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水面蒸发量的确定
作者: 闵骞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气象资料  经验公式  计算方法  鄱阳湖  水面蒸发 
描述:鄱阳湖因湖面面积大,且地处亚热带,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均很大,准确计算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对水资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1987年都昌蒸发实验站漂浮蒸发资料,确定了陆地(地面)E601,φ80,φ203种蒸发器的计算系数。此外,用计算的自然水体蒸发量推求了3种经验公式的参数,使资料系列延长到35年。利用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康山气象站1960~1994年的气象资料,用不同方法计算了鄱阳湖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蒸发水量,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全文:鄱阳湖因湖面面积大,且地处亚热带,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均很大,准确计算蒸发量和蒸发水量对水资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1987年都昌蒸发实验站漂浮蒸发资料,确定了陆地(地面)E601,φ80,φ203种蒸发器的计算系数。此外,用计算的自然水体蒸发量推求了3种经验公式的参数,使资料系列延长到35年。利用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康山气象站1960~1994年的气象资料,用不同方法计算了鄱阳湖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蒸发水量,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鄱阳湖湖区似大地水准精化研究
作者: 彭祥国 万先斌 王海龙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鄱阳湖  GPS  似大地水准面  PSO 
描述: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用于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通过合理选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经鄱阳湖湖区地理测量所得资料进行验证,并与根据
全文: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用于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通过合理选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经鄱阳湖湖区地理测量所得资料进行验证,并与根据
明末以降鄱阳湖地区“水面权”之分化与转让:以“卖湖契”和“租湖字”为中心
作者: 刘诗古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渔民文书  清代  永佃  鄱阳湖  水面权 
描述:在产权形态上,"湖权"可分为"水面权"和"湖地权"。由于鄱阳湖是个典型的季节性湖泊,存在两个变动的物理"表面"。在"春泛渺水"时"湖权"主要表现为"水面权",但是"冬干现洲"之后"水面权"与"湖地权"兼而有之。明末以降,鄱阳湖地区存在一个活跃的"水面权"交易市场。由于水面不能像土地一样进行空间上的物理分割,"水面权"的交易无法以面积为单位进行,只能以虚拟的"股"或"分"为单位进行转让。在清代,"水面权"的交易主要有一般租佃、永佃和杜卖三种形式。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永佃"这一概念不仅存在于民间社会,而且"永佃"这种交易形式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只不过,这种"永佃"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而是受到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所致。
全文:在产权形态上,"湖权"可分为"水面权"和"湖地权"。由于鄱阳湖是个典型的季节性湖泊,存在两个变动的物理"表面"。在"春泛渺水"时"湖权"主要表现为"水面权",但是"冬干现洲"之后"水面权"与"湖地权"兼而有之。明末以降,鄱阳湖地区存在一个活跃的"水面权"交易市场。由于水面不能像土地一样进行空间上的物理分割,"水面权"的交易无法以面积为单位进行,只能以虚拟的"股"或"分"为单位进行转让。在清代,"水面权"的交易主要有一般租佃、永佃和杜卖三种形式。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永佃"这一概念不仅存在于民间社会,而且"永佃"这种交易形式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只不过,这种"永佃"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而是受到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所致。
基于卫星雷达数据的鄱阳湖湿地水面检测与淹露分析
作者: 徐怡波 赖锡军 周春国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滞后效应  淹没区域  主成分分析法  合成孔径雷达  log算子 
描述: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为例,对多时相、多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ENVISAT ASAR)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分量影像,其中次要分量波段包含大部分的局部变异信息,使用主成分分量波段和log算子提取了ASAR影像中湿地淹没变化信息.结果表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对外湖水位变化有滞后效应,但总体上,其淹没变化仍显著地受到鄱阳湖外湖洪水的影响.与分类后检测法、分类前变化探测法等方法相比,所采用的变化检测方法可得到更为理想的ASAR影像湿地淹没变化信息提取的精度.使用同极化/交叉极化组合模式的ASAR数据对水面变化检测的精度明显优于同极化波段(HH/VV)组合的数据.
全文: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为例,对多时相、多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ENVISAT ASAR)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分量影像,其中次要分量波段包含大部分的局部变异信息,使用主成分分量波段和log算子提取了ASAR影像中湿地淹没变化信息.结果表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对外湖水位变化有滞后效应,但总体上,其淹没变化仍显著地受到鄱阳湖外湖洪水的影响.与分类后检测法、分类前变化探测法等方法相比,所采用的变化检测方法可得到更为理想的ASAR影像湿地淹没变化信息提取的精度.使用同极化/交叉极化组合模式的ASAR数据对水面变化检测的精度明显优于同极化波段(HH/VV)组合的数据.
基于卫星雷达数据的鄱阳湖湿地水面检测与淹露分析
作者: 徐怡波 赖锡军 周春国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滞后效应  淹没区域  主成分分析法  合成孔径雷达  log算子 
描述: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为例,对多时相、多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ENVISAT ASAR)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分量影像,其中次要分量波段包含大部分的局部变异信息,使用主成分分量波段和log算子提取了ASAR影像中湿地淹没变化信息.结果表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对外湖水位变化有滞后效应,但总体上,其淹没变化仍显著地受到鄱阳湖外湖洪水的影响.与分类后检测法、分类前变化探测法等方法相比,所采用的变化检测方法可得到更为理想的ASAR影像湿地淹没变化信息提取的精度.使用同极化/交叉极化组合模式的ASAR数据对水面变化检测的精度明显优于同极化波段(HH/VV)组合的数据.
全文: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为例,对多时相、多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ENVISAT ASAR)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分量影像,其中次要分量波段包含大部分的局部变异信息,使用主成分分量波段和log算子提取了ASAR影像中湿地淹没变化信息.结果表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对外湖水位变化有滞后效应,但总体上,其淹没变化仍显著地受到鄱阳湖外湖洪水的影响.与分类后检测法、分类前变化探测法等方法相比,所采用的变化检测方法可得到更为理想的ASAR影像湿地淹没变化信息提取的精度.使用同极化/交叉极化组合模式的ASAR数据对水面变化检测的精度明显优于同极化波段(HH/VV)组合的数据.
鄱阳湖对典型天气过程的影响及近地面边界层特征研究
作者: 傅敏宁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杂地表  边界层  强天气  鄱阳湖  湖效应 
描述:地区典型天气条件下的近地面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特征。通过1980-2008年期间气象资料分析,发现鄱阳湖地区发生湖效应降水事件33次。湖效应降水发生
全文:地区典型天气条件下的近地面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特征。通过1980-2008年期间气象资料分析,发现鄱阳湖地区发生湖效应降水事件33次。湖效应降水发生
鄱阳湖对典型天气过程的影响及近地面边界层特征研究
作者: 傅敏宁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杂地表  边界层  强天气  鄱阳湖  湖效应 
描述:地区典型天气条件下的近地面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特征。通过1980-2008年期间气象资料分析,发现鄱阳湖地区发生湖效应降水事件33次。湖效应降水发生
全文:地区典型天气条件下的近地面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特征。通过1980-2008年期间气象资料分析,发现鄱阳湖地区发生湖效应降水事件33次。湖效应降水发生
鄱阳湖对典型天气过程的影响及近地面边界层特征研究
作者: 傅敏宁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杂地表  边界层  强天气  鄱阳湖  湖效应 
描述:地区典型天气条件下的近地面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特征。通过1980-2008年期间气象资料分析,发现鄱阳湖地区发生湖效应降水事件33次。湖效应降水发生
全文:地区典型天气条件下的近地面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特征。通过1980-2008年期间气象资料分析,发现鄱阳湖地区发生湖效应降水事件33次。湖效应降水发生
鄱阳湖HJ卫星CCD影像水面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 张伟 陈晓玲 张媛 田礼乔 蔡晓斌 陆建忠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体提取  鄱阳湖  水面积  HJCCD 
描述:(NIR))与绿光/近红外反射率比(ρrc(Green)/ρrc(NIR))相结合的水体提取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影像水体的提取精度.利用2008年9月~2011年12月151景无云HJ-1A/1B卫星CCD
全文:(NIR))与绿光/近红外反射率比(ρrc(Green)/ρrc(NIR))相结合的水体提取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影像水体的提取精度.利用2008年9月~2011年12月151景无云HJ-1A/1B卫星CCD
鄱阳湖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一次强降水过程的近地面边界层特征
作者: 傅敏宁 郑有飞 邓玮 刘熙明  来源: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地表通量  强降水  近地面边界层 
描述:使用鄱阳湖北部70m气象塔湍流和梯度观测数据,分析了2011年6月6日夜间一次暴雨过程中近地面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高空低槽和西南急流的天气背景下,受鄱阳湖复杂地表影响产生的局地性强降水。强降水发生前受东南暖平流影响,近地面边界层中水汽累积,不稳定性增加;强降水过程中,近地层感热、潜热通量迅速增加,同时,近地面层湍流动量通量下传和水平输送增加,鄱阳湖的水汽输送加强降水强度。另外,强降水过程中,近地面湍流动能迅速增大并达到最大值,而平均动能的增大发生在强降水结束后,表明地表作用明显,近地面边界层的湍流场为暴雨提供动力条件。尺度分析表明,强降水前,中尺度动量通量占主要地位,降水过程中湍流动量通量显著加强。
全文:使用鄱阳湖北部70m气象塔湍流和梯度观测数据,分析了2011年6月6日夜间一次暴雨过程中近地面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高空低槽和西南急流的天气背景下,受鄱阳湖复杂地表影响产生的局地性强降水。强降水发生前受东南暖平流影响,近地面边界层中水汽累积,不稳定性增加;强降水过程中,近地层感热、潜热通量迅速增加,同时,近地面层湍流动量通量下传和水平输送增加,鄱阳湖的水汽输送加强降水强度。另外,强降水过程中,近地面湍流动能迅速增大并达到最大值,而平均动能的增大发生在强降水结束后,表明地表作用明显,近地面边界层的湍流场为暴雨提供动力条件。尺度分析表明,强降水前,中尺度动量通量占主要地位,降水过程中湍流动量通量显著加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