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适应性
-
作者:
邸振 宋晖颖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DEA 综合评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公路网
-
描述: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技术等级结构以四级和等外公路为主的现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适应性"进行研究.运用DEA方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地区DEA相对有效性,从中揭示各地区公路网建设的存在问题,并由此提出改进措施,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
全文: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技术等级结构以四级和等外公路为主的现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适应性"进行研究.运用DEA方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地区DEA相对有效性,从中揭示各地区公路网建设的存在问题,并由此提出改进措施,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
环鄱阳湖经济圈之南昌LED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
作者:
宋慧琳 黄欣 来源:企业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LED产业 环鄱阳湖 南昌
-
描述:作为江西省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南昌LED产业将成为环鄱阳湖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该产业的发展对环鄱阳湖经济圈的建设意义重大.汇总分析了南昌LED产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南昌LED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全文:作为江西省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南昌LED产业将成为环鄱阳湖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该产业的发展对环鄱阳湖经济圈的建设意义重大.汇总分析了南昌LED产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南昌LED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浅析姜夔音乐审美思想:以《杏花天影》为例
-
作者:
陈钰煌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杏花天影 姜夔 音乐美学思想
-
描述:姜夔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中和之美为核心,其《白石道人歌曲》感情中正平和,本文以其自度曲《杏花天影》为例,在音阶音律、节奏安排、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字声结合上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和的音乐美学观在其歌曲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
全文:姜夔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中和之美为核心,其《白石道人歌曲》感情中正平和,本文以其自度曲《杏花天影》为例,在音阶音律、节奏安排、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字声结合上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和的音乐美学观在其歌曲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
玉钿不知何处去 无尽相思翠禽啼:姜夔宋词体歌曲《鬲溪梅令》演唱分析
-
作者:
江婕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夔 作品分析 演唱分析
-
描述:本文从歌词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方面入手,来分析《鬲溪梅令》的演唱特点,领略南宋词人姜夔隐秀清虚之感的委婉清空的词风,体验词曲间透出的意味深长的思念之情。
-
全文:本文从歌词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方面入手,来分析《鬲溪梅令》的演唱特点,领略南宋词人姜夔隐秀清虚之感的委婉清空的词风,体验词曲间透出的意味深长的思念之情。
-
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作者:
莫明浩 杨洁 顾胜 宋月君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输出系数模型 污染负荷计算 鄱阳湖环湖区 非点源污染
-
描述:由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规律,对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修正后,对2008年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产生量进行了模拟估算。其结果为:COD产生量全年为20.45万t,TN为3.52万t,TP为0.22万t,NH4+-N为1.07万t。经分析表明,农用地施用的化肥农药伴随水土流失流入湖区对鄱阳湖造成了较大的污染;非点源污染受降雨影响,6月产生量最大;鄱阳湖水体污染主要由入湖五河产生,赣江产生量最大。
-
全文:由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规律,对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修正后,对2008年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产生量进行了模拟估算。其结果为:COD产生量全年为20.45万t,TN为3.52万t,TP为0.22万t,NH4+-N为1.07万t。经分析表明,农用地施用的化肥农药伴随水土流失流入湖区对鄱阳湖造成了较大的污染;非点源污染受降雨影响,6月产生量最大;鄱阳湖水体污染主要由入湖五河产生,赣江产生量最大。
-
鄱阳湖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
-
作者:
黄国金 刘成林 乐兴华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MODIS数据 遥感反演 叶绿素a 水质监测
-
描述:为推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在对实测叶绿素a数据和同步的MOD IS数据敏感波段分析的基础上,将统计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遥感反演模型作了反演效果比较,得出应用BP神经网络优于统计回归构建遥感反演模型。
-
全文:为推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在对实测叶绿素a数据和同步的MOD IS数据敏感波段分析的基础上,将统计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遥感反演模型作了反演效果比较,得出应用BP神经网络优于统计回归构建遥感反演模型。
-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
作者:
熊世柱 熊丹玮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根本性转变 鄱阳湖 生态旅游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经济区建设 江西 政府工作报告 政协委员 规划
-
描述:1月26日,省长吴新雄在中说:"今年将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龙头工程',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全文:1月26日,省长吴新雄在中说:"今年将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龙头工程',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魏晋宋微言政治抒情詩之演進以曹植、阮籍、陶淵明爲中心
-
作者:
鄧小軍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魏晋南北朝 自然死亡 裴松之注 曹植 陶渊明 颜延之 曹魏 晋宋 阮籍
-
描述:一 緒論 中國文學史上的微言政治抒情詩,也就是微言時事詩,是詩人在恐怖統治下爲了避禍而運用微言藝術以揭露被政治謊言所掩蓋的现實真相、表逵不能明言的真情實感的抒情詩.中國五七言詩舆起於漢末建安時期,微言政冶抒情詩作爲五七言詩,發生於魏黄初時期,并成爲魏晋南北朝詩歌發展的最主要脉络,歷時最長,集中了最重要作家、最重要作品.
-
全文:一 緒論 中國文學史上的微言政治抒情詩,也就是微言時事詩,是詩人在恐怖統治下爲了避禍而運用微言藝術以揭露被政治謊言所掩蓋的现實真相、表逵不能明言的真情實感的抒情詩.中國五七言詩舆起於漢末建安時期,微言政冶抒情詩作爲五七言詩,發生於魏黄初時期,并成爲魏晋南北朝詩歌發展的最主要脉络,歷時最長,集中了最重要作家、最重要作品.
-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时空变化研究
-
作者:
庄霞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输出通量 乐安江流域 鄱阳湖 非点源氮 土地利用
-
描述: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
-
全文: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特征,是影响非点源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营养盐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和小流域分布图。应用DEM进行流域刻划,结合2009年4月、9月、12月三次小流域地表水质监测分析数据,分析了流域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首先在空间上依据地形、地貌把研究区划分出两个区域:东北部低中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mg/L-1.359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关系发现:林地、草地具有消弱、抑制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其中林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物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次之;随着林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流域营养盐的输出强度增大。林地—草地结构类型控制的小流域氮污染物指标较林地—耕地为主控制的低(除NH4-N)。土地利用对地表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各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上。 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TN浓度表征氮营养盐输出水平,建立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面积比例与TN浓度的定量关系,并计算获得乐安江流域耕地、林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0398mg/L、0.1968mg/L,为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出负荷估算提供重要参数。根据研究区的相关资料,通过SCS径流曲线模型得到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地表径流,计算得出各小流域和全流域的非点源氮负荷量,得到在2009年的降雨条件下,流域TN、NO3—-N、NH3-N、NO2—-N的输出通量分别为0.3964 t/(km2•a)、0.2007 t/(km2•a)、0.0661 t/(km2•a)、0.0117t/(km2•a);林地、耕地、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水中TN输出通量为别为0.1602 t/(km2•a)、1.850 t/(km2•a)、0.8132 t/(k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