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初步实现
作者: 吴玉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综合数据库  鄱阳湖  科学考察  示范应用  共享平台 
描述: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的一站式平台,可以避免鄱阳湖科考信息孤岛,为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本论文从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背景出发,分析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需求和功能
全文: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的一站式平台,可以避免鄱阳湖科考信息孤岛,为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本论文从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背景出发,分析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需求和功能
基于Copula的鄱阳湖流域水文干旱频率分析
作者: 陈永勤 孙鹏 张强 陈晓宏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频率分析  鄱阳湖流域  Copula函数  水文干旱 
描述:量分析中较常用的Copula函数,分析了中国最大淡水湿地鄱阳湖流域主要支流"五河"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概率特征,并对引起该流域水文干旱特征频率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有益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
全文:量分析中较常用的Copula函数,分析了中国最大淡水湿地鄱阳湖流域主要支流"五河"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概率特征,并对引起该流域水文干旱特征频率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有益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
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作者: 陈格君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土壤  来源分析  分布特征   
描述: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全文: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叶家飞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济效率  影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战略规划目标,要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这要求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必须要了解当前地区经济效率水平。为此,本文以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掌握其经济效率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的考虑,本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辖38个县(市、区)调整为31个基本区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在横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怎样变化的,其31个基本区域有效性又是如何变化的。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31个基本区域经济效率在纵向上呈现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第三,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本文首先总结和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采用BCC模型对经济效率有效性与相对差异进行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且对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就如何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横向上,在2006-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经济效率水平不高,但是其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提高的;就其31个基本区域而言,只有九江市区和南昌市区五年均DEA有效,其它区域均有效性均是波动变化,各地区之间经济效率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纵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就31个基本区域而言,大部分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可以将其变化特征分为五个类型。从业人员比例、产业结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此要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进行研究是本文创新之处。然而,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只能选取五年的样本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本文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全文: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战略规划目标,要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这要求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必须要了解当前地区经济效率水平。为此,本文以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掌握其经济效率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的考虑,本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辖38个县(市、区)调整为31个基本区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在横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怎样变化的,其31个基本区域有效性又是如何变化的。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31个基本区域经济效率在纵向上呈现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第三,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本文首先总结和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采用BCC模型对经济效率有效性与相对差异进行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且对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就如何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横向上,在2006-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经济效率水平不高,但是其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提高的;就其31个基本区域而言,只有九江市区和南昌市区五年均DEA有效,其它区域均有效性均是波动变化,各地区之间经济效率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纵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就31个基本区域而言,大部分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可以将其变化特征分为五个类型。从业人员比例、产业结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此要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进行研究是本文创新之处。然而,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只能选取五年的样本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本文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作者: 陈格君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土壤  来源分析  分布特征   
描述: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全文: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作者: 陈格君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土壤  来源分析  分布特征   
描述: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全文: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叶家飞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济效率  影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战略规划目标,要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这要求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必须要了解当前地区经济效率水平。为此,本文以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掌握其经济效率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的考虑,本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辖38个县(市、区)调整为31个基本区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在横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怎样变化的,其31个基本区域有效性又是如何变化的。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31个基本区域经济效率在纵向上呈现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第三,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本文首先总结和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采用BCC模型对经济效率有效性与相对差异进行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且对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就如何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横向上,在2006-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经济效率水平不高,但是其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提高的;就其31个基本区域而言,只有九江市区和南昌市区五年均DEA有效,其它区域均有效性均是波动变化,各地区之间经济效率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纵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就31个基本区域而言,大部分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可以将其变化特征分为五个类型。从业人员比例、产业结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此要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进行研究是本文创新之处。然而,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只能选取五年的样本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本文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全文: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战略规划目标,要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这要求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必须要了解当前地区经济效率水平。为此,本文以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掌握其经济效率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的考虑,本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辖38个县(市、区)调整为31个基本区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在横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怎样变化的,其31个基本区域有效性又是如何变化的。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31个基本区域经济效率在纵向上呈现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第三,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本文首先总结和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采用BCC模型对经济效率有效性与相对差异进行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且对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就如何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横向上,在2006-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经济效率水平不高,但是其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提高的;就其31个基本区域而言,只有九江市区和南昌市区五年均DEA有效,其它区域均有效性均是波动变化,各地区之间经济效率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纵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就31个基本区域而言,大部分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可以将其变化特征分为五个类型。从业人员比例、产业结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此要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进行研究是本文创新之处。然而,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只能选取五年的样本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本文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作者: 陈格君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土壤  来源分析  分布特征   
描述: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全文: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作者: 陈格君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土壤  来源分析  分布特征   
描述: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全文:探讨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来源,为区域的碳氮循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丰水期,湿地以水域型为主,面积约为2778.22km~2;枯水期,以苔草型为主约为828.84km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叶家飞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济效率  影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战略规划目标,要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这要求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必须要了解当前地区经济效率水平。为此,本文以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掌握其经济效率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的考虑,本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辖38个县(市、区)调整为31个基本区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在横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怎样变化的,其31个基本区域有效性又是如何变化的。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31个基本区域经济效率在纵向上呈现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第三,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本文首先总结和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采用BCC模型对经济效率有效性与相对差异进行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且对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就如何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横向上,在2006-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经济效率水平不高,但是其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提高的;就其31个基本区域而言,只有九江市区和南昌市区五年均DEA有效,其它区域均有效性均是波动变化,各地区之间经济效率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纵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就31个基本区域而言,大部分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可以将其变化特征分为五个类型。从业人员比例、产业结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此要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进行研究是本文创新之处。然而,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只能选取五年的样本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本文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全文: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战略规划目标,要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这要求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必须要了解当前地区经济效率水平。为此,本文以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掌握其经济效率水平及其变化特征。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的考虑,本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辖38个县(市、区)调整为31个基本区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在横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怎样变化的,其31个基本区域有效性又是如何变化的。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其31个基本区域经济效率在纵向上呈现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第三,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本文首先总结和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采用BCC模型对经济效率有效性与相对差异进行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且对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就如何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横向上,在2006-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经济效率水平不高,但是其经济效率有效性是提高的;就其31个基本区域而言,只有九江市区和南昌市区五年均DEA有效,其它区域均有效性均是波动变化,各地区之间经济效率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纵向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就31个基本区域而言,大部分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可以将其变化特征分为五个类型。从业人员比例、产业结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此要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必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率进行研究是本文创新之处。然而,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只能选取五年的样本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本文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上页 1 2 3 ... 18 19 20 ... 34 35 3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