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作者: 谢冬明 金国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功能  鄱阳湖湿地  区划 
描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4个区,面积分别为477,1 027,1 845,373 km2。极重要区主要位于鄱阳湖湿地西南区域的永修、新建和南昌三县以及东面
全文: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4个区,面积分别为477,1 027,1 845,373 km2。极重要区主要位于鄱阳湖湿地西南区域的永修、新建和南昌三县以及东面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作者: 谢冬明 金国花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功能  鄱阳湖湿地  区划 
描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4个区,面积分别为477,1 027,1 845,373 km2。极重要区主要位于鄱阳湖湿地西南区域的永修、新建和南昌三县以及东面
全文: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4个区,面积分别为477,1 027,1 845,373 km2。极重要区主要位于鄱阳湖湿地西南区域的永修、新建和南昌三县以及东面
基于GIS的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
作者: 章茹 周文斌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鄱阳湖地区 
描述: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全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利用GIS技术,对鄱阳湖地区进行土地分类调查,确定农业化肥、农药流失为鄱阳湖地区的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对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调查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对鄱阳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结合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可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鄱阳湖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 揭二龙 李小军 刘士余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景观动态  鄱阳湖  围垦  洲滩  泥沙淤积 
描述: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湖区大量泥沙淤积造成的洲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流形态、泥沙冲淤和江湖水文关系等。因此,洲滩的改变导致鄱阳湖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变化,其分布和动态是反映鄱阳湖演变规律的重要信息。
全文: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湖区大量泥沙淤积造成的洲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流形态、泥沙冲淤和江湖水文关系等。因此,洲滩的改变导致鄱阳湖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变化,其分布和动态是反映鄱阳湖演变规律的重要信息。
鄱阳湖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 揭二龙 李小军 刘士余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景观动态  鄱阳湖  围垦  洲滩  泥沙淤积 
描述: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湖区大量泥沙淤积造成的洲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流形态、泥沙冲淤和江湖水文关系等。因此,洲滩的改变导致鄱阳湖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变化,其分布和动态是反映鄱阳湖演变规律的重要信息。
全文: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湖区大量泥沙淤积造成的洲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流形态、泥沙冲淤和江湖水文关系等。因此,洲滩的改变导致鄱阳湖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变化,其分布和动态是反映鄱阳湖演变规律的重要信息。
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
作者: 黄淑娥 祝必琴 辜晓青 王保生 张建平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气候区划  气象条件分析  鄱阳湖地区  油菜 
描述: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 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
全文: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 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
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
作者: 黄淑娥 祝必琴 辜晓青 王保生 张建平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气候区划  气象条件分析  鄱阳湖地区  油菜 
描述: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 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
全文: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 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
鄱阳湖黄颡鱼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进化地位探讨
作者: 毛慧玲 葛欣琦 刘佳丽 舒汉鼎 陈婷婷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特化类群  黄颡鱼 
描述:为认识黄颡鱼染色体组特征、建立种质标准和人工驯化养殖提供基础参数资料。以肾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体内肾细胞培养法和空气干燥法对鄱阳湖黄颡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黄颡鱼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核型公式为2n=20m+14sm+14st+4t,染色体总臂数(NF)为86。比较分析认为,黄颡鱼在鱼类进化史上属于低位特化类群
全文:为认识黄颡鱼染色体组特征、建立种质标准和人工驯化养殖提供基础参数资料。以肾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体内肾细胞培养法和空气干燥法对鄱阳湖黄颡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黄颡鱼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核型公式为2n=20m+14sm+14st+4t,染色体总臂数(NF)为86。比较分析认为,黄颡鱼在鱼类进化史上属于低位特化类群
鄱阳湖流域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土壤径流曲线值的研究
作者: 余进祥 赵小敏 吕琲 刘娅菲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利用方式  SCS模型  径流曲线值(CN) 
描述:、42~48、39。除降水强度等自然条件外,农业利用方式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径流曲线值(CN)的主要因子。施肥对多年生作物种植模式土壤径流曲线值没有显著影响,对1年生作物种植模式土壤径流曲线值影响显著
全文:、42~48、39。除降水强度等自然条件外,农业利用方式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径流曲线值(CN)的主要因子。施肥对多年生作物种植模式土壤径流曲线值没有显著影响,对1年生作物种植模式土壤径流曲线值影响显著
鄱阳湖入湖河口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藜蒿食用安全分析
作者: 宋鹏飞 曾雪真 倪才英 赵思颖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藜蒿  食品安全  鄱阳湖  污染评价  重金属 
描述:受流域人类活动及工业化影响,鄱阳湖湿地已遭受重金属污染,黎蒿是湖区居民喜欢食用的一种生长于鄱阳湖湿地的野生植物。为了解鄱阳湖湿地土壤污染状况及黎蒿的食用安全,采集了鄱阳湖湿地不同河口区土壤及藜蒿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中Cu、Pb、Cd及黎蒿样品中Cd含量,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污染综合指数评价表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3.92,属于严重污染级;通过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发现,鄱阳湖区土壤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01.64,属于中等生态危害风险等级。经藜蒿与对应土壤样品中Cd含量比较发现,藜蒿对Cd具有较强富集能力,富集系数平均为1.65;转运系数(平均为2.74)结果显示Cd在藜蒿植株内易转运到地上部(茎叶),即居民采食部分。通过对照国家食品(茎叶类蔬菜)安全标准,发现藜蒿地上部Cd含量超过标准值11.70~25.70倍,故采食鄱阳湖河口地带藜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全文:受流域人类活动及工业化影响,鄱阳湖湿地已遭受重金属污染,黎蒿是湖区居民喜欢食用的一种生长于鄱阳湖湿地的野生植物。为了解鄱阳湖湿地土壤污染状况及黎蒿的食用安全,采集了鄱阳湖湿地不同河口区土壤及藜蒿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中Cu、Pb、Cd及黎蒿样品中Cd含量,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污染综合指数评价表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3.92,属于严重污染级;通过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发现,鄱阳湖区土壤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01.64,属于中等生态危害风险等级。经藜蒿与对应土壤样品中Cd含量比较发现,藜蒿对Cd具有较强富集能力,富集系数平均为1.65;转运系数(平均为2.74)结果显示Cd在藜蒿植株内易转运到地上部(茎叶),即居民采食部分。通过对照国家食品(茎叶类蔬菜)安全标准,发现藜蒿地上部Cd含量超过标准值11.70~25.70倍,故采食鄱阳湖河口地带藜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