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入江径流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作者: 韦立新 于慧 汪周园 包伟静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入江径流  鄱阳湖  突变  周期  随机性  趋势性 
描述:为了深入认识鄱阳湖入江流量变化规律,采用多种水文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口水文站1950~2012年径流、洪季径流、枯季径流、年最大流量和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趋势、随机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枯季最小流量序列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余序列变化趋势不明显;入江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集中度减小。洪季丰枯交替频率高于枯季,年最大流量与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波动尺度比较接近。
全文:为了深入认识鄱阳湖入江流量变化规律,采用多种水文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口水文站1950~2012年径流、洪季径流、枯季径流、年最大流量和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趋势、随机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枯季最小流量序列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余序列变化趋势不明显;入江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集中度减小。洪季丰枯交替频率高于枯季,年最大流量与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波动尺度比较接近。
鄱阳湖水利枢纽调度对湖区枯期水位与流速影响
作者: 余启辉 马强 游中琼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速  水位  枯水期  调度方式  鄱阳湖水利枢纽 
描述:通过充分考虑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相互作用、湖区区间汇流对水动力的作用以及湖区复杂的河湖交替形态,采用江湖连通一、二维耦合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了鄱阳湖水利枢纽调度对湖区枯期水位与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枢纽调度减小了湖区枯期流速,但其对流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星子-都昌一带(松门山以北区域);另外,枢纽调度抬高了湖区枯期水位。分析成果可为三峡水库运行后江湖关系变化及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通过充分考虑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相互作用、湖区区间汇流对水动力的作用以及湖区复杂的河湖交替形态,采用江湖连通一、二维耦合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了鄱阳湖水利枢纽调度对湖区枯期水位与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枢纽调度减小了湖区枯期流速,但其对流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星子-都昌一带(松门山以北区域);另外,枢纽调度抬高了湖区枯期水位。分析成果可为三峡水库运行后江湖关系变化及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探讨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吕添贵 赵宝苹 许莉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屏障 
描述: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建立流域协调统筹规划,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全文: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建立流域协调统筹规划,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鄱阳湖圩区排涝装机规模确定方法的探讨
作者: 詹寿根 胡苑成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结果比较  装机规模  排涝  翻阳湖  分析计算 
描述: ,鄱阳湖区 7月 1日以后出现暴雨的机率很大 ,其周边圩内暴雨与承泄区水位遭遇可能性较小 ,排涝站的排涝期宜定在每年的 4~ 9月 ,采用最大 3d暴雨与相应平均水位同频率遭遇 ,或采用最大 3d暴雨与历年最高 3d平均水位的平均值相配 ,推求并确定排涝泵站的排涝装机规模比较合适。
全文: ,鄱阳湖区 7月 1日以后出现暴雨的机率很大 ,其周边圩内暴雨与承泄区水位遭遇可能性较小 ,排涝站的排涝期宜定在每年的 4~ 9月 ,采用最大 3d暴雨与相应平均水位同频率遭遇 ,或采用最大 3d暴雨与历年最高 3d平均水位的平均值相配 ,推求并确定排涝泵站的排涝装机规模比较合适。
鄱阳湖面积容积量算及误差分析
作者: 李树明 蒋建平 方波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光电测积法  使用方法  鄱阳湖  操作步骤  误差分析 
描述:介绍光电测积法在鄱阳湖面积容积计算中的应用 ,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根据编制的程序在AutoCAD环境下对照扫描校正的地形栅格图用短线段来替代等高线的曲线段 ,使其描绘的短线段能真实地反映曲线的变化 ,再利用短线段的坐标进行面积容积量算。具体地阐述此方法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影响程度 ,从而说明光电测积法应用于白纸测图的面积容积计算的优越性及可行性
全文:介绍光电测积法在鄱阳湖面积容积计算中的应用 ,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根据编制的程序在AutoCAD环境下对照扫描校正的地形栅格图用短线段来替代等高线的曲线段 ,使其描绘的短线段能真实地反映曲线的变化 ,再利用短线段的坐标进行面积容积量算。具体地阐述此方法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影响程度 ,从而说明光电测积法应用于白纸测图的面积容积计算的优越性及可行性
鄱阳湖水面蒸发量的确定
作者: 闵骞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气象资料  经验公式  计算方法  鄱阳湖  水面蒸发 
描述:鄱阳湖因湖面面积大,且地处亚热带,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均很大,准确计算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对水资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1987年都昌蒸发实验站漂浮蒸发资料,确定了陆地(地面)E601,φ80,φ203种蒸发器的计算系数。此外,用计算的自然水体蒸发量推求了3种经验公式的参数,使资料系列延长到35年。利用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康山气象站1960~1994年的气象资料,用不同方法计算了鄱阳湖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蒸发水量,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全文:鄱阳湖因湖面面积大,且地处亚热带,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均很大,准确计算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对水资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1987年都昌蒸发实验站漂浮蒸发资料,确定了陆地(地面)E601,φ80,φ203种蒸发器的计算系数。此外,用计算的自然水体蒸发量推求了3种经验公式的参数,使资料系列延长到35年。利用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康山气象站1960~1994年的气象资料,用不同方法计算了鄱阳湖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蒸发水量,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鄱阳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正态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 胡春华 周文斌 肖化云 龙智勇 刘娟娟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鄱阳湖  污染分析  正态分布 
描述:通过使用尼梅罗指数评价数据,以正态分布法表征鄱阳湖湖区3种典型水域(河道水域、过渡水域、滞留水域)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分布特征,对湖泊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营养状态因区域不同而呈现不同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河道水域富营养化状态最严重,过渡水域次之,滞留水域最小.就平均状态而言,鄱阳湖水体整体营养状态丰水期处于贫营养状态,枯水期处于中营养状态,富营养状况呈现各入湖河流高于湖区,湖区小于出湖河段的特征.
全文:通过使用尼梅罗指数评价数据,以正态分布法表征鄱阳湖湖区3种典型水域(河道水域、过渡水域、滞留水域)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分布特征,对湖泊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营养状态因区域不同而呈现不同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河道水域富营养化状态最严重,过渡水域次之,滞留水域最小.就平均状态而言,鄱阳湖水体整体营养状态丰水期处于贫营养状态,枯水期处于中营养状态,富营养状况呈现各入湖河流高于湖区,湖区小于出湖河段的特征.
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 吕兰军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毒物污染  污染调查  金属 
描述:1992年5月16日~6月20日、1993年月7日~2月5日平、枯水期水中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江东支河口、乐安河口及棠荫、湖口等区域重金属Cu、Zn的含量已超过渔业用水标准,这些区域沉积物中的Cu、Zn、Pb等含量普遍高于鄱阳湖的背景值,应引起重视。
全文:1992年5月16日~6月20日、1993年月7日~2月5日平、枯水期水中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江东支河口、乐安河口及棠荫、湖口等区域重金属Cu、Zn的含量已超过渔业用水标准,这些区域沉积物中的Cu、Zn、Pb等含量普遍高于鄱阳湖的背景值,应引起重视。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比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以鄱阳湖湿地为例
作者: 曹夏禹 张翔 肖洋 任杰宇 潘国艳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δ13C  稳定碳同位素比  水分利用效率 
描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表征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综合性生理生态指标,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变化条件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在鄱阳湖湿地上布设的3个断面,测定了典型植物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以及断面土壤组成,探究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的δ13C值差异较为明显,变化范围为-14.302‰~-33.134‰,δ13C值的大小可以作为鄱阳湖湿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表征指标;植物类型和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鄱阳湖湿地内南荻的δ13C值最大,属C4植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更容易生存下来,从而发育为鄱阳湖地区的优势植物种群。研究结论对变化环境下鄱阳湖湿地植被的演变趋势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文: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表征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综合性生理生态指标,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变化条件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在鄱阳湖湿地上布设的3个断面,测定了典型植物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以及断面土壤组成,探究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的δ13C值差异较为明显,变化范围为-14.302‰~-33.134‰,δ13C值的大小可以作为鄱阳湖湿地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表征指标;植物类型和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鄱阳湖湿地内南荻的δ13C值最大,属C4植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更容易生存下来,从而发育为鄱阳湖地区的优势植物种群。研究结论对变化环境下鄱阳湖湿地植被的演变趋势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鄱阳湖低水位对环湖区农业灌溉的影响分析
作者: 黄华金 刘小东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低枯水位  鄱阳湖  农业灌溉  环湖区  影响分析 
描述:近年来,鄱阳湖水系受入湖径流量减少、三峡水库蓄水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枯水时间提前、水位偏低、持续时间延长等现象,对湖区农业灌溉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分析鄱阳湖水位降低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分别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和农业灌溉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鄱阳湖代表站的水位变化情况和农业用水情况,尤其是9~10月份灌溉用水高峰期的水位变化情况和用水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环湖区取水口2003~2012年9~10月水位与1953~2002年同期水位相比,降低明显,导致工程运行费增大、取水量减少甚至无水可取,给湖区农业造成严重影响。为切实解决鄱阳湖低枯水位引起的问题,应加快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采取"调枯不调洪"的运行方式,保持枯水期水位相对稳定。
全文:近年来,鄱阳湖水系受入湖径流量减少、三峡水库蓄水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枯水时间提前、水位偏低、持续时间延长等现象,对湖区农业灌溉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分析鄱阳湖水位降低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分别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和农业灌溉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鄱阳湖代表站的水位变化情况和农业用水情况,尤其是9~10月份灌溉用水高峰期的水位变化情况和用水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环湖区取水口2003~2012年9~10月水位与1953~2002年同期水位相比,降低明显,导致工程运行费增大、取水量减少甚至无水可取,给湖区农业造成严重影响。为切实解决鄱阳湖低枯水位引起的问题,应加快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采取"调枯不调洪"的运行方式,保持枯水期水位相对稳定。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