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环鄱阳湖的民间信仰
作者: 扶松华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逊  鄱阳湖  老爷庙  康王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江西的内湖。鄱阳湖是逐步形成的,由江北转移到江南,鄱阳湖的地理演变的是地质运动造成的,但这种演变却影响到环鄱阳湖地区的民间信仰的形成和变迁。民间信仰有其广泛的内涵,本文根据环鄱阳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民间信仰的对象进行个案分析,以期了解民间信仰和鄱阳湖演变的关系。赣东北的老爷庙和赣抚平原上的许逊和康王。老爷庙直接在民间信仰的记录中,反映了鄱阳湖的演变;许逊则记载了江西人的共同意识和深远的影响;康王则记录在进贤县已经消亡的历史记忆中。在社会变迁中,老爷庙成为地域的固称和旅游的景点;许逊成为江西的福主,万寿宫不仅成为江西的会馆,还成为江西文化的象征;康王却在信仰上消逝,连建筑的遗存都没有了。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江西的内湖。鄱阳湖是逐步形成的,由江北转移到江南,鄱阳湖的地理演变的是地质运动造成的,但这种演变却影响到环鄱阳湖地区的民间信仰的形成和变迁。民间信仰有其广泛的内涵,本文根据环鄱阳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民间信仰的对象进行个案分析,以期了解民间信仰和鄱阳湖演变的关系。赣东北的老爷庙和赣抚平原上的许逊和康王。老爷庙直接在民间信仰的记录中,反映了鄱阳湖的演变;许逊则记载了江西人的共同意识和深远的影响;康王则记录在进贤县已经消亡的历史记忆中。在社会变迁中,老爷庙成为地域的固称和旅游的景点;许逊成为江西的福主,万寿宫不仅成为江西的会馆,还成为江西文化的象征;康王却在信仰上消逝,连建筑的遗存都没有了。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鄱阳湖枯水现象的水文分析及湿地生态系统响应研究
作者: 林玉茹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文长序列分析  鄱阳湖  枯水位  监督分类  遥感  湿地  EMD 
描述:吴淞高程10m以下枯水位持续3月之久,低于9m、8m枯水位的天数比最干旱的1963年还长,2007年8m以下水位时间维持近一个月。持续低水位使湖泊水质劣、草洲植物群落退化、水生生物和越冬候鸟大量减少
全文:吴淞高程10m以下枯水位持续3月之久,低于9m、8m枯水位的天数比最干旱的1963年还长,2007年8m以下水位时间维持近一个月。持续低水位使湖泊水质劣、草洲植物群落退化、水生生物和越冬候鸟大量减少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及其运营问题研究
作者: 张竹君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运营问题  生态资本 
描述: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全文: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资本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唯一没有富营养的湖泊,其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环鄱阳湖的民间信仰
作者: 扶松华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逊  鄱阳湖  老爷庙  康王 
描述: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江西的内湖。鄱阳湖是逐步形成的,由江北转移到江南,鄱阳湖的地理演变的是地质运动造成的,但这种演变却影响到环鄱阳湖地区的民间信仰的形成和变迁。民间信仰有其广泛的内涵,本文根据环鄱阳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民间信仰的对象进行个案分析,以期了解民间信仰和鄱阳湖演变的关系。赣东北的老爷庙和赣抚平原上的许逊和康王。老爷庙直接在民间信仰的记录中,反映了鄱阳湖的演变;许逊则记载了江西人的共同意识和深远的影响;康王则记录在进贤县已经消亡的历史记忆中。在社会变迁中,老爷庙成为地域的固称和旅游的景点;许逊成为江西的福主,万寿宫不仅成为江西的会馆,还成为江西文化的象征;康王却在信仰上消逝,连建筑的遗存都没有了。
全文: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江西的内湖。鄱阳湖是逐步形成的,由江北转移到江南,鄱阳湖的地理演变的是地质运动造成的,但这种演变却影响到环鄱阳湖地区的民间信仰的形成和变迁。民间信仰有其广泛的内涵,本文根据环鄱阳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民间信仰的对象进行个案分析,以期了解民间信仰和鄱阳湖演变的关系。赣东北的老爷庙和赣抚平原上的许逊和康王。老爷庙直接在民间信仰的记录中,反映了鄱阳湖的演变;许逊则记载了江西人的共同意识和深远的影响;康王则记录在进贤县已经消亡的历史记忆中。在社会变迁中,老爷庙成为地域的固称和旅游的景点;许逊成为江西的福主,万寿宫不仅成为江西的会馆,还成为江西文化的象征;康王却在信仰上消逝,连建筑的遗存都没有了。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 刘息冕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位变化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功能摄食类群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描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到沙湖大型底栖动物72种,隶属于7纲25科55属,其中相对重要性指数较高的种类为尼氏癞颤蚓Spirosperma nikolskyi、梨形环棱螺Bellamya
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到沙湖大型底栖动物72种,隶属于7纲25科55属,其中相对重要性指数较高的种类为尼氏癞颤蚓Spirosperma nikolskyi、梨形环棱螺Bellamya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鄱阳湖枯水现象的水文分析及湿地生态系统响应研究
作者: 林玉茹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文长序列分析  鄱阳湖  枯水位  监督分类  遥感  湿地  EMD 
描述:吴淞高程10m以下枯水位持续3月之久,低于9m、8m枯水位的天数比最干旱的1963年还长,2007年8m以下水位时间维持近一个月。持续低水位使湖泊水质劣、草洲植物群落退化、水生生物和越冬候鸟大量减少
全文:吴淞高程10m以下枯水位持续3月之久,低于9m、8m枯水位的天数比最干旱的1963年还长,2007年8m以下水位时间维持近一个月。持续低水位使湖泊水质劣、草洲植物群落退化、水生生物和越冬候鸟大量减少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作者: 罗静伟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鄱阳湖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文: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天然湿地以及环湖12个县(市区)的非湿地部分行政区是其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不仅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节器,同时也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洪水、干旱、水质污染、物种量减少、植被退化、血吸虫疫反复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显现,不仅影响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制约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亟须实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协调鄱阳湖湿地境保护与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在综述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论述并分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修正的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临界安全水平,在2004-2009年间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现已接近较安全水平。但这数据向好并非生态系统压力减轻和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所致,而是由于鄱阳湖区经济发展较快提升治理能力,和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致。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洪水和干旱威胁、水环境恶化、湿地功能退化、物种数量减少、血吸虫疫情反复等。基于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特征和鄱阳湖湿地现有管理措施及体制,构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鄱阳湖湿地实施综合管理,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监控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广开募资渠道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与公众参与鄱阳湖湿地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上页 1 2 3 ... 25 26 27 ... 37 38 3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