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环境质量分异及风险表征
作者: 崔丽娟 张曼胤 王义飞 何春光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环境质量  风险表征 
描述:根据实地采样分析、现场调查及相关资料,获取鄱阳湖相关水质、生态数据,运用统计学、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鄱阳湖污染物空间分异及风险表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鄱阳湖各入湖河口,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镉、挥发酚等.pH值除乐安河口、信江东支河口较低外,其他入湖河口都在6.0左右浮动.鄱阳湖全湖水质处于中等营养化水平.3月份DO与COD呈正相关,但拟合曲线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不显著,而11月份呈负相关性,显著性检验较好;3月份和11月份DO与BOD,COD与BOD都呈正相关,方差检验不显著.波阳和康山样地重金属含量最高,鄱阳湖样地和东源样地重金属综合含量(东源样地As含量略高)位于最后,湖口和石钟山样地Pb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样地.各研究区风险分析综合评价指数大小顺序是:康山>波阳>湖口>九江>南矶山>鄱阳湖样地.
全文:根据实地采样分析、现场调查及相关资料,获取鄱阳湖相关水质、生态数据,运用统计学、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鄱阳湖污染物空间分异及风险表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鄱阳湖各入湖河口,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镉、挥发酚等.pH值除乐安河口、信江东支河口较低外,其他入湖河口都在6.0左右浮动.鄱阳湖全湖水质处于中等营养化水平.3月份DO与COD呈正相关,但拟合曲线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不显著,而11月份呈负相关性,显著性检验较好;3月份和11月份DO与BOD,COD与BOD都呈正相关,方差检验不显著.波阳和康山样地重金属含量最高,鄱阳湖样地和东源样地重金属综合含量(东源样地As含量略高)位于最后,湖口和石钟山样地Pb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样地.各研究区风险分析综合评价指数大小顺序是:康山>波阳>湖口>九江>南矶山>鄱阳湖样地.
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
作者: 赵志琴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  白族文化  石钟山石窟  大理地区  本土化 
描述: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全文: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
作者: 赵志琴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  白族文化  石钟山石窟  大理地区  本土化 
描述: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全文: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
作者: 赵志琴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  白族文化  石钟山石窟  大理地区  本土化 
描述: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全文:剑川石钟山石窟名冠南天,开凿于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它以宗教、皇室活动、社会世俗、中外文化交流、生殖崇拜等造像内容和精细、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云南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 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思想、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最终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由于得到皇室及贵族的支持,阿吒力教曾一度登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国教”的宝座,对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本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阿吒力教的集大成者。 本文以石钟山石窟的造像及其反映的文化为基点,参考其他的著作、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法,对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现象试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论文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的概况,指出它是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云南大理地区。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地区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第四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五部分,论述石钟山石窟所体现的密宗本土化。第六部分,论述佛教密宗对白族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鄱阳湖退田还湖地区洪水风险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作者: 姜鲁光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退田还湖 
描述:、典型退田还湖圩堤区四个空间尺度,研究了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和后期(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结合鄱阳湖区1:5万数字地形模型(DEM),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高程及
全文:、典型退田还湖圩堤区四个空间尺度,研究了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和后期(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结合鄱阳湖区1:5万数字地形模型(DEM),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高程及
鄱阳湖退田还湖地区洪水风险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作者: 姜鲁光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退田还湖 
描述:、典型退田还湖圩堤区四个空间尺度,研究了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和后期(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结合鄱阳湖区1:5万数字地形模型(DEM),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高程及
全文:、典型退田还湖圩堤区四个空间尺度,研究了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和后期(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结合鄱阳湖区1:5万数字地形模型(DEM),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高程及
鄱阳湖退田还湖地区洪水风险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作者: 姜鲁光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退田还湖 
描述:、典型退田还湖圩堤区四个空间尺度,研究了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和后期(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结合鄱阳湖区1:5万数字地形模型(DEM),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高程及
全文:、典型退田还湖圩堤区四个空间尺度,研究了退田还湖前期(1995~2000年)和后期(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结合鄱阳湖区1:5万数字地形模型(DEM),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高程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