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湿地生态演变驱动力及数字湿地调控体系
作者: 吴勰 王振兴 周航宇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  驱动作用  数字湿地  调控体系  湿地演变 
描述:基于数字湿地的构建对于实现湿地资源信息共享、湿地环境保护、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及流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多时相、长时段遥感动态监测解译、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等技术,系统剖析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退化机理及其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鄱阳湖湿地发生显著的不合理演变,主要表现在:土地逐渐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旱涝趋于频发,水体污染加剧,生物资源锐减,湿地退化严重。深入探讨湿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宏观政策引导、人口资源环境相互作用、气候生态水文互动耦合、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等关键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协调湿地与流域系统、内部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之间关系的数字湿地调控体系。
全文:基于数字湿地的构建对于实现湿地资源信息共享、湿地环境保护、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及流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多时相、长时段遥感动态监测解译、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等技术,系统剖析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退化机理及其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鄱阳湖湿地发生显著的不合理演变,主要表现在:土地逐渐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旱涝趋于频发,水体污染加剧,生物资源锐减,湿地退化严重。深入探讨湿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宏观政策引导、人口资源环境相互作用、气候生态水文互动耦合、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等关键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协调湿地与流域系统、内部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之间关系的数字湿地调控体系。
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
作者: 胡春华 童乐 万齐远 李美停 付春毅 周文斌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季节变化  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类型  环鄱阳湖 
描述:系统采集了鄱阳湖周边地下水,分析测定各单元的水化学参数.结果表明,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整体偏酸性,呈低矿化度,局部地区出现微咸水.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丰、枯水期的优势阴离子为HCO3-,阳离子为Ca2+和Mg2+.运用SPSS软件做离子相关性分析,各离子间均呈正相关性,说明可能有相同的来源.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整体表现为HCO3-Ca-Mg型,丰水期相对于枯水期出现较多的NO3-型和SO24-型水体,局部区域优势阴离子改变,出现了NO3-型、Cl-型地下水,可能受到农业化肥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整体上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受当地岩石类型的影响比较大,个别地区受人为的活动干扰较为强烈.
全文:系统采集了鄱阳湖周边地下水,分析测定各单元的水化学参数.结果表明,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整体偏酸性,呈低矿化度,局部地区出现微咸水.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丰、枯水期的优势阴离子为HCO3-,阳离子为Ca2+和Mg2+.运用SPSS软件做离子相关性分析,各离子间均呈正相关性,说明可能有相同的来源.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整体表现为HCO3-Ca-Mg型,丰水期相对于枯水期出现较多的NO3-型和SO24-型水体,局部区域优势阴离子改变,出现了NO3-型、Cl-型地下水,可能受到农业化肥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整体上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受当地岩石类型的影响比较大,个别地区受人为的活动干扰较为强烈.
鄱阳湖氮磷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研究
作者: 陈格君 周文斌 李美停 童乐 胡春华  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藻类群落  限制因子  鄱阳湖  氮磷营养盐  季节性演替 
描述:于2011年对鄱阳湖水体进行藻类群落的生态调查及理化数据测定,运用典范对应分析对鄱阳湖氮磷营养盐与藻类群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藻类生物量在春季(5.72mg/L)及秋季(5.12mg/L)出现2个峰值,最低值出现在夏季(3.41mg/L);氮磷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是在夏季出现最低值,冬季出现最高值,氮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氮磷比全年较高。藻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全年绿藻占优势,除此之外,蓝藻在春秋季占优势,硅藻在冬季占优势,其群落演替是导致藻类丰度与营养因子相关性出现季节性差异的重要原因;藻类群落的分布主要受总磷、硝氮、氨氮的影响,其中春秋季节氨氮与藻类群落分布的相关性大于硝氮,夏冬则反之。
全文:于2011年对鄱阳湖水体进行藻类群落的生态调查及理化数据测定,运用典范对应分析对鄱阳湖氮磷营养盐与藻类群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藻类生物量在春季(5.72mg/L)及秋季(5.12mg/L)出现2个峰值,最低值出现在夏季(3.41mg/L);氮磷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是在夏季出现最低值,冬季出现最高值,氮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氮磷比全年较高。藻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全年绿藻占优势,除此之外,蓝藻在春秋季占优势,硅藻在冬季占优势,其群落演替是导致藻类丰度与营养因子相关性出现季节性差异的重要原因;藻类群落的分布主要受总磷、硝氮、氨氮的影响,其中春秋季节氨氮与藻类群落分布的相关性大于硝氮,夏冬则反之。
“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
作者: 易利平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生态变化  1984  “环改血防”  1950  鄱阳湖区 
描述: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全文: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鄱阳湖流域生态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作者: 黄宽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GIS  生态环境  信息共享平台  鄱阳湖  数据库 
描述:结构设计、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等进行探讨和实现,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方面,主要从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出发,重点讨论其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实现鄱阳湖生态数据库智能高效的一化管理,具备实时
全文:结构设计、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等进行探讨和实现,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方面,主要从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出发,重点讨论其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实现鄱阳湖生态数据库智能高效的一化管理,具备实时
“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
作者: 易利平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生态变化  1984  “环改血防”  1950  鄱阳湖区 
描述: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全文: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鄱阳湖流域生态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作者: 黄宽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GIS  生态环境  信息共享平台  鄱阳湖  数据库 
描述:结构设计、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等进行探讨和实现,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方面,主要从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出发,重点讨论其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实现鄱阳湖生态数据库智能高效的一化管理,具备实时
全文:结构设计、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等进行探讨和实现,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方面,主要从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出发,重点讨论其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实现鄱阳湖生态数据库智能高效的一化管理,具备实时
“环改血防”与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1950--1984)
作者: 易利平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生态变化  1984  “环改血防”  1950  鄱阳湖区 
描述: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全文: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给江西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血防工作,建立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各阶层群众密切配合的严密的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湖区人民主要采取“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围湖造田、变水田为旱地,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开新填旧、铲除、火烧杂草,消灭钉螺”和“药物灭螺、管粪管水,避免群众接触有螺水体”等四项改变湖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1984年江西血防工作具有明显的“环境改造”的特点,它以消灭钉螺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以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环改血防”对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血吸虫病流行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防控效果,疫区的感染率降低,疫情压缩,有利于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优化了疫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了湖区水情恶化、洪涝不断、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鄱阳湖流域生态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作者: 黄宽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GIS  生态环境  信息共享平台  鄱阳湖  数据库 
描述:结构设计、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等进行探讨和实现,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方面,主要从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出发,重点讨论其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实现鄱阳湖生态数据库智能高效的一化管理,具备实时
全文:结构设计、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等进行探讨和实现,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方面,主要从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出发,重点讨论其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实现鄱阳湖生态数据库智能高效的一化管理,具备实时
夏季鄱阳湖上空对流系统减弱过程分析
作者: 傅敏宁 郑有飞 邹海波 刘熙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流活动  WRF模式  鄱阳湖  向外长波辐射  热通量 
描述:感热通量,即感热从大气向湖传递;两试验模拟的地面能量通量的差异导致鄱阳湖主体低层(950 hPa)的风场差异显著,即在鄱阳湖主体上空出现了一反气旋性环流,鄱阳湖对过境对流云团的减弱作用是该反气旋环流的辐散下沉造成的.
全文:感热通量,即感热从大气向湖传递;两试验模拟的地面能量通量的差异导致鄱阳湖主体低层(950 hPa)的风场差异显著,即在鄱阳湖主体上空出现了一反气旋性环流,鄱阳湖对过境对流云团的减弱作用是该反气旋环流的辐散下沉造成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