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作者: 曹艺文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效率评价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徐梦劼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对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农业历经千年的发展,发展各阶段之间即有共性又体现着时代的特征,而现代农业正是在对传统农业弃扬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其又体现了现代的科学技术特点。江西处在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中国中部,有着数千年的农耕历史,但随着改革开放,江西等中部六省则呈现“塌陷”之势,如何实现“崛起”,成为社会各界工作的中心。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往―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模式遭遇瓶颈,我们国家逐渐意识到了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必要性,这对江西的发展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本文在江西省提倡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提出,对现代农业的基本体系以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同时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来论述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其次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发展类型等内容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包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出投入的分析,以及用AHP分析层次法以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科技支撑四个体系评价鄱阳湖五个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并不高的结论;此外,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科技机构的个数,人员以及人员构成等科技投入数据,以及农林牧渔等产出,并运用DEA法中最基本的SCR模型分析江西省主要县市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第三部部分:根据第二部分的实证研究,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以及科技三个维度,最后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限制性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从满足宏观的农业发展的需求、微观的满足农民发展的需求以及推动现代农业科技三大方面。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建设正处于上升的大好时期,提高整体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科技支撑力是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由于数据收集的限制,本文的定量分析有一定的不足,这也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研究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
全文:农业历经千年的发展,发展各阶段之间即有共性又体现着时代的特征,而现代农业正是在对传统农业弃扬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其又体现了现代的科学技术特点。江西处在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中国中部,有着数千年的农耕历史,但随着改革开放,江西等中部六省则呈现“塌陷”之势,如何实现“崛起”,成为社会各界工作的中心。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往―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模式遭遇瓶颈,我们国家逐渐意识到了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必要性,这对江西的发展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本文在江西省提倡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提出,对现代农业的基本体系以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同时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来论述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其次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发展类型等内容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包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出投入的分析,以及用AHP分析层次法以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科技支撑四个体系评价鄱阳湖五个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并不高的结论;此外,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科技机构的个数,人员以及人员构成等科技投入数据,以及农林牧渔等产出,并运用DEA法中最基本的SCR模型分析江西省主要县市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第三部部分:根据第二部分的实证研究,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以及科技三个维度,最后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限制性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从满足宏观的农业发展的需求、微观的满足农民发展的需求以及推动现代农业科技三大方面。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建设正处于上升的大好时期,提高整体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科技支撑力是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由于数据收集的限制,本文的定量分析有一定的不足,这也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研究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
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 胡成龙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鄱阳湖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描述: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周年监测,全湖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1种,包括水栖寡毛类2种,水生昆虫14种,软体动物19种(其中腹足类6种,双壳类13种),其他类6种。按功能摄食
全文: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周年监测,全湖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1种,包括水栖寡毛类2种,水生昆虫14种,软体动物19种(其中腹足类6种,双壳类13种),其他类6种。按功能摄食
鄱阳湖典型湿地氧化亚氮释放特征
作者: 尧波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氧化亚氮  湿地  南荻  沉水植物  灰化苔草 
描述: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全文:通量的日变化观测。通量观测同时记录箱内温度、土壤温度、水分、水温及水深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非淹水期,苔草土壤-植物系统处理、苔草地表剪草处理与裸土处理湿地氧化亚氮释放均表现出相近的季节变化
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碳减排对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作者: 宋甜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测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旅游业  碳排放  节能减排 
描述:了这四个部门的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横向(旅游各部门)和纵向(各地区)两个方面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碳排量为
全文:了这四个部门的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横向(旅游各部门)和纵向(各地区)两个方面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碳排量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作者: 曹艺文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效率评价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鄱阳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吸附/解吸机理研究
作者: 胡珂图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吸附/解吸  形态  鄱阳湖  湿地土壤  重金属 
描述: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鄱阳湖湖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因此对土壤重金属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同种金属由于它们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不同,其迁移转化特点和污染性质也不同,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由其形态分布所决定。本文以鄱阳湖流域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Cu、Zn总量,并利用Tessier提取法测定了其各形态的含量,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并利用综合污染评价法对鄱阳湖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为了了解重金属各形态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重金属总量及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反映了湿地土壤吸附重金属速率。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湿地土壤对重金属Cu、Zn吸附特征。通过等温解吸实验,分析解吸量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
全文:Cu、Zn共存吸附实验,分析了湿地土壤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的强弱。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鄱阳湖湿地土壤样品含水率分布不均匀。最大值为24.77%,位于星子。最小值为6.02%,位于九江。九江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