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中华龙舟大赛与举办地双向选择研究:以鄱阳湖站为例
作者: 熊学敏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举办地  双向选择  中小城市  中华龙舟大赛 
描述:探讨,进而拟合设计出相应的“中华龙舟大赛及其举办地双向选择模型”,并以鄱阳县城与中华龙舟大赛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龙舟竞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全文:探讨,进而拟合设计出相应的“中华龙舟大赛及其举办地双向选择模型”,并以鄱阳县城与中华龙舟大赛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龙舟竞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鄱阳湖四种水鸟的栖息地利用与水深和食物的关系
作者: 张笑辰 金斌松 陈家宽 吴建东 刘观华 马志军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深  沙湖  鄱阳湖  生态位  白鹤  冬芽  东方白鹳  白琵鹭  小天鹅 
描述: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全文: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新干县商代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研究
作者: 黄蓉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  审美意志  纹饰  造型  新干县青铜器 
描述:新干县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为其它地区所罕见,仅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中原殷墟妇好墓可与之相媲美,属吴城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首先概述了新干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当地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重点对新干县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进行梳理分析,其次结合相关时代背景,把握住新干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中的内在意蕴与审美风尚,最后以归纳蕴藏在其造型和纹饰中的权力与审美意志总结全文。此次新干县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在造型和纹饰上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强烈影响。有些器物与商前期器物非常相似,体现出殷墟时期的风格,也出土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青铜器,如簋、豆等假腹造型、扁形鼎足及耳的立雕动物造型、虎形造型的青铜器等。它们不仅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当地早期奴隶社会统治者的权利与地位,更展示了新干县青铜器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因此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
全文:新干县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为其它地区所罕见,仅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中原殷墟妇好墓可与之相媲美,属吴城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首先概述了新干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当地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重点对新干县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进行梳理分析,其次结合相关时代背景,把握住新干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中的内在意蕴与审美风尚,最后以归纳蕴藏在其造型和纹饰中的权力与审美意志总结全文。此次新干县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在造型和纹饰上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强烈影响。有些器物与商前期器物非常相似,体现出殷墟时期的风格,也出土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青铜器,如簋、豆等假腹造型、扁形鼎足及耳的立雕动物造型、虎形造型的青铜器等。它们不仅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当地早期奴隶社会统治者的权利与地位,更展示了新干县青铜器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因此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
鄱阳湖夏候鸟小白鹭对环境样品中重金属的富集研究
作者: 夏秋烨 倪才英 赵中华 宋鹏飞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鄱阳湖  小白鹭 
描述:元素对其食物的富集系数>1,构成富集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不构成富集,但小白鹭羽毛和蛋壳中的各重金属元素对水样的富集系数为146.28~8 006.10,富集程度较高。而水体样品中的各重金属在小白鹭食物样品中均存在富集,系数高达517.16~14 219.37。
全文:元素对其食物的富集系数>1,构成富集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不构成富集,但小白鹭羽毛和蛋壳中的各重金属元素对水样的富集系数为146.28~8 006.10,富集程度较高。而水体样品中的各重金属在小白鹭食物样品中均存在富集,系数高达517.16~14 219.37。
基于HJ-1A/1B卫星TVDI的干旱遥感监测研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作者: 韩杏杏 陈晓玲 秦超 冯炼 田礼乔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TVDI  E  AMSR  干旱监测  鄱阳湖流域  HJ卫星 
描述:针对鄱阳湖流域2011年春季出现的特大旱情,利用2011年3~6月HJ-1A/1B卫星CCD影像计算NDVI,结合同步HJ-1B卫星IRS数据计算的地表温度信息,构建NDVI-LST空间,获取
全文:针对鄱阳湖流域2011年春季出现的特大旱情,利用2011年3~6月HJ-1A/1B卫星CCD影像计算NDVI,结合同步HJ-1B卫星IRS数据计算的地表温度信息,构建NDVI-LST空间,获取
基于博弈视角的鄱阳湖流域经济协调机制及路径选择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陈美球 陆张维 韩昊英 方明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路径选择  均衡发展  协调机制  流域经济 
描述:了流域经济协调机制构建框架,构建了组织结构效率帕累托最优的政策优化路径,为实现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现象不仅是由于上中下游是寻求
全文:了流域经济协调机制构建框架,构建了组织结构效率帕累托最优的政策优化路径,为实现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现象不仅是由于上中下游是寻求
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
作者: 袁芳凯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气  生境  集群  年龄  鄱阳湖白鹤 
描述:本研究于2012年1月-3月和2012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
全文:本研究于2012年1月-3月和2012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
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
作者: 袁芳凯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气  生境  集群  年龄  鄱阳湖白鹤 
描述:本研究于2012年1月-3月和2012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
全文:本研究于2012年1月-3月和2012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
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
作者: 袁芳凯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气  生境  集群  年龄  鄱阳湖白鹤 
描述:本研究于2012年1月-3月和2012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
全文:本研究于2012年1月-3月和2012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
鄱阳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长距离传输潜力模拟
作者: 弓晓峰 向洪锐 陈春丽 周文斌 王佳佳 刘春英 曾艳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总持久性  鄱阳湖  长距离迁移潜力  TaPL3模型 
描述:利用TaPL3模型模拟研究了鄱阳湖5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长距离迁移潜力(LRTP)和总持久性(Pov),比较了不同污染物特征迁移距离(CTD)和Pov的大小,并以p,p’-DDT为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p,p’-DDT、γ-HCH、HCB、PCP和2,3,7,8-TCDD排放到大气中,特征迁移距离(CTDAir)在432 km(2,3,7,8-TCDD)~86479 km(HCB)之间,总持久性(PovAir)在85.6 d(PCP)~2231 d(HCB)之间,土壤相是POPs的主要归宿,约占72.0%;排放到水体中,特征迁移距离(CTDWater)在4207 km(PCP)~1.19×105km(γ-HCH)之间,总持久性(PovWater)在103 d(PCP)~2890 d(HCB)之间,沉积物相是POPs的主要归宿,约占52.5%.环境介质中的半衰期和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是影响污染物CTD和Pov的主要理化性质参数.与同类研究相比,相关POPs在鄱阳湖的CTDAir处于中间水平,但CTDWater偏高,这与鄱阳湖的水体深度和水体流速这两个对CTDWater影响显著的参数较其它研究区域高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利用TaPL3模型模拟研究了鄱阳湖5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长距离迁移潜力(LRTP)和总持久性(Pov),比较了不同污染物特征迁移距离(CTD)和Pov的大小,并以p,p’-DDT为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p,p’-DDT、γ-HCH、HCB、PCP和2,3,7,8-TCDD排放到大气中,特征迁移距离(CTDAir)在432 km(2,3,7,8-TCDD)~86479 km(HCB)之间,总持久性(PovAir)在85.6 d(PCP)~2231 d(HCB)之间,土壤相是POPs的主要归宿,约占72.0%;排放到水体中,特征迁移距离(CTDWater)在4207 km(PCP)~1.19×105km(γ-HCH)之间,总持久性(PovWater)在103 d(PCP)~2890 d(HCB)之间,沉积物相是POPs的主要归宿,约占52.5%.环境介质中的半衰期和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是影响污染物CTD和Pov的主要理化性质参数.与同类研究相比,相关POPs在鄱阳湖的CTDAir处于中间水平,但CTDWater偏高,这与鄱阳湖的水体深度和水体流速这两个对CTDWater影响显著的参数较其它研究区域高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POPs的环境过程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