁老渔民许錾担忧地说。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他的担忧就变成了现实。从7月12日起,星子县再次迎来大暴雨。 星子县地处鄱阳湖北岸,是鄱阳湖沿岸水域面积最大的湖区之一。因为地理上与长江相近,星子县是长江洪水大小的最先感受者。 在许錾这位已经有着60多年捕鱼经历的老渔民记忆中,每年的汛期,湖上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大水连年,也让环湖靠水为生的居民长时间面临贫困的窘态。“十汛九淹。早季稻基本种不了,另外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洪水一来成灾,洪水一走就成旱。水来了,我们得往后躲,水走了,我们又往前移。总是这样的反复。’许錾无奈地说。 “守着几千平方公里的水域湖面,但环湖的县基本上都是江西省最穷的地方,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成了这里湖民真正的鸡肋,让他们进退两难。”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如此总结。 面对这些反复的洪水干旱和难以琢磨的自然规律,许錾和他的乡亲们对江西省前几年一直在提的“湖口处修建拦水大坝”设想充满着期待。 许錾所说的“拦水大坝”正是江西上上下下都在努力争取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这个工程的关键点是在鄱阳湖与长江的入口处修建一座大坝,而这将可能改变鄱阳湖这座通江淡水湖的原生态。 大坝具体位置在鄱阳湖昌都县屏峰山,星子县的长岭,左右两山之间仅相隔2.8公里,为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之处。 麻智辉认为,一旦大坝能建起来,对环湖沿岸的老百姓肯定是有百利无一害,至少能够依托水资源找到发家致富的机会。麻智辉也是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认为“江西已经错过了几次的发展机会了,围着一湖清水,却不能将其变成发展的资源,确实让江西人有些不甘心。” 一直以来,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为上游下游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多,江西本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沾上水资源的光,反而还因此承受自然灾害的负担,沿湖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据麻智辉介绍,最终推动江西下决心推动大坝工程的原因是,从2005年开始,鄱阳湖持续出现低枯水位,由此引发了湿地干枯、生物退化、越冬候鸟减少等三个方面的生态问题。 . 在发达国家还会有生态补偿一说,但是中国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而随着全国各地区域经济的兴起,江西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机会,在鄱阳湖上做文章成了唯一选择。 江西的规划迎来了一片反对声:首先是来自长江中下游的上海、湖北、安徽等省担忧一旦鄱阳湖建坝,到了枯水期江西不开闸供水;而来自环保、生态学研究者担心的则是因水位长年维持深度在14米左右,会造成原有的湿地面积大大缩减,候鸟觅食困难,同时也担心洄游鱼繁殖规律受到影响,导致长江鱼类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江西省一位反对建大坝的研究者也认为:“这就像当年修建其他的大坝一样,大坝修起来了,其积极的效应得到实现,但与此同时,大坝的上下游连续几年出现的大水或者大旱等极端情况,谁也不能简单地说就与修大坝无关,毕竟是硬生生地破坏了已经延续成千上万年的自然生态。” 麻智辉认为大坝上马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在大坝的高度上还存在比较大争议。江西方面希望大坝的高度至少能有16米或以上,但根据研究者的论证,大坝高度达到或超过18米,鄱阳湖原有的湿地将全部消失,16米到18米之间,保留湿地能满足鸟类栖息,而低于14米,修大坝就没有意义了。 (摘自《经济观察报》)
全文:汪言安 7月20日晚,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总)紧急发布消息:受长江上中游来水影响,长江江西段、鄱阳湖未来20天仍将维持高水位。而自7月13日以来,江西已有18座千亩以上圩堤出险。 “长江汛期要来了,水位肯定会大幅上升倒灌到鄱阳湖,不知会不会继续下雨,后面的日子还很难啊。’早在7月5日,家住鄱阳湖沿岸星子县的73岁老渔民许錾担忧地说。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他的担忧就变成了现实。从7月12日起,星子县再次迎来大暴雨。 星子县地处鄱阳湖北岸,是鄱阳湖沿岸水域面积最大的湖区之一。因为地理上与长江相近,星子县是长江洪水大小的最先感受者。 在许錾这位已经有着60多年捕鱼经历的老渔民记忆中,每年的汛期,湖上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大水连年,也让环湖靠水为生的居民长时间面临贫困的窘态。“十汛九淹。早季稻基本种不了,另外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洪水一来成灾,洪水一走就成旱。水来了,我们得往后躲,水走了,我们又往前移。总是这样的反复。’许錾无奈地说。 “守着几千平方公里的水域湖面,但环湖的县基本上都是江西省最穷的地方,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成了这里湖民真正的鸡肋,让他们进退两难。”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如此总结。 面对这些反复的洪水干旱和难以琢磨的自然规律,许錾和他的乡亲们对江西省前几年一直在提的“湖口处修建拦水大坝”设想充满着期待。 许錾所说的“拦水大坝”正是江西上上下下都在努力争取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这个工程的关键点是在鄱阳湖与长江的入口处修建一座大坝,而这将可能改变鄱阳湖这座通江淡水湖的原生态。 大坝具体位置在鄱阳湖昌都县屏峰山,星子县的长岭,左右两山之间仅相隔2.8公里,为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之处。 麻智辉认为,一旦大坝能建起来,对环湖沿岸的老百姓肯定是有百利无一害,至少能够依托水资源找到发家致富的机会。麻智辉也是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认为“江西已经错过了几次的发展机会了,围着一湖清水,却不能将其变成发展的资源,确实让江西人有些不甘心。” 一直以来,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为上游下游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多,江西本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沾上水资源的光,反而还因此承受自然灾害的负担,沿湖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据麻智辉介绍,最终推动江西下决心推动大坝工程的原因是,从2005年开始,鄱阳湖持续出现低枯水位,由此引发了湿地干枯、生物退化、越冬候鸟减少等三个方面的生态问题。 . 在发达国家还会有生态补偿一说,但是中国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而随着全国各地区域经济的兴起,江西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机会,在鄱阳湖上做文章成了唯一选择。 江西的规划迎来了一片反对声:首先是来自长江中下游的上海、湖北、安徽等省担忧一旦鄱阳湖建坝,到了枯水期江西不开闸供水;而来自环保、生态学研究者担心的则是因水位长年维持深度在14米左右,会造成原有的湿地面积大大缩减,候鸟觅食困难,同时也担心洄游鱼繁殖规律受到影响,导致长江鱼类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江西省一位反对建大坝的研究者也认为:“这就像当年修建其他的大坝一样,大坝修起来了,其积极的效应得到实现,但与此同时,大坝的上下游连续几年出现的大水或者大旱等极端情况,谁也不能简单地说就与修大坝无关,毕竟是硬生生地破坏了已经延续成千上万年的自然生态。” 麻智辉认为大坝上马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在大坝的高度上还存在比较大争议。江西方面希望大坝的高度至少能有16米或以上,但根据研究者的论证,大坝高度达到或超过18米,鄱阳湖原有的湿地将全部消失,16米到18米之间,保留湿地能满足鸟类栖息,而低于14米,修大坝就没有意义了。 (摘自《经济观察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效率  路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生态化 
描述: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全文: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效率  路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生态化 
描述: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全文: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效率  路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生态化 
描述: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全文: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
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他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与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的抒情诗不太一样。一般的抒情诗,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我们分析过的李白的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也一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的《凉州词》更是彻底,连生死都无所谓,只要把酒喝个痛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维《渭城曲》则宣称,喝吧,这是朋友的最后一杯酒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激动的情感都是非常鲜明而强烈的,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一点也不激动,生活中的一切,他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情,没有感情,诗怎么能动人呢?这就有陶渊明的特意了。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中国《诗经》的传统,是讲究比兴的,这里既没有比喻,也没有什么起兴的手法,几乎就是平静的陈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从心理效果上来表现心灵的宁静。为什么把房子建筑在人间,而感受不到车马之喧呢?因为身驱虽然在,但心灵和现实已经拉开了距离。难得的是,这种心理效果,本来有相当不同凡俗的一面,但诗人表现得非常平静。与这种和现实拉开距离的情况相反的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心灵沟通,所以地理距离再远,也不在话下。但是,王勃所抒写的感情是强烈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病相怜,感动得很,强忍住了眼泪。诗意来自激情。但并不是只有激情,才有诗。另外一种类型的感情,不太激动,感情不强烈,也是诗。陶渊明的诗情就好在刻意营造一种安宁的诗意。这就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对此,朱光潜先生特别欣赏,他甚至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做诗的极境”;当然鲁迅不太同意,但是,过分执著于热烈的情感,是可能导致自我蒙蔽的。 陶渊明不当官,觉得农村的环境令人心情舒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回到农村去,虽然“结庐在人境”,把房子建在闹市区,哪怕是南京路、王府井,也听不到汽车的声音。 读这首诗歌,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几个关键词语之间都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但是潜在的、隐性的联系。如“庐”,一般的注解就是住宅。如果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就不太懂得诗了。这个字的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可以意会为简陋的居所。往往和茅草屋顶联系在一起。刘备拜访诸葛亮的住所,就是茅庐。这个“庐”字和后面的“车马”,是对立的。车马,在当时,是很有钱的、地位很高的人家才有的。这里潜在的意味,不是一般的把房子建筑在闹市,而且还有一层意思——住所很简陋,但是,不管多么华贵的车马,就是没有感觉,因为,我心离得很远。“心远”不是人远,事实上,诗里显示的是人是很近的(就在同样的“人境”)。正是由于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非常悠然、飘然、超然的一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名句,品味极高,后世没有争议。但是,好在哪里,历代却说得并不很到位,还有一些争论: “悠然见南山”的“见”,在《文选》《艺文类聚))中曾作“望”,《东坡题跋》对这个“望”字严加批判日:“神气索然矣。”“望南山”和“见南山”,一字之差,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在我看来,“见南山”是无心的,也就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云无心以出岫”的“无心”,它暗示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望南山”就差一点,因为“望”字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陶诗的特点,随意自如,有心,就是有目的,就不潇洒了,不自由了。 要注意的还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篱”(东篱)一个是“菊”(采菊)。篱和庐相呼应,简陋的居所和朴素的环境,是统一的,和谐的,但是,朴素中有美,这就是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这种清高,均从“无心”而来。没有自我感觉,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存在。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华贵之美,华彩的词章配上强烈的感情是一时风气。但是,陶诗开拓的是简朴之美。越是简朴,越是高雅,相反越是华彩,越是热烈,越是低俗。在这里,越是无意,越是自由,也就越是淡泊,而越是有意,感情就越可能强烈、华彩,就可能陷入俗套。 联系到陶氏的《桃花源记》那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了,留下了惊人的美感,但是,有意去寻找,却没有结果。 就是说,超凡脱俗之美,朴素之美,不能有意寻找,无意的发现,不是有心的追寻,顺带的,瞬时即逝的,飘然的感觉,却是美好的。然而,正是这种瞬时即逝的感觉,一般人没有感觉的感觉,恰恰又被诗人发现了,提醒了,无意中的体悟,体悟深刻化,情感就高雅化了,这是陶渊明的意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如果在一般诗歌中,可能显得缺乏力度,但是,好就好在这种字不吃力,与前面无意的、恬淡的情感比较统一,比较和谐。如果不是这样,换用强烈情感分量的词语,例如,艳、丽、灿(山气日夕艳,山气日夕丽,山气日夕灿)就不和谐,对悠然的意境就造成破坏性了。“佳”字,虽然是个不太强烈的字眼,但是,其构成的词语,意味却比较隽永。例如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都比较含蓄,有着比字面更丰富的意味。 这首诗一共十句,都有叙述的性质,谈不上描写,连个比喻都没有。而中国诗歌向来是讲究比兴的,偏偏陶渊明有这样的气魄,进行一种朴素美感、朴素美文的冒险探索。 朴素,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太强烈的字眼,和前面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形不成关联的场,甚至还可能破坏相互关联的场,或者意境。这里所说的意境是内在的、微妙的、若有若无的,它不在语言表层之上,而在话语以下,又在话语之中。 “飞鸟相与还”,也是很平静的、惯常性的景象。《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后面还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它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与诗人一样,是没有特别的动机的。不夸张,不夸耀,不在乎是否有欣赏的目光,甚至不关注是否值得自我欣赏。“此中有真意”,关键词是一个“真”字。世界只有在这样的自然境界里才是真的,人心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潇洒的意态中才是真的。不是这样,就是假的。这种境界,妙在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很难直接表述得出来。一旦想用语言来表达,就是有意了,就破坏了自然、自由、自如的心态,其结果,这种有意本身是和自己的本性是矛盾的,故刚刚想说明,却马上把话语全部忘记了。这说明,诗人无心的自由是多么的强大,就是连自己都不能战胜。这种真就是人的本真,就是不但没有外在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自我的心理负担。进入这种没有自我心理负担的境界,人就真正轻松了,自由了。所以王国维说,“悠然见南山”属于“无我之境也”。而朱光潜不同意:他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侏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9页) 实际上,关键不在“有我”与“无我”(从当代文艺理论来说,“无我”,即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作者退出作品”、“零度写作”,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这个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心里有没有欲望,欲望就是心里最大的负担,这是要害,没有自己加给自己的心理负担,就算是有我,也是无我。摆脱不了自己加给自己的负担,就是无我,也是有我。不能摆脱心理负担,就不是真意了;就是不自由,就是假我。这首诗,属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陶渊明自己在前面有个小序,说: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全文:【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他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与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的抒情诗不太一样。一般的抒情诗,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我们分析过的李白的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也一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的《凉州词》更是彻底,连生死都无所谓,只要把酒喝个痛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维《渭城曲》则宣称,喝吧,这是朋友的最后一杯酒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激动的情感都是非常鲜明而强烈的,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一点也不激动,生活中的一切,他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情,没有感情,诗怎么能动人呢?这就有陶渊明的特意了。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中国《诗经》的传统,是讲究比兴的,这里既没有比喻,也没有什么起兴的手法,几乎就是平静的陈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从心理效果上来表现心灵的宁静。为什么把房子建筑在人间,而感受不到车马之喧呢?因为身驱虽然在,但心灵和现实已经拉开了距离。难得的是,这种心理效果,本来有相当不同凡俗的一面,但诗人表现得非常平静。与这种和现实拉开距离的情况相反的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心灵沟通,所以地理距离再远,也不在话下。但是,王勃所抒写的感情是强烈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病相怜,感动得很,强忍住了眼泪。诗意来自激情。但并不是只有激情,才有诗。另外一种类型的感情,不太激动,感情不强烈,也是诗。陶渊明的诗情就好在刻意营造一种安宁的诗意。这就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对此,朱光潜先生特别欣赏,他甚至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做诗的极境”;当然鲁迅不太同意,但是,过分执著于热烈的情感,是可能导致自我蒙蔽的。 陶渊明不当官,觉得农村的环境令人心情舒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回到农村去,虽然“结庐在人境”,把房子建在闹市区,哪怕是南京路、王府井,也听不到汽车的声音。 读这首诗歌,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几个关键词语之间都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但是潜在的、隐性的联系。如“庐”,一般的注解就是住宅。如果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就不太懂得诗了。这个字的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可以意会为简陋的居所。往往和茅草屋顶联系在一起。刘备拜访诸葛亮的住所,就是茅庐。这个“庐”字和后面的“车马”,是对立的。车马,在当时,是很有钱的、地位很高的人家才有的。这里潜在的意味,不是一般的把房子建筑在闹市,而且还有一层意思——住所很简陋,但是,不管多么华贵的车马,就是没有感觉,因为,我心离得很远。“心远”不是人远,事实上,诗里显示的是人是很近的(就在同样的“人境”)。正是由于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非常悠然、飘然、超然的一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名句,品味极高,后世没有争议。但是,好在哪里,历代却说得并不很到位,还有一些争论: “悠然见南山”的“见”,在《文选》《艺文类聚))中曾作“望”,《东坡题跋》对这个“望”字严加批判日:“神气索然矣。”“望南山”和“见南山”,一字之差,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在我看来,“见南山”是无心的,也就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云无心以出岫”的“无心”,它暗示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望南山”就差一点,因为“望”字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陶诗的特点,随意自如,有心,就是有目的,就不潇洒了,不自由了。 要注意的还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篱”(东篱)一个是“菊”(采菊)。篱和庐相呼应,简陋的居所和朴素的环境,是统一的,和谐的,但是,朴素中有美,这就是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这种清高,均从“无心”而来。没有自我感觉,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存在。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华贵之美,华彩的词章配上强烈的感情是一时风气。但是,陶诗开拓的是简朴之美。越是简朴,越是高雅,相反越是华彩,越是热烈,越是低俗。在这里,越是无意,越是自由,也就越是淡泊,而越是有意,感情就越可能强烈、华彩,就可能陷入俗套。 联系到陶氏的《桃花源记》那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了,留下了惊人的美感,但是,有意去寻找,却没有结果。 就是说,超凡脱俗之美,朴素之美,不能有意寻找,无意的发现,不是有心的追寻,顺带的,瞬时即逝的,飘然的感觉,却是美好的。然而,正是这种瞬时即逝的感觉,一般人没有感觉的感觉,恰恰又被诗人发现了,提醒了,无意中的体悟,体悟深刻化,情感就高雅化了,这是陶渊明的意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如果在一般诗歌中,可能显得缺乏力度,但是,好就好在这种字不吃力,与前面无意的、恬淡的情感比较统一,比较和谐。如果不是这样,换用强烈情感分量的词语,例如,艳、丽、灿(山气日夕艳,山气日夕丽,山气日夕灿)就不和谐,对悠然的意境就造成破坏性了。“佳”字,虽然是个不太强烈的字眼,但是,其构成的词语,意味却比较隽永。例如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都比较含蓄,有着比字面更丰富的意味。 这首诗一共十句,都有叙述的性质,谈不上描写,连个比喻都没有。而中国诗歌向来是讲究比兴的,偏偏陶渊明有这样的气魄,进行一种朴素美感、朴素美文的冒险探索。 朴素,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太强烈的字眼,和前面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形不成关联的场,甚至还可能破坏相互关联的场,或者意境。这里所说的意境是内在的、微妙的、若有若无的,它不在语言表层之上,而在话语以下,又在话语之中。 “飞鸟相与还”,也是很平静的、惯常性的景象。《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后面还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它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与诗人一样,是没有特别的动机的。不夸张,不夸耀,不在乎是否有欣赏的目光,甚至不关注是否值得自我欣赏。“此中有真意”,关键词是一个“真”字。世界只有在这样的自然境界里才是真的,人心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潇洒的意态中才是真的。不是这样,就是假的。这种境界,妙在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很难直接表述得出来。一旦想用语言来表达,就是有意了,就破坏了自然、自由、自如的心态,其结果,这种有意本身是和自己的本性是矛盾的,故刚刚想说明,却马上把话语全部忘记了。这说明,诗人无心的自由是多么的强大,就是连自己都不能战胜。这种真就是人的本真,就是不但没有外在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自我的心理负担。进入这种没有自我心理负担的境界,人就真正轻松了,自由了。所以王国维说,“悠然见南山”属于“无我之境也”。而朱光潜不同意:他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侏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9页) 实际上,关键不在“有我”与“无我”(从当代文艺理论来说,“无我”,即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作者退出作品”、“零度写作”,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这个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心里有没有欲望,欲望就是心里最大的负担,这是要害,没有自己加给自己的心理负担,就算是有我,也是无我。摆脱不了自己加给自己的负担,就是无我,也是有我。不能摆脱心理负担,就不是真意了;就是不自由,就是假我。这首诗,属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陶渊明自己在前面有个小序,说: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关于井冈山主动对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李奎联 王井华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市  调查  经济区建设  《规划》  对接  经济社会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十一届全国人大 
描述: 从井冈山市以往的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期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
全文: 从井冈山市以往的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期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