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
全部 图书 图片 报纸 期刊 新闻 视频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作者: 陈明华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鄱阳湖  种群  生态位 
描述:基于样地的生态位和基于环境资源维度的生态位,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进行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水蓼、南荻、虉草、糙毛蓼、蓼子草、狭叶艾、芒尖薹草、针蔺、蚕茧蓼、糠稷、蔊菜、芫荽菊、牛鞭草、芦苇、阿齐薹草、野古草、卵碎薹草、单性薹草、鸡眼草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主要结果如下:生态位宽度特征。基于样地的生态位宽度,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N03--N的生态位宽度,糙叶薹草(0.547)、水蓼(0.506)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芫荽菊(0.180)、鸡眼草(0.100)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NH4+-N的生态位宽度,水蓼(0.697)、糙叶薹草(0.659)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100)、芫荽菊(0.100)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SOC的生态位宽度,糙叶薹草(0.665)、南荻(0.60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鸡眼草(0.186)、芦苇(0.184)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TN的生态位宽度中,糙叶薹草(0.811)、灰化薹草(0.782)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野古草(0.200)、鸡眼草(0.186)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TP的生态位宽度中,糙叶薹草(0.762)、灰化薹草(0.746)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鸡眼草(0.186)、野古草(0.185)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SWC的生态位宽度中,糙叶薹草(0.624)、虉草(0.59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100)、卵碎薹草(0.100)、鸡眼草(0.100)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生态位重叠特征。基于样地的有105种对发生重叠,占45.5%,重叠值较大的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芫荽菊和蓼子草(0.674);基于N03-N的有229种对发生重叠,占99.1%,重叠值较大的有芫荽菊和野古草(0.983)、单性薹草和芦苇(0.947);基于NH4+-N的有220种对发生重叠,占95.2%,重叠值较大的有蓼子草和狭叶艾(0.997)、蓼子草和阿齐薹草(0.996);基于SOC的有220种对发生重叠,占95.2%,重叠值较大的有野古草和鸡眼草(0.997)、芫荽菊和蔊菜(0.945);基于TN的有221种对发生重叠,占95.7%,重叠值较大的有野古草和鸡眼草(0.974)、虉草和蚕茧蓼(0.931);基于TP的有211种对发生重叠,占具91.3%,重叠值较大的有蓼子草和芫荽菊(0.980)、狭叶艾和虉草(0.935);基于SWC的有202种对发生重叠,占87.4%,重叠值较大的有芫荽菊和阿齐薹草(0.987)、芫荽菊和芦苇(0.907)。综上所述,生态位宽度在基于样地和基于环境资源维度变化趋势相似,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水蓼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单性薹草、鸡眼草的生态位宽度较窄;生态位重叠在基于样地和基于环境资源维度上的重叠各不相同,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在环境资源维度上出现分化。
全文:基于样地的生态位和基于环境资源维度的生态位,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进行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水蓼、南荻、虉草、糙毛蓼、蓼子草、狭叶艾、芒尖薹草、针蔺、蚕茧蓼、糠稷、蔊菜、芫荽菊、牛鞭草、芦苇、阿齐薹草、野古草、卵碎薹草、单性薹草、鸡眼草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主要结果如下:生态位宽度特征。基于样地的生态位宽度,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N03--N的生态位宽度,糙叶薹草(0.547)、水蓼(0.506)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芫荽菊(0.180)、鸡眼草(0.100)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NH4+-N的生态位宽度,水蓼(0.697)、糙叶薹草(0.659)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100)、芫荽菊(0.100)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SOC的生态位宽度,糙叶薹草(0.665)、南荻(0.60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鸡眼草(0.186)、芦苇(0.184)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TN的生态位宽度中,糙叶薹草(0.811)、灰化薹草(0.782)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野古草(0.200)、鸡眼草(0.186)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TP的生态位宽度中,糙叶薹草(0.762)、灰化薹草(0.746)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鸡眼草(0.186)、野古草(0.185)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基于SWC的生态位宽度中,糙叶薹草(0.624)、虉草(0.59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100)、卵碎薹草(0.100)、鸡眼草(0.100)等具有较窄的生态位。生态位重叠特征。基于样地的有105种对发生重叠,占45.5%,重叠值较大的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芫荽菊和蓼子草(0.674);基于N03-N的有229种对发生重叠,占99.1%,重叠值较大的有芫荽菊和野古草(0.983)、单性薹草和芦苇(0.947);基于NH4+-N的有220种对发生重叠,占95.2%,重叠值较大的有蓼子草和狭叶艾(0.997)、蓼子草和阿齐薹草(0.996);基于SOC的有220种对发生重叠,占95.2%,重叠值较大的有野古草和鸡眼草(0.997)、芫荽菊和蔊菜(0.945);基于TN的有221种对发生重叠,占95.7%,重叠值较大的有野古草和鸡眼草(0.974)、虉草和蚕茧蓼(0.931);基于TP的有211种对发生重叠,占具91.3%,重叠值较大的有蓼子草和芫荽菊(0.980)、狭叶艾和虉草(0.935);基于SWC的有202种对发生重叠,占87.4%,重叠值较大的有芫荽菊和阿齐薹草(0.987)、芫荽菊和芦苇(0.907)。综上所述,生态位宽度在基于样地和基于环境资源维度变化趋势相似,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水蓼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单性薹草、鸡眼草的生态位宽度较窄;生态位重叠在基于样地和基于环境资源维度上的重叠各不相同,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在环境资源维度上出现分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协调性研究
作者: 周就猫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用地  生态经济区  土地利用  城镇土地 
描述: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与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协调状况,探索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相关经济产出的协调关系,有利于考察不同城镇在不同土地利用强度下城镇土地综合产出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合理性奠定基础。 本文在回顾与理解协调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土地利用协调性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选取土地利用及相关的经济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高的指标,然后在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两组数据的相对离散值,以相对离散程度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状况。本文在用相对离散值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协调状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正负协调性的概念,即当具有负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多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少,当具有正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少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多。 在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城镇土地利用中的城镇住宅用地、商服用地以及工业用地分别与其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协调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86,工业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工业用地与第二产业GDP,其相关系数为0.70,商服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其相关系数为0.85。最后通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协调性状况与江西省及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协调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体上以及分别就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与商服用地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的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尝试通过采取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其相关性较高的经济指标,然后,采用用地指标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相对离散值来衡量其供需协调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的土地利用协调性相差较大,整体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供需协调性相对较好,其城镇住宅用地相对于城镇人口的用地效益也较好,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负值,其值为-0.0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工业用地面积与工业GDP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较差,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3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19。
全文: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与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协调状况,探索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相关经济产出的协调关系,有利于考察不同城镇在不同土地利用强度下城镇土地综合产出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合理性奠定基础。 本文在回顾与理解协调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土地利用协调性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选取土地利用及相关的经济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高的指标,然后在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两组数据的相对离散值,以相对离散程度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状况。本文在用相对离散值表征城市各类用地与相关经济指标协调状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正负协调性的概念,即当具有负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多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少,当具有正向协调性,说明城镇用地相对较少而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较多。 在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城镇土地利用中的城镇住宅用地、商服用地以及工业用地分别与其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协调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86,工业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工业用地与第二产业GDP,其相关系数为0.70,商服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中,相关性较高的为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其相关系数为0.85。最后通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协调性状况与江西省及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协调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体上以及分别就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与商服用地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土地利用的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尝试通过采取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其相关性较高的经济指标,然后,采用用地指标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相对离散值来衡量其供需协调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的土地利用协调性相差较大,整体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住宅用地与城镇人口的供需协调性相对较好,其城镇住宅用地相对于城镇人口的用地效益也较好,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负值,其值为-0.0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工业用地面积与工业GDP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较差,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3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商服用地与财政支出的供需协调性与江西省及我国各区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协调性相对离散值为0.19。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额雁越冬生态研究
作者: 熊舒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越冬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额雁 
描述:额雁越冬种群动态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闸口水位与种群动态成显著负相关,p=0.042,r=-0.514,日均气温与种群动态无显著相关。2、2010年11月-20111月,选取大湖池
全文:额雁越冬种群动态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闸口水位与种群动态成显著负相关,p=0.042,r=-0.514,日均气温与种群动态无显著相关。2、2010年11月-20111月,选取大湖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作者: 隋婷婷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预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土地资源 
描述:土地资源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类过分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越来越大,且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同时,人类各种各样活动的加剧,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在此之前,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演变规律,确定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警情和所处的警度级别,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前做出预报和警告。因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和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文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理论研究:介绍了文章的理论依据,包括土地生态安全演化机理研究,预警理论研究,PSR理论研究。第三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然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现状。第四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36个指标中选取20个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预警指标,应用层析分析法和PSR框架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值和标准值。第五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综合分析: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2001年至200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轻警转变为重警,土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006年至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重警转变为中警,土地生态环境开始转好。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31个县(市、区)中,南昌市城区、南昌县、新建县等8个县(市、区)处于轻警状态;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市城区、九江县、永修县等19个县(市、区)处于中警状态;瑞昌市、武宁县、余干县、鄱阳县4个县(市、区)处于重警状态。第六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排警措施: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排警调控措施以供参考,并且针对区域内31个县(市)的警情状况建议有侧重点的进行排警调控。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的研究成果,提出有待改善的地方以及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全文:土地资源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类过分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越来越大,且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同时,人类各种各样活动的加剧,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在此之前,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演变规律,确定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警情和所处的警度级别,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前做出预报和警告。因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和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文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理论研究:介绍了文章的理论依据,包括土地生态安全演化机理研究,预警理论研究,PSR理论研究。第三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然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现状。第四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36个指标中选取20个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预警指标,应用层析分析法和PSR框架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值和标准值。第五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综合分析: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2001年至200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轻警转变为重警,土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006年至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从重警转变为中警,土地生态环境开始转好。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31个县(市、区)中,南昌市城区、南昌县、新建县等8个县(市、区)处于轻警状态;进贤县、浮梁县、九江市城区、九江县、永修县等19个县(市、区)处于中警状态;瑞昌市、武宁县、余干县、鄱阳县4个县(市、区)处于重警状态。第六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排警措施: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排警调控措施以供参考,并且针对区域内31个县(市)的警情状况建议有侧重点的进行排警调控。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的研究成果,提出有待改善的地方以及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作者: 袁莹莹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与经济  PCF模型  金融支持  耦合  SWOT 
描述:鄱阳湖地区(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等6市)占江西省30%以上的国土面积,但是却承载了江西省5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批复,也标志了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五”以来,鄱阳湖地区已经步入了金融与经济相融合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与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鄱阳湖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鄱阳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不得不面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新形势下,金融作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发挥其作用,使得鄱阳湖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良性耦合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相关理论,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以及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PCF(压力-承载-反馈)耦合模型,对鄱阳湖地区2001-2009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得出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在9年间经历了“良性耦合——中水平耦合发展——严重失衡——中水平耦合发展”的演变;然后,用逐步回归方实证分析2001-2009年金融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规模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金融支持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强化金融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环湖开发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做大做强南昌这一区域金融中心;强化金融支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地区金融业稳定发展等。
全文:鄱阳湖地区(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等6市)占江西省30%以上的国土面积,但是却承载了江西省5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批复,也标志了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五”以来,鄱阳湖地区已经步入了金融与经济相融合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与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鄱阳湖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鄱阳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不得不面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新形势下,金融作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发挥其作用,使得鄱阳湖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良性耦合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相关理论,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以及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PCF(压力-承载-反馈)耦合模型,对鄱阳湖地区2001-2009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得出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在9年间经历了“良性耦合——中水平耦合发展——严重失衡——中水平耦合发展”的演变;然后,用逐步回归方实证分析2001-2009年金融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规模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金融支持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强化金融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环湖开发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做大做强南昌这一区域金融中心;强化金融支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地区金融业稳定发展等。
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某企业为例
作者: 李佳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绩效评估  绿色  指标体系  人力资源 
描述: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中求得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已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抑或是报酬激励和人员调配,都要以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依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呢?本文在对国内外绩效评估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体系。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利润的总体增长上,更表现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上。因此,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不应当只包括经济因素,更应该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尤其是在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落实人本与物本的结合,加强人文力、自然力和经济力三者的协调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在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估现状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性回顾。同时,将绩效评估划分为“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评估”、“基于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评估”和“基于员工工作行为的绩效评估”三大类。第二部分,笔者结合当前与“绿色绩效评估”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绿色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把握企业在新时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员工工作绩效、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三个方面来诠释企业“绿色”绩效评估的内涵。第三部分,本文选取共青城某知名服装企业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比例分配。
全文: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中求得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已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抑或是报酬激励和人员调配,都要以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依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呢?本文在对国内外绩效评估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体系。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利润的总体增长上,更表现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上。因此,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不应当只包括经济因素,更应该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尤其是在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落实人本与物本的结合,加强人文力、自然力和经济力三者的协调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在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估现状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性回顾。同时,将绩效评估划分为“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评估”、“基于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评估”和“基于员工工作行为的绩效评估”三大类。第二部分,笔者结合当前与“绿色绩效评估”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绿色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把握企业在新时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员工工作绩效、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三个方面来诠释企业“绿色”绩效评估的内涵。第三部分,本文选取共青城某知名服装企业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比例分配。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作者: 袁莹莹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与经济  PCF模型  金融支持  耦合  SWOT 
描述:鄱阳湖地区(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等6市)占江西省30%以上的国土面积,但是却承载了江西省5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批复,也标志了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五”以来,鄱阳湖地区已经步入了金融与经济相融合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与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鄱阳湖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鄱阳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不得不面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新形势下,金融作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发挥其作用,使得鄱阳湖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良性耦合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相关理论,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以及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PCF(压力-承载-反馈)耦合模型,对鄱阳湖地区2001-2009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得出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在9年间经历了“良性耦合——中水平耦合发展——严重失衡——中水平耦合发展”的演变;然后,用逐步回归方实证分析2001-2009年金融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规模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金融支持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强化金融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环湖开发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做大做强南昌这一区域金融中心;强化金融支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地区金融业稳定发展等。
全文:鄱阳湖地区(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等6市)占江西省30%以上的国土面积,但是却承载了江西省5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批复,也标志了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五”以来,鄱阳湖地区已经步入了金融与经济相融合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与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鄱阳湖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鄱阳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不得不面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新形势下,金融作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发挥其作用,使得鄱阳湖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良性耦合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相关理论,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以及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PCF(压力-承载-反馈)耦合模型,对鄱阳湖地区2001-2009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得出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在9年间经历了“良性耦合——中水平耦合发展——严重失衡——中水平耦合发展”的演变;然后,用逐步回归方实证分析2001-2009年金融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规模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金融支持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强化金融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环湖开发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做大做强南昌这一区域金融中心;强化金融支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地区金融业稳定发展等。
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某企业为例
作者: 李佳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绩效评估  绿色  指标体系  人力资源 
描述: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中求得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已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抑或是报酬激励和人员调配,都要以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依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呢?本文在对国内外绩效评估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体系。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利润的总体增长上,更表现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上。因此,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不应当只包括经济因素,更应该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尤其是在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落实人本与物本的结合,加强人文力、自然力和经济力三者的协调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在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估现状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性回顾。同时,将绩效评估划分为“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评估”、“基于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评估”和“基于员工工作行为的绩效评估”三大类。第二部分,笔者结合当前与“绿色绩效评估”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绿色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把握企业在新时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员工工作绩效、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三个方面来诠释企业“绿色”绩效评估的内涵。第三部分,本文选取共青城某知名服装企业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比例分配。
全文: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中求得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已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抑或是报酬激励和人员调配,都要以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依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呢?本文在对国内外绩效评估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体系。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利润的总体增长上,更表现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上。因此,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不应当只包括经济因素,更应该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尤其是在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落实人本与物本的结合,加强人文力、自然力和经济力三者的协调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在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估现状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性回顾。同时,将绩效评估划分为“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评估”、“基于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评估”和“基于员工工作行为的绩效评估”三大类。第二部分,笔者结合当前与“绿色绩效评估”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绿色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把握企业在新时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员工工作绩效、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三个方面来诠释企业“绿色”绩效评估的内涵。第三部分,本文选取共青城某知名服装企业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比例分配。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作者: 袁莹莹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与经济  PCF模型  金融支持  耦合  SWOT 
描述:鄱阳湖地区(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等6市)占江西省30%以上的国土面积,但是却承载了江西省5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批复,也标志了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五”以来,鄱阳湖地区已经步入了金融与经济相融合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与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鄱阳湖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鄱阳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不得不面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新形势下,金融作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发挥其作用,使得鄱阳湖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良性耦合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相关理论,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以及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PCF(压力-承载-反馈)耦合模型,对鄱阳湖地区2001-2009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得出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在9年间经历了“良性耦合——中水平耦合发展——严重失衡——中水平耦合发展”的演变;然后,用逐步回归方实证分析2001-2009年金融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规模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金融支持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强化金融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环湖开发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做大做强南昌这一区域金融中心;强化金融支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地区金融业稳定发展等。
全文:鄱阳湖地区(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等6市)占江西省30%以上的国土面积,但是却承载了江西省5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批复,也标志了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五”以来,鄱阳湖地区已经步入了金融与经济相融合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与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鄱阳湖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鄱阳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不得不面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新形势下,金融作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发挥其作用,使得鄱阳湖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良性耦合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相关理论,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以及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PCF(压力-承载-反馈)耦合模型,对鄱阳湖地区2001-2009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得出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在9年间经历了“良性耦合——中水平耦合发展——严重失衡——中水平耦合发展”的演变;然后,用逐步回归方实证分析2001-2009年金融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规模对区内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金融支持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强化金融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环湖开发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做大做强南昌这一区域金融中心;强化金融支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地区金融业稳定发展等。
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某企业为例
作者: 李佳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绩效评估  绿色  指标体系  人力资源 
描述: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中求得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已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抑或是报酬激励和人员调配,都要以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依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呢?本文在对国内外绩效评估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体系。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利润的总体增长上,更表现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上。因此,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不应当只包括经济因素,更应该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尤其是在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落实人本与物本的结合,加强人文力、自然力和经济力三者的协调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在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估现状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性回顾。同时,将绩效评估划分为“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评估”、“基于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评估”和“基于员工工作行为的绩效评估”三大类。第二部分,笔者结合当前与“绿色绩效评估”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绿色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把握企业在新时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员工工作绩效、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三个方面来诠释企业“绿色”绩效评估的内涵。第三部分,本文选取共青城某知名服装企业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比例分配。
全文: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中求得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已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抑或是报酬激励和人员调配,都要以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依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呢?本文在对国内外绩效评估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构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体系。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评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利润的总体增长上,更表现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上。因此,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不应当只包括经济因素,更应该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尤其是在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落实人本与物本的结合,加强人文力、自然力和经济力三者的协调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在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绩效评估现状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估的概念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性回顾。同时,将绩效评估划分为“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评估”、“基于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评估”和“基于员工工作行为的绩效评估”三大类。第二部分,笔者结合当前与“绿色绩效评估”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绿色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把握企业在新时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员工工作绩效、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三个方面来诠释企业“绿色”绩效评估的内涵。第三部分,本文选取共青城某知名服装企业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比例分配。
Rss订阅