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重归鄱阳湖
作者: 陈世旭  来源:青苹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眼睛  情感  水鸟  鄱阳湖  写作  明亮  湖边  岛屿  世界 
描述:鄱阳湖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是属于它的。在鄱阳湖口的一个小沙洲上,我曾经生活了将近卜年。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可怖的风暴和洪水,同时也用暖人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又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造了我的生命之舟。在那之后,我的关于欢乐与痛苦的最深切的经验,我的最热烈与最低沉的情感,乃至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我的审美理想以及艺术追求的激情和情致,都是同它联系在一起的。 清晨,风在水上滑行,湖边的泊船轻轻地摇动,偶尔撞出亲昵的响声。一只水鸟在桅杆顶上打了个趔趄,翅膀散开来,拍了几下,终于站稳。然后就神气活现地站在那里,不时勾下头,啄一啄羽毛。 大白天,天和水在很远的地方连接起来。天上一丝云也没有,水被天照出一片白亮,刺得眼睛生痛。不时有冒着浓烟的拖船拽着的驳船和缀满了补丁的绛红色或土黄色的帆从那白亮上划过。 薄暮时分,最远的天边,横着条状的金色云霓。巨大浑圆的太阳在那条云霓上面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将要进入黑夜的世界。一行雁笔直地向上扬着,在它面前缓缓移过。一片帆长久地在太阳的圆心处停着,凝然不动。淡淡的紫色的暮霭弥漫过来,把湖罩在一片柔和明亮的光晕里。
全文:鄱阳湖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是属于它的。在鄱阳湖口的一个小沙洲上,我曾经生活了将近卜年。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可怖的风暴和洪水,同时也用暖人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又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造了我的生命之舟。在那之后,我的关于欢乐与痛苦的最深切的经验,我的最热烈与最低沉的情感,乃至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我的审美理想以及艺术追求的激情和情致,都是同它联系在一起的。 清晨,风在水上滑行,湖边的泊船轻轻地摇动,偶尔撞出亲昵的响声。一只水鸟在桅杆顶上打了个趔趄,翅膀散开来,拍了几下,终于站稳。然后就神气活现地站在那里,不时勾下头,啄一啄羽毛。 大白天,天和水在很远的地方连接起来。天上一丝云也没有,水被天照出一片白亮,刺得眼睛生痛。不时有冒着浓烟的拖船拽着的驳船和缀满了补丁的绛红色或土黄色的帆从那白亮上划过。 薄暮时分,最远的天边,横着条状的金色云霓。巨大浑圆的太阳在那条云霓上面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将要进入黑夜的世界。一行雁笔直地向上扬着,在它面前缓缓移过。一片帆长久地在太阳的圆心处停着,凝然不动。淡淡的紫色的暮霭弥漫过来,把湖罩在一片柔和明亮的光晕里。
鄱阳湖.天鹅之恋
作者: 阿袁  来源:文学界·原创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十一月末,当西伯利亚的冰草呈现出一片冬白的颜色时,天鹅终于迎来了他一年一度的江南之徙。 尽管隔了千山万水。隔了一线生死。但天鹅飞行的姿态和心情依然美丽。他想念南方烟波浩渺的湖水,想念绿藻、芦苇、蚌,尤其想念的,是去年在湖上初次邂逅的一只雌天鹅。 她在湖面上婆娑起舞,清清的湖水如镜,素羽、黑唇、以及婀娜曼妙的身姿,他蓦然惊艳。 从此神魂颠倒。那临去秋波的一转,如鄱阳湖的千顷之水,将他湮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没有诺言,亦没有信物,那一回眸就是前世今生的菊花之盟。他不知道她来自哪儿,也不知道她飞向了哪儿,但他知道她会来,会记得这水波潋滟的渚边,这秋风摇曳的芦苇,还有搔首踟蹰的他。 水是天鹅爱情的倒影。水有多美,爱情才有多关。唯有世间最美的水,才能孕育出世间最关的爱情。他相信。 他相信她也相信。 果然,她翩然而来。即使历尽几千里的疲惫和艰险,她来到他面前时,仍然是舞者的旖旎姿态。 他温柔地拥她入怀。 时光在那一刻成了永恒。那一刻他风华正茂,那一刻她豆蔻华年。天地妩媚,湖水静美,他和她的爱情,倾国倾城。
全文:十一月末,当西伯利亚的冰草呈现出一片冬白的颜色时,天鹅终于迎来了他一年一度的江南之徙。 尽管隔了千山万水。隔了一线生死。但天鹅飞行的姿态和心情依然美丽。他想念南方烟波浩渺的湖水,想念绿藻、芦苇、蚌,尤其想念的,是去年在湖上初次邂逅的一只雌天鹅。 她在湖面上婆娑起舞,清清的湖水如镜,素羽、黑唇、以及婀娜曼妙的身姿,他蓦然惊艳。 从此神魂颠倒。那临去秋波的一转,如鄱阳湖的千顷之水,将他湮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没有诺言,亦没有信物,那一回眸就是前世今生的菊花之盟。他不知道她来自哪儿,也不知道她飞向了哪儿,但他知道她会来,会记得这水波潋滟的渚边,这秋风摇曳的芦苇,还有搔首踟蹰的他。 水是天鹅爱情的倒影。水有多美,爱情才有多关。唯有世间最美的水,才能孕育出世间最关的爱情。他相信。 他相信她也相信。 果然,她翩然而来。即使历尽几千里的疲惫和艰险,她来到他面前时,仍然是舞者的旖旎姿态。 他温柔地拥她入怀。 时光在那一刻成了永恒。那一刻他风华正茂,那一刻她豆蔻华年。天地妩媚,湖水静美,他和她的爱情,倾国倾城。
“主旋律”与大众文化的同构:论石钟山军旅题材小说创作
作者: 邓翔瑜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接受心理  主旋律  军旅小说 
描述:作为当代文坛中军旅题材小说创作的后起之秀,在2002年因为一部影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而闻名的石钟山一时变得炙手可热,而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却是如其自己所言是时代和自身双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大众文化兴起于8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的繁盛快速发展,作为文学改编影视剧而成名的石钟山及其军旅题材作品与大众文化显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而大众化的叙事策略也成为石钟山创作所采用的重要方式,包括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独具特色的东北方言和固定模式的结构脉络。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他从小成长于部队大院,而后又有十几年的军营生活。从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到成年后的亲身体验,使得石钟山既能准确把握军人的内心感受又能真切体会军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对于两代军人生活的了如指掌使他对于军旅题材的把握驾轻就熟。其作品中凸显的革命精神、理想主义和英雄重造更是切合“主旋律”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效益,既完成了作家的道德使命,又发挥了文学的教化功能。 本文试以大众文化及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从读者接受与文本分析两方面探讨石钟山军旅题材小说在主旋律与大众文化的同构上...
全文:作为当代文坛中军旅题材小说创作的后起之秀,在2002年因为一部影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而闻名的石钟山一时变得炙手可热,而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却是如其自己所言是时代和自身双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大众文化兴起于8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的繁盛快速发展,作为文学改编影视剧而成名的石钟山及其军旅题材作品与大众文化显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而大众化的叙事策略也成为石钟山创作所采用的重要方式,包括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独具特色的东北方言和固定模式的结构脉络。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他从小成长于部队大院,而后又有十几年的军营生活。从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到成年后的亲身体验,使得石钟山既能准确把握军人的内心感受又能真切体会军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对于两代军人生活的了如指掌使他对于军旅题材的把握驾轻就熟。其作品中凸显的革命精神、理想主义和英雄重造更是切合“主旋律”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效益,既完成了作家的道德使命,又发挥了文学的教化功能。 本文试以大众文化及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从读者接受与文本分析两方面探讨石钟山军旅题材小说在主旋律与大众文化的同构上...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研究
作者: 刘文婷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  钻石模型  政策建议 
描述: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首个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鄱阳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它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的特性正顺应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要求,完全符合低碳经济中的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也将成为经济飞跃发展的新起点。根据产业集群的效用理论和实践,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无疑可为湖区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文化产业集群的角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本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在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集群条件之后,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各发展重点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总建议,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湖区文化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限性应重点发展动漫、影视、景德镇陶瓷业、出版业和旅游业这五大产业,并以政府引导为主,如建设产业园区的模式,自发形成模式为辅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全文: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首个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鄱阳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它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的特性正顺应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要求,完全符合低碳经济中的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也将成为经济飞跃发展的新起点。根据产业集群的效用理论和实践,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无疑可为湖区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文化产业集群的角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本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在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集群条件之后,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各发展重点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总建议,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湖区文化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限性应重点发展动漫、影视、景德镇陶瓷业、出版业和旅游业这五大产业,并以政府引导为主,如建设产业园区的模式,自发形成模式为辅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研究
作者: 刘文婷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  钻石模型  政策建议 
描述: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首个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鄱阳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它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的特性正顺应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要求,完全符合低碳经济中的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也将成为经济飞跃发展的新起点。根据产业集群的效用理论和实践,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无疑可为湖区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文化产业集群的角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本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在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集群条件之后,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各发展重点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总建议,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湖区文化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限性应重点发展动漫、影视、景德镇陶瓷业、出版业和旅游业这五大产业,并以政府引导为主,如建设产业园区的模式,自发形成模式为辅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全文: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首个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鄱阳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它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的特性正顺应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要求,完全符合低碳经济中的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也将成为经济飞跃发展的新起点。根据产业集群的效用理论和实践,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无疑可为湖区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文化产业集群的角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本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在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集群条件之后,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各发展重点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总建议,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湖区文化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限性应重点发展动漫、影视、景德镇陶瓷业、出版业和旅游业这五大产业,并以政府引导为主,如建设产业园区的模式,自发形成模式为辅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研究
作者: 刘文婷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  钻石模型  政策建议 
描述: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首个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鄱阳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它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的特性正顺应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要求,完全符合低碳经济中的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也将成为经济飞跃发展的新起点。根据产业集群的效用理论和实践,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无疑可为湖区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文化产业集群的角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本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在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集群条件之后,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各发展重点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总建议,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湖区文化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限性应重点发展动漫、影视、景德镇陶瓷业、出版业和旅游业这五大产业,并以政府引导为主,如建设产业园区的模式,自发形成模式为辅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全文: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首个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鄱阳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它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的特性正顺应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要求,完全符合低碳经济中的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且也将成为经济飞跃发展的新起点。根据产业集群的效用理论和实践,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无疑可为湖区的发展插上新的翅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文化产业集群的角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主要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本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在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集群条件之后,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及各发展重点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总建议,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湖区文化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限性应重点发展动漫、影视、景德镇陶瓷业、出版业和旅游业这五大产业,并以政府引导为主,如建设产业园区的模式,自发形成模式为辅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鄱阳湖二题(小小说)
作者: 陈永林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村主任说: “你知道个屁。陈世清不是财神是啥?知道上个月那座挖出许多金银珠宝的古墓是谁的吗?是陈世清的!他不是财神是什么?” 上个月,一村人修房,挖基沟时,竞挖到了不少金银珠宝。县
全文:。 村主任说: “你知道个屁。陈世清不是财神是啥?知道上个月那座挖出许多金银珠宝的古墓是谁的吗?是陈世清的!他不是财神是什么?” 上个月,一村人修房,挖基沟时,竞挖到了不少金银珠宝。县
关于井冈山主动对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李奎联 王井华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市  调查  经济区建设  《规划》  对接  经济社会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十一届全国人大 
描述: 从井冈山市以往的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期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
全文: 从井冈山市以往的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期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
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他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与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的抒情诗不太一样。一般的抒情诗,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我们分析过的李白的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也一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的《凉州词》更是彻底,连生死都无所谓,只要把酒喝个痛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维《渭城曲》则宣称,喝吧,这是朋友的最后一杯酒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激动的情感都是非常鲜明而强烈的,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一点也不激动,生活中的一切,他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情,没有感情,诗怎么能动人呢?这就有陶渊明的特意了。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中国《诗经》的传统,是讲究比兴的,这里既没有比喻,也没有什么起兴的手法,几乎就是平静的陈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从心理效果上来表现心灵的宁静。为什么把房子建筑在人间,而感受不到车马之喧呢?因为身驱虽然在,但心灵和现实已经拉开了距离。难得的是,这种心理效果,本来有相当不同凡俗的一面,但诗人表现得非常平静。与这种和现实拉开距离的情况相反的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心灵沟通,所以地理距离再远,也不在话下。但是,王勃所抒写的感情是强烈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病相怜,感动得很,强忍住了眼泪。诗意来自激情。但并不是只有激情,才有诗。另外一种类型的感情,不太激动,感情不强烈,也是诗。陶渊明的诗情就好在刻意营造一种安宁的诗意。这就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对此,朱光潜先生特别欣赏,他甚至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做诗的极境”;当然鲁迅不太同意,但是,过分执著于热烈的情感,是可能导致自我蒙蔽的。 陶渊明不当官,觉得农村的环境令人心情舒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回到农村去,虽然“结庐在人境”,把房子建在闹市区,哪怕是南京路、王府井,也听不到汽车的声音。 读这首诗歌,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几个关键词语之间都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但是潜在的、隐性的联系。如“庐”,一般的注解就是住宅。如果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就不太懂得诗了。这个字的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可以意会为简陋的居所。往往和茅草屋顶联系在一起。刘备拜访诸葛亮的住所,就是茅庐。这个“庐”字和后面的“车马”,是对立的。车马,在当时,是很有钱的、地位很高的人家才有的。这里潜在的意味,不是一般的把房子建筑在闹市,而且还有一层意思——住所很简陋,但是,不管多么华贵的车马,就是没有感觉,因为,我心离得很远。“心远”不是人远,事实上,诗里显示的是人是很近的(就在同样的“人境”)。正是由于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非常悠然、飘然、超然的一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名句,品味极高,后世没有争议。但是,好在哪里,历代却说得并不很到位,还有一些争论: “悠然见南山”的“见”,在《文选》《艺文类聚))中曾作“望”,《东坡题跋》对这个“望”字严加批判日:“神气索然矣。”“望南山”和“见南山”,一字之差,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在我看来,“见南山”是无心的,也就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云无心以出岫”的“无心”,它暗示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望南山”就差一点,因为“望”字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陶诗的特点,随意自如,有心,就是有目的,就不潇洒了,不自由了。 要注意的还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篱”(东篱)一个是“菊”(采菊)。篱和庐相呼应,简陋的居所和朴素的环境,是统一的,和谐的,但是,朴素中有美,这就是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这种清高,均从“无心”而来。没有自我感觉,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存在。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华贵之美,华彩的词章配上强烈的感情是一时风气。但是,陶诗开拓的是简朴之美。越是简朴,越是高雅,相反越是华彩,越是热烈,越是低俗。在这里,越是无意,越是自由,也就越是淡泊,而越是有意,感情就越可能强烈、华彩,就可能陷入俗套。 联系到陶氏的《桃花源记》那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了,留下了惊人的美感,但是,有意去寻找,却没有结果。 就是说,超凡脱俗之美,朴素之美,不能有意寻找,无意的发现,不是有心的追寻,顺带的,瞬时即逝的,飘然的感觉,却是美好的。然而,正是这种瞬时即逝的感觉,一般人没有感觉的感觉,恰恰又被诗人发现了,提醒了,无意中的体悟,体悟深刻化,情感就高雅化了,这是陶渊明的意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如果在一般诗歌中,可能显得缺乏力度,但是,好就好在这种字不吃力,与前面无意的、恬淡的情感比较统一,比较和谐。如果不是这样,换用强烈情感分量的词语,例如,艳、丽、灿(山气日夕艳,山气日夕丽,山气日夕灿)就不和谐,对悠然的意境就造成破坏性了。“佳”字,虽然是个不太强烈的字眼,但是,其构成的词语,意味却比较隽永。例如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都比较含蓄,有着比字面更丰富的意味。 这首诗一共十句,都有叙述的性质,谈不上描写,连个比喻都没有。而中国诗歌向来是讲究比兴的,偏偏陶渊明有这样的气魄,进行一种朴素美感、朴素美文的冒险探索。 朴素,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太强烈的字眼,和前面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形不成关联的场,甚至还可能破坏相互关联的场,或者意境。这里所说的意境是内在的、微妙的、若有若无的,它不在语言表层之上,而在话语以下,又在话语之中。 “飞鸟相与还”,也是很平静的、惯常性的景象。《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后面还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它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与诗人一样,是没有特别的动机的。不夸张,不夸耀,不在乎是否有欣赏的目光,甚至不关注是否值得自我欣赏。“此中有真意”,关键词是一个“真”字。世界只有在这样的自然境界里才是真的,人心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潇洒的意态中才是真的。不是这样,就是假的。这种境界,妙在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很难直接表述得出来。一旦想用语言来表达,就是有意了,就破坏了自然、自由、自如的心态,其结果,这种有意本身是和自己的本性是矛盾的,故刚刚想说明,却马上把话语全部忘记了。这说明,诗人无心的自由是多么的强大,就是连自己都不能战胜。这种真就是人的本真,就是不但没有外在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自我的心理负担。进入这种没有自我心理负担的境界,人就真正轻松了,自由了。所以王国维说,“悠然见南山”属于“无我之境也”。而朱光潜不同意:他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侏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9页) 实际上,关键不在“有我”与“无我”(从当代文艺理论来说,“无我”,即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作者退出作品”、“零度写作”,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这个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心里有没有欲望,欲望就是心里最大的负担,这是要害,没有自己加给自己的心理负担,就算是有我,也是无我。摆脱不了自己加给自己的负担,就是无我,也是有我。不能摆脱心理负担,就不是真意了;就是不自由,就是假我。这首诗,属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陶渊明自己在前面有个小序,说: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全文:【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他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与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的抒情诗不太一样。一般的抒情诗,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我们分析过的李白的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也一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的《凉州词》更是彻底,连生死都无所谓,只要把酒喝个痛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维《渭城曲》则宣称,喝吧,这是朋友的最后一杯酒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激动的情感都是非常鲜明而强烈的,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一点也不激动,生活中的一切,他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情,没有感情,诗怎么能动人呢?这就有陶渊明的特意了。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中国《诗经》的传统,是讲究比兴的,这里既没有比喻,也没有什么起兴的手法,几乎就是平静的陈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从心理效果上来表现心灵的宁静。为什么把房子建筑在人间,而感受不到车马之喧呢?因为身驱虽然在,但心灵和现实已经拉开了距离。难得的是,这种心理效果,本来有相当不同凡俗的一面,但诗人表现得非常平静。与这种和现实拉开距离的情况相反的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心灵沟通,所以地理距离再远,也不在话下。但是,王勃所抒写的感情是强烈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病相怜,感动得很,强忍住了眼泪。诗意来自激情。但并不是只有激情,才有诗。另外一种类型的感情,不太激动,感情不强烈,也是诗。陶渊明的诗情就好在刻意营造一种安宁的诗意。这就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对此,朱光潜先生特别欣赏,他甚至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做诗的极境”;当然鲁迅不太同意,但是,过分执著于热烈的情感,是可能导致自我蒙蔽的。 陶渊明不当官,觉得农村的环境令人心情舒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回到农村去,虽然“结庐在人境”,把房子建在闹市区,哪怕是南京路、王府井,也听不到汽车的声音。 读这首诗歌,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几个关键词语之间都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但是潜在的、隐性的联系。如“庐”,一般的注解就是住宅。如果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就不太懂得诗了。这个字的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可以意会为简陋的居所。往往和茅草屋顶联系在一起。刘备拜访诸葛亮的住所,就是茅庐。这个“庐”字和后面的“车马”,是对立的。车马,在当时,是很有钱的、地位很高的人家才有的。这里潜在的意味,不是一般的把房子建筑在闹市,而且还有一层意思——住所很简陋,但是,不管多么华贵的车马,就是没有感觉,因为,我心离得很远。“心远”不是人远,事实上,诗里显示的是人是很近的(就在同样的“人境”)。正是由于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非常悠然、飘然、超然的一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名句,品味极高,后世没有争议。但是,好在哪里,历代却说得并不很到位,还有一些争论: “悠然见南山”的“见”,在《文选》《艺文类聚))中曾作“望”,《东坡题跋》对这个“望”字严加批判日:“神气索然矣。”“望南山”和“见南山”,一字之差,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在我看来,“见南山”是无心的,也就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云无心以出岫”的“无心”,它暗示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望南山”就差一点,因为“望”字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陶诗的特点,随意自如,有心,就是有目的,就不潇洒了,不自由了。 要注意的还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篱”(东篱)一个是“菊”(采菊)。篱和庐相呼应,简陋的居所和朴素的环境,是统一的,和谐的,但是,朴素中有美,这就是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这种清高,均从“无心”而来。没有自我感觉,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存在。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华贵之美,华彩的词章配上强烈的感情是一时风气。但是,陶诗开拓的是简朴之美。越是简朴,越是高雅,相反越是华彩,越是热烈,越是低俗。在这里,越是无意,越是自由,也就越是淡泊,而越是有意,感情就越可能强烈、华彩,就可能陷入俗套。 联系到陶氏的《桃花源记》那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了,留下了惊人的美感,但是,有意去寻找,却没有结果。 就是说,超凡脱俗之美,朴素之美,不能有意寻找,无意的发现,不是有心的追寻,顺带的,瞬时即逝的,飘然的感觉,却是美好的。然而,正是这种瞬时即逝的感觉,一般人没有感觉的感觉,恰恰又被诗人发现了,提醒了,无意中的体悟,体悟深刻化,情感就高雅化了,这是陶渊明的意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如果在一般诗歌中,可能显得缺乏力度,但是,好就好在这种字不吃力,与前面无意的、恬淡的情感比较统一,比较和谐。如果不是这样,换用强烈情感分量的词语,例如,艳、丽、灿(山气日夕艳,山气日夕丽,山气日夕灿)就不和谐,对悠然的意境就造成破坏性了。“佳”字,虽然是个不太强烈的字眼,但是,其构成的词语,意味却比较隽永。例如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都比较含蓄,有着比字面更丰富的意味。 这首诗一共十句,都有叙述的性质,谈不上描写,连个比喻都没有。而中国诗歌向来是讲究比兴的,偏偏陶渊明有这样的气魄,进行一种朴素美感、朴素美文的冒险探索。 朴素,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太强烈的字眼,和前面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形不成关联的场,甚至还可能破坏相互关联的场,或者意境。这里所说的意境是内在的、微妙的、若有若无的,它不在语言表层之上,而在话语以下,又在话语之中。 “飞鸟相与还”,也是很平静的、惯常性的景象。《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后面还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它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与诗人一样,是没有特别的动机的。不夸张,不夸耀,不在乎是否有欣赏的目光,甚至不关注是否值得自我欣赏。“此中有真意”,关键词是一个“真”字。世界只有在这样的自然境界里才是真的,人心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潇洒的意态中才是真的。不是这样,就是假的。这种境界,妙在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很难直接表述得出来。一旦想用语言来表达,就是有意了,就破坏了自然、自由、自如的心态,其结果,这种有意本身是和自己的本性是矛盾的,故刚刚想说明,却马上把话语全部忘记了。这说明,诗人无心的自由是多么的强大,就是连自己都不能战胜。这种真就是人的本真,就是不但没有外在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自我的心理负担。进入这种没有自我心理负担的境界,人就真正轻松了,自由了。所以王国维说,“悠然见南山”属于“无我之境也”。而朱光潜不同意:他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侏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9页) 实际上,关键不在“有我”与“无我”(从当代文艺理论来说,“无我”,即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作者退出作品”、“零度写作”,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这个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心里有没有欲望,欲望就是心里最大的负担,这是要害,没有自己加给自己的心理负担,就算是有我,也是无我。摆脱不了自己加给自己的负担,就是无我,也是有我。不能摆脱心理负担,就不是真意了;就是不自由,就是假我。这首诗,属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陶渊明自己在前面有个小序,说: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