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及其发展研究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来源:华东经济管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城镇  辐射力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描述: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全文: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环鄱阳湖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 胡萍 李媛芳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开发  保护与继承  民俗旅游资源  环鄱阳湖 
描述: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内容和时尚潮流,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成为旅游开发热点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横空出世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民俗旅游开发热"。环鄱阳湖地区尽管拥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但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全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内容和时尚潮流,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成为旅游开发热点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横空出世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民俗旅游开发热"。环鄱阳湖地区尽管拥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但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探析
作者: 戴天放 章志发  来源: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分区 
描述: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并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全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并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探析
作者: 章志发 戴天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分区 
描述: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并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全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并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鄱阳湖大坝建还是不建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精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汪言安 7月20日晚,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总)紧急发布消息:受长江上中游来水影响,长江江西段、鄱阳湖未来20天仍将维持高水位。而自7月13日以来,江西已有18座千亩以上圩堤出险。 “长江汛期要来了,水位肯定会大幅上升倒灌到鄱阳湖,不知会不会继续下雨,后面的日子还很难啊。’早在7月5日,家住鄱阳湖沿岸星子县的73岁老渔民许錾担忧地说。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他的担忧就变成了现实。从7月12日起,星子县再次迎来大暴雨。 星子县地处鄱阳湖北岸,是鄱阳湖沿岸水域面积最大的湖区之一。因为地理上与长江相近,星子县是长江洪水大小的最先感受者。 在许錾这位已经有着60多年捕鱼经历的老渔民记忆中,每年的汛期,湖上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大水连年,也让环湖靠水为生的居民长时间面临贫困的窘态。“十汛九淹。早季稻基本种不了,另外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洪水一来成灾,洪水一走就成旱。水来了,我们得往后躲,水走了,我们又往前移。总是这样的反复。’许錾无奈地说。 “守着几千平方公里的水域湖面,但环湖的县基本上都是江西省最穷的地方,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成了这里湖民真正的鸡肋,让他们进退两难。”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如此总结。 面对这些反复的洪水干旱和难以琢磨的自然规律,许錾和他的乡亲们对江西省前几年一直在提的“湖口处修建拦水大坝”设想充满着期待。 许錾所说的“拦水大坝”正是江西上上下下都在努力争取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这个工程的关键点是在鄱阳湖与长江的入口处修建一座大坝,而这将可能改变鄱阳湖这座通江淡水湖的原生态。 大坝具体位置在鄱阳湖昌都县屏峰山,星子县的长岭,左右两山之间仅相隔2.8公里,为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之处。 麻智辉认为,一旦大坝能建起来,对环湖沿岸的老百姓肯定是有百利无一害,至少能够依托水资源找到发家致富的机会。麻智辉也是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认为“江西已经错过了几次的发展机会了,围着一湖清水,却不能将其变成发展的资源,确实让江西人有些不甘心。” 一直以来,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为上游下游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多,江西本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沾上水资源的光,反而还因此承受自然灾害的负担,沿湖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据麻智辉介绍,最终推动江西下决心推动大坝工程的原因是,从2005年开始,鄱阳湖持续出现低枯水位,由此引发了湿地干枯、生物退化、越冬候鸟减少等三个方面的生态问题。 . 在发达国家还会有生态补偿一说,但是中国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而随着全国各地区域经济的兴起,江西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机会,在鄱阳湖上做文章成了唯一选择。 江西的规划迎来了一片反对声:首先是来自长江中下游的上海、湖北、安徽等省担忧一旦鄱阳湖建坝,到了枯水期江西不开闸供水;而来自环保、生态学研究者担心的则是因水位长年维持深度在14米左右,会造成原有的湿地面积大大缩减,候鸟觅食困难,同时也担心洄游鱼繁殖规律受到影响,导致长江鱼类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江西省一位反对建大坝的研究者也认为:“这就像当年修建其他的大坝一样,大坝修起来了,其积极的效应得到实现,但与此同时,大坝的上下游连续几年出现的大水或者大旱等极端情况,谁也不能简单地说就与修大坝无关,毕竟是硬生生地破坏了已经延续成千上万年的自然生态。” 麻智辉认为大坝上马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在大坝的高度上还存在比较大争议。江西方面希望大坝的高度至少能有16米或以上,但根据研究者的论证,大坝高度达到或超过18米,鄱阳湖原有的湿地将全部消失,16米到18米之间,保留湿地能满足鸟类栖息,而低于14米,修大坝就没有意义了。 (摘自《经济观察报》)
全文:汪言安 7月20日晚,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总)紧急发布消息:受长江上中游来水影响,长江江西段、鄱阳湖未来20天仍将维持高水位。而自7月13日以来,江西已有18座千亩以上圩堤出险。 “长江汛期要来了,水位肯定会大幅上升倒灌到鄱阳湖,不知会不会继续下雨,后面的日子还很难啊。’早在7月5日,家住鄱阳湖沿岸星子县的73岁老渔民许錾担忧地说。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他的担忧就变成了现实。从7月12日起,星子县再次迎来大暴雨。 星子县地处鄱阳湖北岸,是鄱阳湖沿岸水域面积最大的湖区之一。因为地理上与长江相近,星子县是长江洪水大小的最先感受者。 在许錾这位已经有着60多年捕鱼经历的老渔民记忆中,每年的汛期,湖上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大水连年,也让环湖靠水为生的居民长时间面临贫困的窘态。“十汛九淹。早季稻基本种不了,另外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洪水一来成灾,洪水一走就成旱。水来了,我们得往后躲,水走了,我们又往前移。总是这样的反复。’许錾无奈地说。 “守着几千平方公里的水域湖面,但环湖的县基本上都是江西省最穷的地方,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成了这里湖民真正的鸡肋,让他们进退两难。”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如此总结。 面对这些反复的洪水干旱和难以琢磨的自然规律,许錾和他的乡亲们对江西省前几年一直在提的“湖口处修建拦水大坝”设想充满着期待。 许錾所说的“拦水大坝”正是江西上上下下都在努力争取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这个工程的关键点是在鄱阳湖与长江的入口处修建一座大坝,而这将可能改变鄱阳湖这座通江淡水湖的原生态。 大坝具体位置在鄱阳湖昌都县屏峰山,星子县的长岭,左右两山之间仅相隔2.8公里,为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之处。 麻智辉认为,一旦大坝能建起来,对环湖沿岸的老百姓肯定是有百利无一害,至少能够依托水资源找到发家致富的机会。麻智辉也是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认为“江西已经错过了几次的发展机会了,围着一湖清水,却不能将其变成发展的资源,确实让江西人有些不甘心。” 一直以来,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为上游下游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多,江西本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沾上水资源的光,反而还因此承受自然灾害的负担,沿湖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据麻智辉介绍,最终推动江西下决心推动大坝工程的原因是,从2005年开始,鄱阳湖持续出现低枯水位,由此引发了湿地干枯、生物退化、越冬候鸟减少等三个方面的生态问题。 . 在发达国家还会有生态补偿一说,但是中国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而随着全国各地区域经济的兴起,江西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机会,在鄱阳湖上做文章成了唯一选择。 江西的规划迎来了一片反对声:首先是来自长江中下游的上海、湖北、安徽等省担忧一旦鄱阳湖建坝,到了枯水期江西不开闸供水;而来自环保、生态学研究者担心的则是因水位长年维持深度在14米左右,会造成原有的湿地面积大大缩减,候鸟觅食困难,同时也担心洄游鱼繁殖规律受到影响,导致长江鱼类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江西省一位反对建大坝的研究者也认为:“这就像当年修建其他的大坝一样,大坝修起来了,其积极的效应得到实现,但与此同时,大坝的上下游连续几年出现的大水或者大旱等极端情况,谁也不能简单地说就与修大坝无关,毕竟是硬生生地破坏了已经延续成千上万年的自然生态。” 麻智辉认为大坝上马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在大坝的高度上还存在比较大争议。江西方面希望大坝的高度至少能有16米或以上,但根据研究者的论证,大坝高度达到或超过18米,鄱阳湖原有的湿地将全部消失,16米到18米之间,保留湿地能满足鸟类栖息,而低于14米,修大坝就没有意义了。 (摘自《经济观察报》)
关于井冈山主动对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李奎联 王井华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市  调查  经济区建设  《规划》  对接  经济社会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十一届全国人大 
描述: 从井冈山市以往的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期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
全文: 从井冈山市以往的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期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
应用生态系统方法研究鄱阳湖枯水调节
作者: 胡振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方法  枯水调节 
描述: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持续时间延长,导致水质恶化、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候鸟栖息地受到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农田灌溉、航运和水产捕捞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变鄱阳湖枯水期持续处于低水位状态,确保江湖水系健康,利用生态系统方法,提出了鄱阳湖枯水调节的基本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调枯不调洪;从整体出发,做到江湖两利;以简单工程进行调节,趋利避害;保持工程运用的灵活性,实施适应性管理。同时,初步规划了鄱阳湖枯水调节工程的地点、规模和运行方式。作为一个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水利工程具有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安全,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候鸟越冬条件,缓解长江下游枯水期低水位状态和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效益。
全文: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持续时间延长,导致水质恶化、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候鸟栖息地受到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农田灌溉、航运和水产捕捞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变鄱阳湖枯水期持续处于低水位状态,确保江湖水系健康,利用生态系统方法,提出了鄱阳湖枯水调节的基本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调枯不调洪;从整体出发,做到江湖两利;以简单工程进行调节,趋利避害;保持工程运用的灵活性,实施适应性管理。同时,初步规划了鄱阳湖枯水调节工程的地点、规模和运行方式。作为一个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水利工程具有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安全,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候鸟越冬条件,缓解长江下游枯水期低水位状态和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效益。
鄱阳湖沙山地区沙化土地特征及成因分析
作者: 丁明军 郑林 聂勇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沙化  沙山  鄱阳湖  成因 
描述:历史背景、当代气候特征以及鄱阳湖水位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沙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该地区土地沙化趋于变好态势;(2)历史上的海平面变化及气候特征成为鄱阳湖沙山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沙山又为
全文:历史背景、当代气候特征以及鄱阳湖水位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沙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该地区土地沙化趋于变好态势;(2)历史上的海平面变化及气候特征成为鄱阳湖沙山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沙山又为
江西核电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作者: 刘力章 谢小兵  来源:中外能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厂址保护  清洁能源  低碳经济  江西核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绿色崛起 
描述:核电运输要求,可供核电选址的地域较广,人口分布也有利于核电选址。此外,江西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铀资源储量和开采量占全国的1/3和1/2,这对江西发展核电极为有利。建议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着重保护好江西省核电厂址资源。
全文:核电运输要求,可供核电选址的地域较广,人口分布也有利于核电选址。此外,江西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铀资源储量和开采量占全国的1/3和1/2,这对江西发展核电极为有利。建议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着重保护好江西省核电厂址资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 
描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格的空间开发管制和和谐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要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格的空间开发管制和和谐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要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上页 1 2 3 ... 24 25 26 ... 28 29 3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