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
中西文人归隐行为的文化阐释:陶渊明与梭罗之归隐行为比较
-
作者:
王国喜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跨文化交流 文化传统 梭罗 陶渊明
-
描述:文化传统的部分异同点。探究比较二人行隐逸为的思想渊源将有利于推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事业。
-
全文:文化传统的部分异同点。探究比较二人行隐逸为的思想渊源将有利于推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事业。
-
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品牌
-
作者:
李玉英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品牌 鄱阳湖 高峰论坛 生态经济区 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 市领导 文化工作者
-
描述:尊敬的孙家正副主席、郑欣淼副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七月流火的江西,迎来了江西老表期盼已久的激动时刻,群贤毕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聚集了关心文化发展的领导和专家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省文化工作者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今天论坛的省市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慰问!
-
全文:尊敬的孙家正副主席、郑欣淼副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七月流火的江西,迎来了江西老表期盼已久的激动时刻,群贤毕至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聚集了关心文化发展的领导和专家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省文化工作者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今天论坛的省市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慰问!
-
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品牌
-
作者:
李玉英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城市文化 文化特色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经济区 文化产业 鄱阳湖区域 文化资源 江西 协调发展
-
描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全省文化战线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主动地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切实为鄱阳湖生态经
-
全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全省文化战线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主动地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切实为鄱阳湖生态经
-
鄱阳湖与长江水沙通量变化特征分析
-
作者:
罗小平 郑林 齐述华 顾中宇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江 水 鄱阳湖 沙通量 特征分析
-
描述:利用1956~2005年湖口水文站水、沙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鄱阳湖和长江水沙通量的年代、年际、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水、沙通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鄱阳湖入江水通量的年代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入江水通量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21世纪初则呈递减趋势;而沙通量在20世纪50~90年代间有明显的递减趋势,2000年以来呈明显的递增趋势。②水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较大,但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远大于水通量。③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鄱阳湖入江水通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汛期,其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8%以上。由于长江水倒灌,鄱阳湖入江的沙通量与水通量变化不一致,输沙量多集中于春夏两季,特别集中于鄱阳湖与长江汛期的间隔期3~4月份。④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相关性较低,但是枯水期至汛期前期的水沙通量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
-
全文:利用1956~2005年湖口水文站水、沙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鄱阳湖和长江水沙通量的年代、年际、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水、沙通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鄱阳湖入江水通量的年代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入江水通量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21世纪初则呈递减趋势;而沙通量在20世纪50~90年代间有明显的递减趋势,2000年以来呈明显的递增趋势。②水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较大,但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远大于水通量。③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鄱阳湖入江水通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汛期,其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8%以上。由于长江水倒灌,鄱阳湖入江的沙通量与水通量变化不一致,输沙量多集中于春夏两季,特别集中于鄱阳湖与长江汛期的间隔期3~4月份。④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相关性较低,但是枯水期至汛期前期的水沙通量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欠发达地区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模式的探索
-
作者:
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化 经济发展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经济生态化
-
描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合理协调两者关系是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主张
-
全文: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合理协调两者关系是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主张
-
鄱阳湖湖滨十万年来沙山的演化
-
作者:
任黎秀 和艳 杨达源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粒度分析 沙山 鄱阳湖 风力
-
描述:鄱阳湖湖滨及湖口-彭泽段长江南岸有成群沙垄、沙山分布。2005年调查发现,可分为4个风成沙山期及7类沉积物。4个风成沙山期分别为95ka B.P.的老红沙山期、46ka B.P.的红沙山期、27kaB.P.~15ka B.P.左右的黄沙山期、250年来的近代沙山期。此外还有温暖时期沟谷里水动力作用下的次生堆积,湖滩上的风蚀残余沙以及黄沙山表面现代松散沙。比较不同时期风沙沉积的粒度组成,4个时期的风力大小基本呈现黄沙山期近代沙山期红沙山期老红沙山期的状态,以上特点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多个亚冰期全球气候寒冷程度的变化具有可比性。
-
全文:鄱阳湖湖滨及湖口-彭泽段长江南岸有成群沙垄、沙山分布。2005年调查发现,可分为4个风成沙山期及7类沉积物。4个风成沙山期分别为95ka B.P.的老红沙山期、46ka B.P.的红沙山期、27kaB.P.~15ka B.P.左右的黄沙山期、250年来的近代沙山期。此外还有温暖时期沟谷里水动力作用下的次生堆积,湖滩上的风蚀残余沙以及黄沙山表面现代松散沙。比较不同时期风沙沉积的粒度组成,4个时期的风力大小基本呈现黄沙山期近代沙山期红沙山期老红沙山期的状态,以上特点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多个亚冰期全球气候寒冷程度的变化具有可比性。
-
基于时序NDVI数据的鄱阳湖流域常绿覆被季节性变化特征
-
作者:
汪权方 李家永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季节变化 鄱阳湖流域 NDVI 常绿覆被
-
描述:选择位于红壤丘陵区的鄱阳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 km×1 km分辨率的时序SPOT4-VEGETATION数据,对流域内典型土地覆被--常绿覆被的绿度值、峰值、谷值、年均NDVI(NDVI-I
-
全文:选择位于红壤丘陵区的鄱阳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 km×1 km分辨率的时序SPOT4-VEGETATION数据,对流域内典型土地覆被--常绿覆被的绿度值、峰值、谷值、年均NDVI(NDVI-I
-
风从鄱湖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
-
作者:
中华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中国文化 文化视角 文化底蕴 科学发展观 鄱阳湖 文化建设 生态经济区建设 江西 文化繁荣
-
描述:7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政协教文卫体委、省文化厅举办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作了的演讲,省委书记苏荣到会致辞.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在论坛共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大计,共商江西科学发展、文化繁荣盛举.
-
全文:7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政协教文卫体委、省文化厅举办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作了的演讲,省委书记苏荣到会致辞.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在论坛共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大计,共商江西科学发展、文化繁荣盛举.
-
丰水期鄱阳湖氮磷含量变化及来源分析
-
作者:
王毛兰 胡春华 周文斌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鄱阳湖 磷 丰水期 氮
-
描述:)分别出现在地下水和城市污水中。鄱阳湖水体氮负荷较大,N/P比值远大于7:1。受滞留区及赣江和修水补给的影响,鄱阳湖主河道氮含量变化从上游至下游呈总体上升趋势。鄱阳湖湖体氮含量以下游最高,滞留区次之
-
全文:)分别出现在地下水和城市污水中。鄱阳湖水体氮负荷较大,N/P比值远大于7:1。受滞留区及赣江和修水补给的影响,鄱阳湖主河道氮含量变化从上游至下游呈总体上升趋势。鄱阳湖湖体氮含量以下游最高,滞留区次之
-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路径探析
-
作者:
刘遵海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化 机制创新 环鄱阳湖 生态 发展路径
-
描述:推进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是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举。文章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发展路径、发展动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以生态建设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设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环鄱阳湖城市圈的设想。
-
全文:推进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是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举。文章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发展路径、发展动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以生态建设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设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环鄱阳湖城市圈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