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作者: 曹艺文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效率评价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胡志芳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RAM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面板Tobit  环境效率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之前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不顾环境的激进式发展,单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获取高额的收益,形成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地区环境质量,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对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环境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文献,选取研究方法。二是对环境效率的内涵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环境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三是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RAM方法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区从2000年至2012年的环境效率值,根据测度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进行分析。四是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实证研究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环境效率值均不高,处于0.5至0.8之间,从2000年至2012年间,环境效率值处于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状态。南昌市区、抚州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贵溪县、东乡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5,0.6)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极不协调的区域。景德镇市区、萍乡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永修县、浮梁县、乐平市、安义县、武宁县、余江县、新干县、丰城市、德安县、高安市、余干县、万年县的环境效率值都处于(0.6,0.7)之间,较之(0.5,0.6)之间的区域,环境效率值较高,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较协调的区域。九江县、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樟树市、鄱阳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7,0.8)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第二,从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地域层面考虑,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管制和对外开放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管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产业结构和环境管制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全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之前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不顾环境的激进式发展,单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获取高额的收益,形成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地区环境质量,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对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环境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文献,选取研究方法。二是对环境效率的内涵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环境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三是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RAM方法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区从2000年至2012年的环境效率值,根据测度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进行分析。四是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实证研究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环境效率值均不高,处于0.5至0.8之间,从2000年至2012年间,环境效率值处于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状态。南昌市区、抚州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贵溪县、东乡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5,0.6)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极不协调的区域。景德镇市区、萍乡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永修县、浮梁县、乐平市、安义县、武宁县、余江县、新干县、丰城市、德安县、高安市、余干县、万年县的环境效率值都处于(0.6,0.7)之间,较之(0.5,0.6)之间的区域,环境效率值较高,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较协调的区域。九江县、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樟树市、鄱阳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7,0.8)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第二,从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地域层面考虑,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管制和对外开放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管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产业结构和环境管制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作者: 曹艺文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效率评价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胡志芳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RAM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面板Tobit  环境效率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之前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不顾环境的激进式发展,单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获取高额的收益,形成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地区环境质量,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对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环境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文献,选取研究方法。二是对环境效率的内涵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环境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三是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RAM方法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区从2000年至2012年的环境效率值,根据测度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进行分析。四是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实证研究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环境效率值均不高,处于0.5至0.8之间,从2000年至2012年间,环境效率值处于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状态。南昌市区、抚州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贵溪县、东乡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5,0.6)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极不协调的区域。景德镇市区、萍乡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永修县、浮梁县、乐平市、安义县、武宁县、余江县、新干县、丰城市、德安县、高安市、余干县、万年县的环境效率值都处于(0.6,0.7)之间,较之(0.5,0.6)之间的区域,环境效率值较高,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较协调的区域。九江县、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樟树市、鄱阳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7,0.8)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第二,从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地域层面考虑,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管制和对外开放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管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产业结构和环境管制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全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之前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不顾环境的激进式发展,单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获取高额的收益,形成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地区环境质量,实现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对环境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环境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文献,选取研究方法。二是对环境效率的内涵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环境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三是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RAM方法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2个县、市、区从2000年至2012年的环境效率值,根据测度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进行分析。四是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实证研究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环境效率值均不高,处于0.5至0.8之间,从2000年至2012年间,环境效率值处于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状态。南昌市区、抚州市区、南昌县、新建县、贵溪县、东乡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5,0.6)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极不协调的区域。景德镇市区、萍乡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永修县、浮梁县、乐平市、安义县、武宁县、余江县、新干县、丰城市、德安县、高安市、余干县、万年县的环境效率值都处于(0.6,0.7)之间,较之(0.5,0.6)之间的区域,环境效率值较高,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较协调的区域。九江县、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樟树市、鄱阳县的环境效率值处于(0.7,0.8)之间,属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第二,从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地域层面考虑,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管制和对外开放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管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产业结构和环境管制对环境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作者: 曹艺文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调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指标体系  效率评价 
描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全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
作者: 史丙仑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效应  空间统计  溢出性  现代服务业 
描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产业结构大幅度改革并逐步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集聚效应演变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针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并将空间相关性这一影响因素融入一个地区的政策效应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更不多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基于当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当地政策效应的内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内涵、分类和范围界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发展状况,论文第二部分将做系统概括分析,通过描述性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的规模水平做出评价,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阐述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整个经济体制发展改革完善的贡献与效果。第三部分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进行效应测度,通过常用效应测度方法的比较,选用超效率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测算2005-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值,得出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良,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通过模型测算的该地区各县市的效应值比较可以发现政策效应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这一结论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溢出效应,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相关性角度考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实践价值。第四部分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分别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选取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衡量指标,通过GeoDa软件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Moran’s I值并描绘其政策效应值散点图,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特征。据此,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选取政策质量因素、政策民主化因素、体制因素和认识因素等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作为被解释变量,对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中的体制因素和政策质量因素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认识因素(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将在未来发展期间有一定的助推能力。第五部分是根据三、四部分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测算及溢出性特征测度结果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并为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提出实践性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提升政策质量,权衡各方利益。主要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结合政策质量因素和政策民主化因素等相关模型指标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二、科学改革政策体制,重视市场资源配置。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模型变量体制因素对该地区政策效应的综合影响考虑,提出对当地政策体制的改革必要性,重视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对市场建设的影响,政策对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具有长远价值。三、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根据模型变量认识因素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影响效果表明,当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内部结构认知不够,提倡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通信、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力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全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产业结构大幅度改革并逐步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集聚效应演变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针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并将空间相关性这一影响因素融入一个地区的政策效应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更不多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基于当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当地政策效应的内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内涵、分类和范围界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发展状况,论文第二部分将做系统概括分析,通过描述性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的规模水平做出评价,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阐述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整个经济体制发展改革完善的贡献与效果。第三部分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进行效应测度,通过常用效应测度方法的比较,选用超效率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测算2005-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值,得出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良,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通过模型测算的该地区各县市的效应值比较可以发现政策效应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这一结论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溢出效应,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相关性角度考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实践价值。第四部分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分别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选取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衡量指标,通过GeoDa软件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Moran’s I值并描绘其政策效应值散点图,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特征。据此,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选取政策质量因素、政策民主化因素、体制因素和认识因素等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作为被解释变量,对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中的体制因素和政策质量因素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认识因素(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将在未来发展期间有一定的助推能力。第五部分是根据三、四部分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测算及溢出性特征测度结果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并为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提出实践性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提升政策质量,权衡各方利益。主要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结合政策质量因素和政策民主化因素等相关模型指标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二、科学改革政策体制,重视市场资源配置。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模型变量体制因素对该地区政策效应的综合影响考虑,提出对当地政策体制的改革必要性,重视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对市场建设的影响,政策对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具有长远价值。三、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根据模型变量认识因素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影响效果表明,当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内部结构认知不够,提倡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通信、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力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碳金融研究
作者: 付彦琪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碳金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交易 
描述: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全文: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
作者: 史丙仑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效应  空间统计  溢出性  现代服务业 
描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产业结构大幅度改革并逐步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集聚效应演变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针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并将空间相关性这一影响因素融入一个地区的政策效应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更不多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基于当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当地政策效应的内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内涵、分类和范围界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发展状况,论文第二部分将做系统概括分析,通过描述性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的规模水平做出评价,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阐述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整个经济体制发展改革完善的贡献与效果。第三部分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进行效应测度,通过常用效应测度方法的比较,选用超效率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测算2005-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值,得出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良,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通过模型测算的该地区各县市的效应值比较可以发现政策效应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这一结论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溢出效应,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相关性角度考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实践价值。第四部分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分别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选取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衡量指标,通过GeoDa软件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Moran’s I值并描绘其政策效应值散点图,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特征。据此,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选取政策质量因素、政策民主化因素、体制因素和认识因素等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作为被解释变量,对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中的体制因素和政策质量因素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认识因素(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将在未来发展期间有一定的助推能力。第五部分是根据三、四部分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测算及溢出性特征测度结果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并为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提出实践性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提升政策质量,权衡各方利益。主要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结合政策质量因素和政策民主化因素等相关模型指标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二、科学改革政策体制,重视市场资源配置。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模型变量体制因素对该地区政策效应的综合影响考虑,提出对当地政策体制的改革必要性,重视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对市场建设的影响,政策对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具有长远价值。三、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根据模型变量认识因素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影响效果表明,当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内部结构认知不够,提倡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通信、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力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全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产业结构大幅度改革并逐步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集聚效应演变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针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并将空间相关性这一影响因素融入一个地区的政策效应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更不多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基于当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当地政策效应的内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内涵、分类和范围界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发展状况,论文第二部分将做系统概括分析,通过描述性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的规模水平做出评价,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阐述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整个经济体制发展改革完善的贡献与效果。第三部分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进行效应测度,通过常用效应测度方法的比较,选用超效率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测算2005-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值,得出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良,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通过模型测算的该地区各县市的效应值比较可以发现政策效应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这一结论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溢出效应,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相关性角度考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实践价值。第四部分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分别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选取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衡量指标,通过GeoDa软件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Moran’s I值并描绘其政策效应值散点图,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特征。据此,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选取政策质量因素、政策民主化因素、体制因素和认识因素等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作为被解释变量,对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中的体制因素和政策质量因素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认识因素(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将在未来发展期间有一定的助推能力。第五部分是根据三、四部分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测算及溢出性特征测度结果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并为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提出实践性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提升政策质量,权衡各方利益。主要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结合政策质量因素和政策民主化因素等相关模型指标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二、科学改革政策体制,重视市场资源配置。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模型变量体制因素对该地区政策效应的综合影响考虑,提出对当地政策体制的改革必要性,重视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对市场建设的影响,政策对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具有长远价值。三、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根据模型变量认识因素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影响效果表明,当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内部结构认知不够,提倡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通信、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力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碳金融研究
作者: 付彦琪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碳金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碳交易 
描述: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全文: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京都议定书》协议,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由于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框架内,各国开始了在环境领域的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京都议定书》衍生的三大市场机制为主要代表,迅速发展成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即碳金融。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这是发展的特殊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摒除陈旧发展思维,引入新型的发展视角,促进该区域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和平稳转型。鄱阳湖经济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还未全面发展起来,因此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在特殊条件的约束下,碳金融作为当前诸多国家争先发展的领域,也应逐步融入这片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区的发展缺不了金融的支持,因为资本的盲目扩张则会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而碳金融成为该区域最佳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二章先从碳金融理论和生态经济区理论着手,分析既往学者已有的研究,综合考虑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再由两种理论得出碳金融与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用计量模型予以证明。虽然碳金融进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时间不长,但在国外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其他地区都有一些成熟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鄱阳湖区内应用碳金融的有利借鉴。本文接着第三章就对这些经验加以研究讨论。首先,欧美国家是最开始采用和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国家,在欧洲已有诸多碳交易所,根据三大交易工具衍生而来的交易品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在不断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其次,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触这一新兴发展模式,代表性比较强的则是印度的碳金融发展,作为发展阶段相似的印度在碳金融的发展上开始的比较快,因此它的发展经验更具有借鉴的价值。最后,国内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少数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基本的碳交易和碳金融尝试,这些有利探索都可以为鄱阳湖区的碳金融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金融支持模式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不少发展和突破。在“十一五”期问,不仅环境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进步。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对区域内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深入发展碳金融的支持作用,已实现保环境、稳增长。此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发展意识落后等,这些问题局限了该区域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从该区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本文接着第四章分析了碳金融在该区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必要性分析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目标和碳金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而可行性分析则是用SWOT分析法从应用碳金融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本文也得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中得出应用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必要又可行的结论。本文第五章最后从事实出发,提出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碳金融的相关发展建议,主要是交易、服务、政策三个层面的发展设想。其中交易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完善相关交易机制,丰富交易主体,切实从实务中使区域经济获利。服务方面,本文拟建立鄱阳湖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其他组织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综合为区域内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本文建议通过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政府引导政策及监管协调政策来促进鄱阳湖碳金融政策体系建成。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利用碳金融带来的良好效益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性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效率,促进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
作者: 史丙仑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效应  空间统计  溢出性  现代服务业 
描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产业结构大幅度改革并逐步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集聚效应演变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针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并将空间相关性这一影响因素融入一个地区的政策效应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更不多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基于当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当地政策效应的内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内涵、分类和范围界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发展状况,论文第二部分将做系统概括分析,通过描述性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的规模水平做出评价,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阐述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整个经济体制发展改革完善的贡献与效果。第三部分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进行效应测度,通过常用效应测度方法的比较,选用超效率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测算2005-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值,得出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良,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通过模型测算的该地区各县市的效应值比较可以发现政策效应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这一结论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溢出效应,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相关性角度考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实践价值。第四部分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分别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选取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衡量指标,通过GeoDa软件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Moran’s I值并描绘其政策效应值散点图,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特征。据此,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选取政策质量因素、政策民主化因素、体制因素和认识因素等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作为被解释变量,对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中的体制因素和政策质量因素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认识因素(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将在未来发展期间有一定的助推能力。第五部分是根据三、四部分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测算及溢出性特征测度结果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并为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提出实践性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提升政策质量,权衡各方利益。主要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结合政策质量因素和政策民主化因素等相关模型指标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二、科学改革政策体制,重视市场资源配置。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模型变量体制因素对该地区政策效应的综合影响考虑,提出对当地政策体制的改革必要性,重视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对市场建设的影响,政策对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具有长远价值。三、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根据模型变量认识因素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影响效果表明,当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内部结构认知不够,提倡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通信、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力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全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产业结构大幅度改革并逐步升级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集聚效应演变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针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并将空间相关性这一影响因素融入一个地区的政策效应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更不多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基于当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探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当地政策效应的内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内涵、分类和范围界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分析。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发展状况,论文第二部分将做系统概括分析,通过描述性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当前的规模水平做出评价,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阐述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整个经济体制发展改革完善的贡献与效果。第三部分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进行效应测度,通过常用效应测度方法的比较,选用超效率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测算2005-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1个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值,得出结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良,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通过模型测算的该地区各县市的效应值比较可以发现政策效应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这一结论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溢出效应,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相关性角度考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具有实践价值。第四部分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分别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选取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衡量指标,通过GeoDa软件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Moran’s I值并描绘其政策效应值散点图,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特征。据此,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选取政策质量因素、政策民主化因素、体制因素和认识因素等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作为被解释变量,对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中的体制因素和政策质量因素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认识因素(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将在未来发展期间有一定的助推能力。第五部分是根据三、四部分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测算及溢出性特征测度结果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并为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提出实践性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一、提升政策质量,权衡各方利益。主要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结合政策质量因素和政策民主化因素等相关模型指标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二、科学改革政策体制,重视市场资源配置。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模型变量体制因素对该地区政策效应的综合影响考虑,提出对当地政策体制的改革必要性,重视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对市场建设的影响,政策对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具有长远价值。三、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根据模型变量认识因素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效应的影响效果表明,当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内部结构认知不够,提倡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通信、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力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